无障碍浏览
2019-04-29来源:教育部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发布会。(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续梅:

  各位嘉宾,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特别高兴在美丽的初夏,我们来到了即将124岁的天津大学,在这里举行一场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这也是教育部今年以“落实全教会、奋进迎华诞”为主题的第四场“1+1”采访发布活动。

2019-04-29 15:00:00

续梅:

  昨天记者朋友们实地去天津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做了采访,我们今天又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关注本科教育,关注人才培养。具体来说,就是要向大家介绍“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有关情况。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天津大学李家俊书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普特校长,还有浙江省教育厅陈根芳厅长。下面首先请吴岩司长结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介绍“双万计划”计划以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

2019-04-29 15:01:09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结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介绍“双万计划”“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吴岩:

  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是实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一次战略行动,是新时代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打造教育“质量中国”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创新一招,是中国高等教育一次“质量革命”,影响深远。

2019-04-29 15:02:25

吴岩:

  去年6月,大家都知道,教育部在四川大学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新时代本科教育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搅动了一池春水,形成了滚滚春潮。近一年来,教育部强力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各项工作,打出一系列有力度的“组合拳”,各地各高校围绕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各出高招实招,拿出“真金白银”,高等教育战线正在形成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喜人局面。

2019-04-29 15:03:41

吴岩:

  卓越拔尖计划实施已经整整十年,从2009年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来,教育部先后联合13个中央部门实施了一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各地各高校积极行动、深入推进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培养了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治人才、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教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智力支撑。

2019-04-29 15:04:32

吴岩:

  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将原先的单个计划变成系统计划的组合,由“单兵作战”转向“集体发力”,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成型成熟,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从跟随跟跑转到并跑领跑。

  上午宝生部长在讲话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内涵式发展,要强化担当意识、战略思维、创新精神、质量效果,打好组合拳、打造生力军、打开突破口,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奋进感,全面实施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创造高等教育中国经验、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书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交出让人民满意的得意之作。

2019-04-29 15:05:26

吴岩:

  2019-2021年,教育部将分三年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这个计划可以概括为一个总体部署、三项核心任务、一次质量革命。

  一个总体部署,就是通过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

2019-04-29 15:06:20

吴岩:

  大家都知道,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高等教育也正处于深刻的根本性变革之中。新工科是主动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手棋”,要着眼“新的工科”和“工科的新要求”,加强战略急需人才培养,提升国家硬实力。新医科是构建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要聚焦大国计、大民生,不断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实现从服务治疗为主到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助力提升全民健康力。新农科是高等教育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要贯彻“两山”理念,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升级涉农专业,助力打造天蓝水净、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中国,服务百姓的幸福生活,提高生态成长力。新文科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把握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家,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2019-04-29 15:07:18

吴岩: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是“四新”建设的总抓手,“四新”建设是“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总目标,通过计划2.0的实施,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引导高校全面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活起来、让管理严起来,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9-04-29 15:08:04

吴岩:

  三项核心任务是,面向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全面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

  一是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也就是金专建设计划。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面向全体高校、全部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在不同类型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高校报送的专业第一步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组织进行专业认证,通过后确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中央地方分“赛道”建设,给地方高校留足发展空间。

2019-04-29 15:09:01

吴岩:

  二是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也就是我们说的金课建设计划。建设100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0000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包括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各类型课程。具体任务是建设3000门左右线上“金课”、7000门左右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和线下“金课”、1000项左右虚拟仿真“金课”、1000门左右社会实践“金课”。在已完成工作的基础上,按有关文件要求继续实施。

2019-04-29 15:10:09

吴岩:

  三是建设260个左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也就是我们说的高地建设计划。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17个学科建设。2019年-2021年,建设约60个左右文科基地、200个左右理科和医学基地,分年度实施。

  一次质量革命是指通过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形成覆盖高等教育全领域的“质量中国”品牌,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019-04-29 15:11:41

吴岩: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不是单一的改革项目,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新定位和全面提升。高校参与“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这些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必须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二是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三是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四是努力培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

2019-04-29 15:12:50

吴岩:

  学校必须具备上述条件,方可参加计划的实施。因此,如果说“六卓越一拔尖”计划1.0更多具有“试验田”的性质,计划2.0则是新时代高校全面落实“两个根本”、实施综合改革的“大田耕作”。我们的目标是,到2021年建设布点完成的时候,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将基本形成,“两个根本”将有效落实。我们的希望是,金专金课在高校随处可见,水专水课水师在学校无处安身。写好奋进之笔,交出得意之作。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几年的踏踏实实的努力,我们必将打赢这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谢谢各位。

2019-04-29 15:13:47

续梅:

  感谢吴岩司长。下面请李家俊书记介绍天津大学加快新工科建设的有关思路和举措。

2019-04-29 15:14:43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介绍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快新工科建设有关思路和举措。(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李家俊:

  各位媒体界的朋友,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下面我介绍一下天津大学以“新工科”为抓手,推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关情况。

2019-04-29 15:15:37

李家俊:

  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会,正式拉开了系列“卓越计划”的大幕。九年来,天津大学共有21个本科专业、6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进入计划,参与学生有13000余人。建立了“1234+X”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新模式,该模式自嵌范式转型的内生动力,有力推动了新工科建设。新工科是立足当前的主动作为,是面向未来的主动谋划。天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十年改革实践,籍新工科实现由1.0向2.0的跨越。

2019-04-29 15:16:29

李家俊:

  天津大学坚持“应对变化、塑造未来”的新工科建设理念,推动形成以毕业生培养质量与教育模式可复制性为核心追求的“天大新工科教育价值观”。围绕“天大行动六问”,实施全体系、全类型、全层次的新工科教育,坚持“问”中“行”,推动“老”生“新”,实施“产”联“学”,推进“跨”中“融”,构建起新工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体。

2019-04-29 15:17:19

李家俊:

  下一步,天津大学将以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推动形成工程教育创新发展新路。一是构建新工科“学校-天津市-全国-世界”四级实施体系。以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交流基地——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为基础,全链条盘活天津市新工科教育联盟、天津市新工科教育研究院、全国新工科教育创新中心、国际新工科教育联盟等平台资源,系统开展新工科理论研究、师资培训交流、人才培养标准研制等,统筹推进新工科建设。

2019-04-29 15:18:11

李家俊:

  二是全面实施“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CCII”。本月25日,天津大学正式发布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卓越目标为导向、以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平台为依托、集合3类5种项目-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方案Coherent-Collaborative-Interdisciplinary-Innovation(CCII),从构建完备的新工科教育培养平台体系、持续优化新工科教育教学设计、建立健全新工科教育培养平台评价反馈系统等三方面提出了10条关键举措,融合中国特色的新文理教育与多学科交叉的工程教育。

2019-04-29 15:19:11

李家俊:

  三是深入推进新工科教育综合改革。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建设以“四融-四合-六新”为特色的校级引导性平台——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未来健康医疗平台等多个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校级平台采用多学院参与和集中管理的方式,围绕未来科技和产业人才需求,集中各个学院优秀教师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各学院参照校级平台,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建设院级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

2019-04-29 15:20:06

李家俊:

  工程教育进入了快速和根本性变革时期,天津大学将主动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责任担当,推动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人才。

  谢谢大家!

2019-04-29 15:21:43

续梅:

  感谢李家俊书记。下面请吴普特校长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加快新农科建设的有关思路和举措。

2019-04-29 15:22: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介绍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快新农科建设有关思路和举措。(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吴普特:

  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我们学校围绕“服务国家战略 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有关情况。

2019-04-29 15:23:04

吴普特:

  一直以来,我们学校始终将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我记得85年前建立这个学校的时候,就确定了这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这是我们的一个传统。

  我们一直在围绕着这样一个办学理念来发挥我们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传统和优势,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初步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2019-04-29 15:24:45

吴普特:

  一是我们瞄准未来农业发展需要,重新确立了一流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实现了单一的专业教育模式向通专结合的多元化教育模式转变。

  二是结合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调整优化了我们的专业结构,创设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一批农科新专业,这三个专业的诞生地都是我们这所学校。

2019-04-29 15:25:35

吴普特:

  三是开辟了农林学科卓越人才培养实验区,设立创新实验学院,实施“2+X”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卓越农林科技人才。

  四是重构课程体系,重塑课程内容,实现了“千门课程上网工程”,发起成立了“卓越农林在线课程联盟”,率先制定了专业课程质量标准,我们还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通识课程。

2019-04-29 15:26:32

吴普特:

  五是建立健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学校创建的政府推动下的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241个合作实践基地、38个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六是按照科研项目引领、学生自主参与的方式,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

2019-04-29 15:27:21

吴普特:

  下一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在新农科背景下,全力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一是积极探索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去年下半年,我们学校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意见》,制定了《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年)》,确定了8个方面、30项建设与改革任务,我们简称“1830”,绘就了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2019-04-29 15:28:56

吴普特:

  二是大力推进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科专业,推动农业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的深度融合,培育新兴、新生农科专业,服务引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目前学校谋划开办了“城乡规划”“城乡社会管理”“智能农业工程”“农业大数据分析”等新专业,为推进新农科专业发展先行先试。

2019-04-29 15:29:37

吴普特:

  三是面向未来农业,建设具有农科特色“大国三农”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及交叉融合、复合贯通的新农科知识体系。大力开展协同育人,推进实践教学的项目化改革,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配置到产教融合的平台上,配置到产业示范基地中,根植在乡村振兴的土壤里。去年我们利用暑假和寒假,组织三千名师生对陕甘宁乡村,西藏的全部,内蒙古除东四盟以外的地区进行了乡一级、村一级实践调查,我们先后花了两个半月的时间,调研了47000个村,占到这个地区行政村的2/3。厚植学生的“三农情怀”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能力。

2019-04-29 15:30:17

吴普特:

  四是大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持续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和青年教师海外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启动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要求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职级,须有到场站(基地)或行业单位6个月以上实践锻炼的经历。这是农科的特色。
  五是积极发挥场站育人功能。全面实施场站教学提升工程,大力加强试验示范站和示范推广基地的条件建设和教学能力建设,推进课程进场站,教师进场站,学生进场站,使场站成为我校大学生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和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平台。
2019-04-29 15:31:00

吴普特:

  六是在培养新时代“新农人”上再创新路。深入推进“三融通、三递进、一卓越”331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设置多类型模块化课程,推进交叉培养,打通课程选择通道,满足学生选择不同发展路径的需要。目前学校已经着手推行三学期制改革,启动了“大学生卓越成长计划”“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计划”,探索为优秀毕业生颁发荣誉学位,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谢谢大家!

2019-04-29 15:32:23

续梅:

  感谢吴普特校长。下面请陈根芳厅长介绍浙江省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快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2019-04-29 15:33:13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陈根芳介绍浙江省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快“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思路和举措。(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陈根芳: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
  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是教育部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也是我们浙江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战略抓手。近年来,浙江始终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0的坚定支持者、踊跃实践者,先后出台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意见、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引导和支持全省高校80个专业、项目(基地)参与“六卓越”计划,成功打造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3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4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2项等,取得了初步成效,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2019-04-29 15:34:12

陈根芳:

  浙江省将秉持“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浙江精神,以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对照“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要求,努力汲取国际国内培养卓越人才的经验和养分,着力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支撑浙江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推进所需的大批卓越拔尖人才。  

2019-04-29 15:35:51

陈根芳:

  第一,强谋划,构建四级实施体系。加强顶层设计,计划成立由分管省领导牵头的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领导小组;省教育厅负责牵头抓总,整合有关省直单位和高校力量,制定有浙江特色、接浙江地气的指导性意见。各高校承担主体责任,凡涉及“四新”建设本科高校,全覆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相关学科专业的系统组织实施机制,把设计图转化为施工图、任务书、时间表。

2019-04-29 15:36:53

陈根芳:

  第二,强协同,破除培养机制壁垒。坚持协同办学,整合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资源,联合举办一批高水平特色学院或混合所有制学院。坚持协同育人,打造一批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浙派名师培养基地等,汇聚更多社会资源开展协同育人。坚持协同发展,按照强强联合、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行业科研院所与特色发展高校深度融合,如争取将部分省级研究院并入高校,地方医疗机构作为附属医院融入高校医学院等等。

2019-04-29 15:37:27

陈根芳:

  第三,强创新,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新动能,争取引进20所左右国内外著名高校和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所来浙江办学、办研究院,聚全省之力支持西湖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造一批高水平应用型学院,加大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融汇新技术,推动互联网、虚拟现实、5G等现代技术在计划2.0教学和管理当中的应用,建设20所省级“互联网+教学”示范性高校,实施“互联网+教学”省级教改案例、省级示范课和新形态教材“三千计划”。构建新体系,围绕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构建从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立交桥式人才培养体系,创造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2019-04-29 15:38:04

陈根芳:

  第四,强支撑,构建质量保障体系。要提升人才竞争力,建强师资队伍,五年内至少引进2000名海外优秀高层次人才,培养50个高水平创新团队、200名创新领军人才、400名高层次拔尖人才。增强学科支撑力,汇聚团队的力量,不断加大对工、农、医、教、法等一流学科专业扶持力度,推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用一流学科支撑一流人才培养。加大制度执行力,并不断加强制度供给,建立健全培养质量全程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指导“四新”专业全面接受三级专业认证,持续打好本科教育年度述职、审核评估整改回访、领导干部进课堂听课等制度的组合拳。加强资源保障力,不断强化资源投入,统筹利用高校分类评价、省重点高校建设等政策、经费资源,不断加大对实施计划2.0高校的支持力度。

2019-04-29 15:39:56

陈根芳:

  浙江将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为新的起点,扎实贯彻落实好宝生部长的讲话和本次大会的精神,翻篇归零再出发,播种梦想再发力,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大力培养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的具有卓越才能的时代新人,为实施计划2.0提供我们浙江的实践和浙江素材。
  谢谢大家!
2019-04-29 15:40:27

续梅:

  感谢陈厅长。刚才四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对“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作了介绍,下面的时间就留给记者朋友,看看大家有没有问题。

2019-04-29 15:41:17

光明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想提给吴岩司长。我们知道这次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是为了掀起一场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目的是打造质量中国。我注意到刚刚您在讲话中也反复强调“质量”两个字,来之前也看了2019年高教司的工作要点,里面提到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育部还会出台一系列重磅举措。能不能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谢谢。

2019-04-29 15:42:11

吴岩:

  谢谢你的问题。我们上个礼拜刚刚发布了高教司2019年的工作要点,我们今年工作要点,高教司的主要任务有四件事情,上半年两件,下半年两件。上半年我们第一要打造一个“学习中国”,第二要推出一个“质量中国”。

2019-04-29 15:43:12

吴岩:

  第一是学习中国,我们是在4月9日,二十天之前,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慕课大会,发布了《中国慕课行动宣言》。应该说,这项工作在全社会影响很大,甚至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反响。中国到现在为止,有12500多门慕课,学习人数是2亿人次。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全世界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加起来有11000门慕课,全世界学习慕课的,除了中国之外,有1亿多人次,也就是说中国慕课的数量是全世界的总和,中国的学习人数是全世界的两倍。因此我们说,中国的慕课已经领跑世界。我们今年的中国慕课大会是想为明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慕课大会做准备。明年我们将推出世界慕课北京宣言。应该说,我们的慕课不仅为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方便,还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国家、学习型社会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所以说,我们打造的叫做“学习中国”。

2019-04-29 15:44:48

吴岩:

  第二是今天开的这个会,我们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刚才我已经作了介绍,我们要推出的是“质量中国”。
  下半年,我们在10月份将再做两件重要的工作,或者说办两件大事。第一项工作是我们想做“公平中国”,我们在全力做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升级版,这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的一件大事。我们想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方面,有“五个一”,走一条新路,定一套新规,布一个大局,下一盘大棋,推一组大招。我们要用原先高等教育中西部发展扶贫扶弱的“输血”模式变成战略布局的“造血”模式,要让中西部高等教育成为中西部振兴的内生的战略力量。
  第二项工作就是下半年做“创新中国”,10月份要召开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一组数据叫“311”,我们希望有三百万中国的大学生参加这个大赛,从校赛、省赛到国赛,希望有一百万大学生参加我们“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要邀请一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团队参加我们的比赛,所以“311”是三百万学生参加大赛、一百万大学生参加红色筑梦之旅,一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团队参加我们的大赛。
2019-04-29 15:45:36

吴岩:

  我们希望这次大赛实现五个更加:第一是更全面,有四大板块,在原先的高教板块之外,再生长出职教板块、萌芽板块、国际板块。第二是更国际。第三是更中国。第四是更教育。第五是更创新。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五个更加”,实现“两个大”:一是打造全世界最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国际平台,二是开出一堂全国最大的有温度的思政课,要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双创”新锐大军,让中国高等教育为中国现代化做出重要贡献。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安排,谢谢。

2019-04-29 15:46:15

科技日报记者:

  这个问题想提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校长。刚才说本科教育要面向未来,您认为未来的农业发展会对农林人才提出什么要求呢?谢谢。

2019-04-29 15:47:01

吴普特: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你这个问题很好,我也很愿意跟你探讨。我一直在思考,教育的实质是什么?教育的实质是立德树人。按照总书记的讲法,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我们再深刻地理解,我觉得我们培养的人,既要支撑今天的发展,更要引领明天的发展,这就是我多次提到的“未来农业”的概念问题。
  作为一流大学,可能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我们培养的人才如何引领未来的发展,这可能是我们在今后更要关注的问题。那么未来农业到底是什么样的,未来农业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个人认为,未来农业的发展可能有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我们过去传统的农科,包括农科的学科和专业设置都是把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来设置的。但是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农业是典型的一二三产的融合。
2019-04-29 15:48:51

吴普特:

  第二个特点,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是多元化的。不可能全部都是大农场,我们可能还有农业合作社,还有家庭农场,还有农业企业。第三个特点,未来农业的发展一定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可持续发展,我们再不能走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来换取粮食产量或者农产品供给的老路,所以这是未来农业的第三个特点。第四个特点,未来农业的发展一定是智能化的。因为这是国际农业发展通行走过的道路,为什么我们的农产品价格现在比国外农产品、比发达国家农产品的价格高呢?是因为我们成本高。为什么我们的成本高?是因为我们的智能化水平还不高。
  基于这四个特点,到底未来农业的发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觉得,培养的人应该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应该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未来培养的农业人才一定要立足于国际前沿,立足于国家重大需求,立足于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具有生态文明的理念,同时掌握着先进农业科学知识、生物科学知识和信息科学知识及智能化等一些知识,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未来农业发展的人才必须有家国情怀,必须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必须懂经营,善管理。
2019-04-29 15:49:34

吴普特:

  第三,还得有个国际化视野。因为我们中国正在从世界舞台的边缘向世界舞台中央迈进,我们都拥有一个“地球村”,怎么样发展?如果未来农业的发展培养的人才没有国际化的视野,没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家国情怀,没有一懂两爱的基本意识,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念,我觉得我们可能培养的人才就失败了。所以我们未来农业的发展,简单来说,我们培养的人才就是要引领农业未来的发展,不仅是支撑今天农业的发展,更要引领未来农业的发展,要具有这三种能力。如果概括的话,就是顶天、立地、国际化。谢谢。

  

2019-04-29 15:50:20

新京报记者:

  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在说高校打造金课、淘汰水课,但是我们了解到,对课程评估这一块实际上是有一些难度在的。我想问,判断金课和水课的标准是什么?我们会从哪些维度评价它?目前各高校里面有没有一些水课是已经被淘汰的?谢谢。

2019-04-29 15:51:02

吴岩:

  大家都知道,大家都受过高等教育,都在大学学习过。水课和金课是个形象的说法,金课就是贵,就是值钱,水课相对是廉价的,廉价的就容易,可以说它是一个不用心的课,是一个技术含量低的课,是个过时的课,是一个没有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课。所以,我们这个水课是相对金课说的,金课我们叫做“两性一度”,特别是挑战度。可能很多记者朋友都去过国外,我去过的国家多,大体算算有一百个国家,我去过几百所外国大学。在大学里,不管是欧美的大学还是第三世界的大学,只要是一所好大学,你看到的本科生都是行色匆匆,他们课程的压力大,也就是现在说的忙起来,是很忙的。

2019-04-29 15:52:58

吴岩:

  而相对来说,有一些学校的学生是闲,我曾经讲过,我们有一部分学生是天天睡大觉,天天玩游戏,甚至天天喝大酒,这样的学生里面怎么能有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要说这个,连自己都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自己的家庭。所以我们说现在的课是最重要的,说一千道一万,需要对学生发生影响、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的最重要的金课,这样的课越多,我们培养人才的质量才真正越来越高,水课越少,我们学生的质量越有保障。
  所以,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取消“清考”,是要让学生忙起来,教学活起来,学校管理严起来。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三件事情做好了,金课多了,水课少了,甚至消失了,中国的高等教育自然就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中国的人才培养质量自然就是世界一流水平。
2019-04-29 15:53:56

吴岩:

  我觉得,我们现在做的工作,从上到下,从中央领导到教育部门,到学校,到社会,应该说这件事情大家是一致赞成的。我想,减负和增负,我们说基础教育要减负,高等学校特别是本科教学要适当增负,我们的主要想法是适当减少本科教育学生学时总分数,但是要大幅度提高课程的挑战度、提高难度,我们让学分少一点,让课程难度大一点,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还要在课下自己自主学,这样的学生就是我们需要的素质、能力、知识很高的好学生。

2019-04-29 15:54:35

李家俊:

  刚才吴司长讲的水课和金课,我特别同意。水课和金课是个相对概念,一方面,从学校来说,学校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能给学生什么,里面的含金量是多少,让一个学生毕业的时候,他的获得感是什么,是不是含金量很高?这是一个概念。还有,有可能学校的课程体系很好,但老师是不是全身心投入到教学里面去?有可能本来内容是金课,但是老师讲的不认真也会变成水课。还有,面对互联网世界,我们的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全世界最优质的资源,所以比较起来,学校自己觉得非常好的课拿到全世界这个平台上比较,可能就不是最好的课程了。

2019-04-29 15:55:57

李家俊:

  说个故事,我前几年参加美国Rice大学的百年校庆,它在欧洲邀请的是博洛尼亚大学的校长,在中国邀请的是天大,是最老的大学。最后有个全校范围的讨论,其中有个问题,说二十年以后大学还会不会存在,也就是说利用慕课,学生可以在网上学到最好的课程。那么大学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但是大家讨论的最后结果是,大学还是会存在的,因为有它特殊存在的意义。但是反过来,这个问题确实给我们提出来了,学生在网上能够找到全世界最好的课程,我们的大学提供的课如果跟这个最好的课比较,比不过它,那就有问题。所以我觉得,对我们来说,对现在的高等教育来说,这确实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要不断的更新,让我们给学生提供含金量更高的课程和教育。

2019-04-29 15:56:30

续梅:

  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2019-04-29 15:57:13

新华网记者:

  能否请李书记介绍一下学校推进实施CCII的关键举措和下一步的考虑?

2019-04-29 15:58:51

李家俊:

  谢谢。天大新工科方案是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我们经过了一段时间,提出了这样一个初步的设想,关键词是英文字母四个字CCII来描述。第一个C就是Coherent,是关联,这个词在物理学里面,是干涉、相干,是光的相干性的意思,我们需要讲这样的关联和干涉。第二个是Collaborative。是协同、合作,第三个是Interdisciplinary,是想说多学科、跨学科。第四个,就是Innovation,是指创新。
  希望这四个词把我们天大新工科的建设方案的内涵能够从原理上描写清楚。当然具体做法,在校内搭建若干平台,校级平台、院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从事新工科的教育,比如说智能与未来机器,这是我们要搭建的第一个平台,美国MIT也有类似的平台,他们最近也在考虑,我们这个平台要和美国MIT类似的平台互动。院一级还有个平台。还有,整个培养方案是个高度关联的整体,比如三类五种项目形成一个链条。我们还要不断对教学过程、效果进行评价,进行反馈,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创新。谢谢。
2019-04-29 15:59:26

续梅:

  各位记者朋友如果没有问题,我们提问就到这里。两天来各位非常辛苦,昨天采访也是持续到了晚上8点半,大家马不停蹄,特别辛苦,在这里也再次感谢各位记者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结束)

2019-04-29 16:00:34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