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参加教育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今天一起来关注一下语言文字,向各位发布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几年来,我们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形成一个惯例,每年大概这个时候就会向社会来发布年度的语言报告。年年发布,每年报告都不太一样,这也是从语言角度生动反映我们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徐晓萍司长、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田立新司长、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桑标院长。下面首先请徐晓萍司长介绍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各大媒体和新闻记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2019年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和工作进展。
2019年我国语言文字事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立足大语言文字工作格局,促进语言文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我主要从六个方面向大家介绍。
第一,合力推进推普助力脱贫攻坚。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在教育部党组和国家语委的统一部署下,语言文字系统积极作为,大力实施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行动,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努力。2019年我们一是统合各方力量,汇聚推普合力。成立了由25家国家语委成员单位组成的推普脱贫攻坚部际协调小组。
教育部、国家语委与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移动、科大讯飞联合签署了《“推普脱贫攻坚”战略合作框架》,推广“语言扶贫”APP项目。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了239支实践团队、2291名大学生深入中西部345个贫困乡村,开展推普宣传和培训。这项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央视《新闻联播》《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等节目多次报道。我们加强贫困地区幼儿普通话教育,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开展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组织北京、浙江等东部六省份对口支援“三区三州”开展推普相关活动。
二是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普通话培训。指导和推动中西部省份开展少数民族教师、农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推动地方特别是“三区三州”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青壮年农牧民、基层干部普通话培训,并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增强青壮年农牧民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主动性。据统计,2019年中西部12个省份培训教师46.3万人次,青壮年农牧民195.8万人次,基层干部21.3万人次。
三是建设普通话学习资源。我们组织编写了《幼儿普通话365句》,研发《普通话1000句》的94集微课程,不断丰富“语言扶贫”APP上的学习资源。
四是加强语言扶贫研究。召开“中国语言扶贫与人类减贫事业论坛”,发布《语言扶贫宣言》。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开展语言扶贫理论和实践研究。
五是上下协同,共同推进。将民族地区推普助力脱贫攻坚的情况纳入2019年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指标体系,将推普脱贫攻坚有关情况纳入教育部与13个省区签署的《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合作备忘录》。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了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任务书、路线图,采取多种举措,推进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第二,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我国语言事业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这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推广普及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9年,我们继续深入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一是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指导各地开展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配合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推广使用,在民族地区加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二是开展第22届全国推普周系列活动。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开展了以“普通话诵七十华诞,规范字书爱国情怀”为主题的宣传周活动。中宣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交通运输部、国家民航局等单位大力支持,在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全国交通枢纽等开展广泛的宣传。我们还把工作重点向基层、县乡、乡镇进一步倾斜,支持中西部“三区三州”及60个县域开展推普下乡活动,各地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推广宣传活动。
三是开展了2019年全国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采集全国2273个县域的99万条样本数据,为政策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完成的924.64万人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39.33万人次的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3.78万人次的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截止2019年底,我国境内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次累计达到8829.23万人次。
四是教育部、国家语委评审认定了北京大学等首批60家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今年基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疫情期间,各基地积极提供语言应急服务,开展“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系列活动,发挥语言的力量,提振抗疫信心,凝聚抗疫精神。我们还组织了50家高校基地,对口52个未摘帽贫困县的5200名少数民族教师、农村教师,开展为期3个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
第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一是隆重举办了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系列活动。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强调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召开了纪念座谈会,孙春兰副总理到会宣读贺信并讲话。我们推进语言资源科学保护与古文字研究应用,超计划完成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建设。
二是扎实推进中华经典诵读工程。联合中央电视台举办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观众规模达3.89亿人,视频播放量和微博阅读量超过6.67亿次。我们还举办了2019年首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通过经典诵读、诗文创作、学生篆刻、诗词讲解四个分赛事传承弘扬优秀文化。指导10个省份开展“送经典下基层”系列活动。我们继续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建设“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第二期项目,打造有声版语文教材。加强经典诵写讲专项师资培训,1万多名中小学语文教师接受了培训。
三是推动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诠释、翻译与传播。出版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第7辑,召开了中华思想文化国际传播研讨会,在“学习强国”APP上介绍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第四,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2019年,我们一是发布了《汉语手指字母方案》、《中华通韵》第八批外语词中文规范译名、《义务教育常用词表(草案)》、俄文版和日文版《公共服务领域译写指南》等规范标准。二是成功发布上线了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北京冬奥会项目知识图谱资源及问答系统等语言文字信息化项目,为中文国际教育和北京冬奥会举办等提供服务。三是加强科研支撑,聚焦脱贫攻坚、“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设立年度科研项目93项,产出专著、咨政报告等科研成果700余项。
第五,不断深化语言文字交流合作。
一是深化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地区的语言文字交流合作。组织内地高校师生赴港澳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展演交流活动。举办了港澳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班,以及粤港澳、两岸中学生语言文化交流夏令营。我们应澳门的需求,协助编写澳门中小学普通话学习教材,与港澳有关机构合作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二是积极拓展语言文字国际交流合作。召开了首届国际中文教育大会,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中外代表参会。组织首期海外华文教师中华经典诵写讲研修活动。在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框架下,加强与俄、英、法、德等国的语言文字双边交流合作。推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海外出版。
第六,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加强事业谋划。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非常重要且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20周年,所以从2019年下半年,我们就开始着手谋划今年的重点工作,筹备召开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启动语言文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制调研工作。二是国家语委各委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积极履行语言文字工作职责。他们的工作富有特色和成效。比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纳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指导民族地区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就业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组织实施同心温暖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工程。国家民委建设大学生双语志愿服务团和双语学习特色村镇。民政部制作播出《中国地名大会》,传承弘扬中国地名文化。国家名词委公布了近6万条科技名词,促进科技名词规范应用。社科院出版《中国语言学研究70年》。中国残联积极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
三是各地结合重点任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工作。比如,广西组织开展“推普乡村行”,四川在凉山试点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云南推广使用“语言扶贫”APP,新疆、西藏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浙江抓实语保工程,北京建设冬奥会语言服务环境等,有力推动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总的说来,2019年的语言文字事业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些离不开全国各级教育、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各语委委员单位以及包括媒体朋友们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在这里,再次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以上是我的发布内容。谢谢大家!
谢谢徐晓萍司长。下面有请田立新司长介绍2019年中国语言生活总体状况。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关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这个主题的年度发布,今年已经是第15次,首先在这里我还是要对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给予语言文字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2019年中国语言生活的总体状况向各位做一个通报。
2019年对于语言文字领域来说是极具不平凡、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伴随着新中国成长历程走过了70年,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建设收官,语言扶贫攻坚克难接近目标实现。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加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动、北京冬奥日益临近等语言需求,以及智能时代对语言文字的影响,构成了多彩斑斓的语言生活图景。今天,我们为各位提供的国家语委皮书系列的六本皮书,从不同角度及时关注、立体呈现。白皮书纵观事业发展全方位报告,绿皮书聚焦语言生活热点问题深入研究,蓝皮书反映领域学术前沿汇聚成果,黄皮书关注近年来世界语言生活最新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今年,皮书系列又增加了两个新成员,一个是语言服务皮书,全面梳理与检视我国语言服务事业。另一个是上海地方语言生活皮书,展示上海语言生活景观和地方语言工作的特点。随着这本皮书的问世,以北上广三地皮书为代表的地方语言生活皮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些都是国家语委皮书系列的重要补充。
国家语委重大基础资源建设项目“通用汉字全息数据库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上线,从“形、音、义、码、用”五个维度全面呈现古今汉字的各种属性。中华精品字库工程发布首批12款字体,成为汉字教学研究及文化普及的重要平台,受到社会关注和喜爱。2019年“甲骨文热”和汉字研究应用延续中华文脉,构筑文化自信。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语委依托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举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语言文字事业成就展”,编写、采录“口述历史——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70周年发展回顾”,出版纪事和画册。学界深入开展新中国语言规划史研究,总结经验、展示成就。不忘初心、展望未来,国家语委启动了“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新使命与发展战略”的重大课题研究,系统研判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谋划新方略、探讨新举措。
语保工程的显著成效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积极借鉴。2019年2月21日第20个“国际母语日”之际,《岳麓宣言》正式发布。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以保护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永久性文件,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充分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语保工程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相关学科发展,普及语言资源理念,得到社会高度评价。经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全国范围内评选表彰“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20个先进集体和100名先进个人。
对外话语能力、语言传播能力也是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内容。2019年,我国召开首届国际中文教育大会。全球中文学习联盟成立,“全球中文学习平台”正式上线。平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汇聚各类中文学习资源,打造能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中文的网络学习环境。平台聚焦海外中文学习者,完成国际版手机移动端APP研发并上线,支持中、英、俄、日、韩、泰六种语言。据我们最新统计数据,截止到5月31日,平台的用户已经达到64.7万,覆盖152个国家和地区。
谢谢田立新司长。上海是继北京、广州之后作为第三个城市发布了地方的语言皮书,下面我们请桑标院长介绍《上海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上海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率先探索“目标管理、量化评估”,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集中宣传,新闻媒体语言文字应用监听监看等工作措施,为国家确立“一个中心,四大重点领域,三项基本措施”的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思路,积累了先行经验。率先对应届大学生实施普通话免费测试,连续十多年来坚持开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有效提高了市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水平。制定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地方法规,承办全国语言文字依法管理现场会,率先颁布公共场所用语用字行政执法细则,有效提升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语言环境建设的法治水平。
世博会前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进一步开展公共场所外文使用和译写规范管理,颁布了目前全国唯一一部外文管理省级政府规章,成立公共场所中外文使用“啄木鸟”队伍,组织专业力量对报刊、图书、广电、媒体、政府“两微”、公共服务领域等语言文字应用进行监督监测,有效促进了全市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的持续提高。报告的“特稿篇”对此进行了全面回顾,“工作篇”对迎办首届进博会期间公共场所、重要交通枢纽等语言文字应用检查整改工作进行了具体介绍。“领域篇”对“上海发布”等政务微信、古北地区日文标牌的语言规范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语言服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理念,面对大型国际性活动的语言需求,历经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世博会、亚信峰会、进博会等一系列多边外事活动和大型国际会展,包括多语种翻译专业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的外语服务机制日臻成熟。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进一步加强了手语盲文等特殊语言文字服务,报告对语言文字如何助力首届进博会,在沪的外资企业如何解决语言沟通问题,以及多语种人才培养、导医语言服务、各领域手语服务供给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阵地,上海始终高度重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开展高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推进“三纳入一渗透”,强化学校语言教育,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和学生阅读行动,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报告》对全市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浦东新区中小学书法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介绍了上海率先试点的新高考制度对语文教育的影响,努力回应社会关切。
谢谢桑标院长。嘉宾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我们看看记者朋友们有没有问题。
请问田司长,刚才谈到了全球中文学习平台上线以来的有关情况,能否请您再介绍一下64.7万用户的使用情况和体验评价?下一步还将如何推进该平台建设?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国际版APP上线以来,用户的体验和评价情况总体来说有几个方面:一是资源丰富。平台采用先进的语言智能技术,汇聚广泛的中文语言资源,打造能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中文的网络学习环境。目前,成立了由21家单位组成的全球中文学习联盟,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开放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都是联盟的重要组成单位。我们把这个平台形象地称为中文学习的“淘宝”和“天猫”。平台还包含书法、成语、古诗词经典诵读等中文学习资源。我们将不断汇聚联盟成员单位相关资源,充实学习平台。
二是实用生动。平台覆盖了80%日常生活场景的对话学习功能,通过沉浸式人机交互学习方式,帮助学习者在角色扮演中掌握地道中文表达。国际版APP目前支持中、英、日、韩、俄、泰六种语言,接下来还将不断增加语种。
下一步,平台将聚焦重点领域,不断完善产品功能。例如,面向港澳台地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平台的版块功能,开展粤方言与普通话的转换系统研发。其次,服务脱贫攻坚,加强平台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版块及“畅言普通话APP”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推广。未来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将与线上教学、网课推进、慕课大会、网上孔院形成“五位一体”架构,为共同打造中国教育云作贡献。谢谢。
我的问题提给徐晓萍司长。从您刚才介绍当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2019年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方面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今年在这方面的工作举措和下一步的考虑?谢谢。
谢谢!大家都知道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继续积极进取、扎实推进这项工作。我们考虑主要围绕两个层面:一是在教育领域,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二是在社会层面,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聚焦两个重点:一是聚焦重点地区,就是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二是聚焦重点人群,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个聚焦是聚焦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教师、农村教师。今年在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国培计划”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民族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的要求。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统筹相关中央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财力,做好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培训。央视《新闻联播》还专门对这项工作作了报道。
刚才我提到了,根据今年疫情的形势,我们积极转换思路、创新方式方法,组织了50家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对口52个为摘帽贫困县,开展少数民族教师和农村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也是在线的形式。这个培训目前正在进行中,各方面的反映都非常好,很多参与的基地师生都反映,这不仅是给贫困地区的老师上的普通话培训课,也是给他们自己上的思政课和专业提升课。后续我们还将在总结前期培训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网络培训的力度和规模。
第二个聚焦是聚焦学前儿童。让孩子学会普通话,首先幼儿教师的普通话要达标。今年我们会加大对幼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培训力度,近期将组织开展“三区三州”贫困地区幼儿园骨干教师的普通话教学能力在线示范培训,使其具备后续能承担轮训当地教师的能力。各地也将加大幼儿教师普通话的培训力度,此外,我们还会不断丰富幼儿普通话学习资源。
第三个聚焦就是聚焦青壮年劳动力和基层干部。除了继续与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增强青壮年劳动力的学习普通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外,我们今年还将继续开展“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往的实践活动主要在暑期进行,其实我们今年年初做了一个计划是准备今年开展四期也就是在寒暑假、5月、10月。今年1月初,我们已经组织了60个团队赴甘肃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后期我们会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积极组织开展这项活动。我们还面向基本不通普通话的人群编写了更加简便易学的《普通话百词百句》口袋书,向52个未摘帽贫困县赠送了20万册。还准备开展“小手拉大手、学好普通话”的系列活动。我们大致开展了这些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们还会做一些个别调整,但是工作力度会不断加大。谢谢!
我的问题想提给桑院长和徐晓萍司长。我注意到现在大部分家长从小都是教孩子普通话,不教方言了,不知道上海这种情况是否普遍?另外,我还注意到近年档案部门有项工作是建立方言档案,希望将方言传承下来,请问如何处理普通话推广和汉语方言文化传承问题?谢谢。
上海高度重视普通话推广和方言保护传承工作,全面宣传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深入贯彻实施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所提出的“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的要求,推动普通话和上海话在不同的场合各自发挥作用,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努力构建“主体多样”的和谐的语言生活。
在推广普通话方面,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上海就一直是全国的先进典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以后,上海进一步加大了依法推广普通话的力度。目前,上海的普通话已经高位普及,各级各类的人群都可以非常好的来讲普通话,方言的隔阂也已经基本上消除了。与此同时,上海在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方面,也是全面确立语言资源观,深刻认识到上海话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文化功能,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来切实加强科学保护。
大家知道,推广普通话是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明确规定。我们在推广过程中,一方面强调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等重点领域应该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全社会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倡导社会大众学习使用普通话,以便于克服交际困难,促进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沟通交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说明的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范的是公共领域的用词用语,对个人在非公共领域使用语言文字没有做任何的限制,并且即使在公共领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使用方言也留有了空间,例如在执行公务、播音、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出版教学研究等,确需使用方言的时候是可以使用方言的。
去年掀起的“甲骨文热”让我们看到古老文字焕发出的时代风采,如果要让它不绝,让它不减,请问在继续推动甲骨文的研究与应用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吗?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向甲骨文发现和120周年致贺信,孙春兰副总理主持纪念座谈会并讲话。这是甲骨文发现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举办纪念活动,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作为这项专项工作牵头单位,我们积极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贺信精神的贯彻落实。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与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科技部、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河南省政府共同制定贯彻落实贺信精神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二是教育领域率先落实,启动实施“强基计划”,将甲骨文等古文字学专业列入招生改革范围,试点院校已经开始招生。另外,我们还出台多项改革政策,改善学术评价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三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与六家协同单位将共同推出“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这既是贯彻落实贺信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回应专家学者热切的呼吁。工程将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出发点,全面系统开展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阐释甲骨文等古文字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深入发掘蕴含其中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创新转化成果,更好服务时代需求。工程任务主要包括加强收藏保护、推进著录考释、完善人才培养、注重活化利用等5大计划和11项重点任务。力争通过工程实施,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作出应有的贡献。谢谢。
我对这本《世界语言生活状况》黄皮书比较感兴趣,我们收录世界各国的热词大概有几年了?收录这个热词的初衷是什么?谢谢。
今年我们呈现给各位的“黄皮书”,主要收录了2017年和2018年的世界语言生活状况。这项工作主要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赵蓉晖教授带领的团队负责。“黄皮书”今年是第三次发布,从不同专题介绍了近年来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收录的原则主要是一些国家在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研究、语言保护、语言能力和语言治理等方面的经验,能够对我们提供借鉴,对我国制定语言政策具有参考意义。详细内容可以向“黄皮书”主编赵蓉晖教授具体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