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教育部举办第七场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教材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用的全国各级学历教育教材已近19万种,教材工作格局发生历史性变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田慧生表示,“十三五”期间,教材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凸显。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教育部牢牢把握正确方向,紧密围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重大主题,聚焦加快推进教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任务,创新教材工作体制机制,推动教材“五大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教材工作格局发生历史性变化,站在新的起点上,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教材“五大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包括:新的教材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初步确立;新的教材规划和管理制度体系系统构建;新的教材把关体系有效运行;新的教材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的课程教材体系基本形成。
颁布实施教材建设规划 组建国家课程教材编审专家库
国家教材委员会颁布《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明确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材建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大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作出系统规划。
颁布《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和《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分级分类确定国家、地方、学校管理职责,明确教材编写、修订、审核、出版发行、选用使用等各环节管理要求,解决好各级各类教材“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
分学科专业建立国家课程教材编审专家库,已入库编写专家5000多名、审核专家3000多名,为国家重点教材建设提供了稳定人才支撑。
“凡编必审”“凡选必审” 拧紧教材进学生书包的安全阀
一是把好教材编写关。严格各级各类教材编写要求、人员条件等,规范“谁来编、怎么编”。在教材编写人员条件上,提高资质门槛,突出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专业水平要求,规定教材编写人员必须经所在单位党组织审核同意,并向社会公示,从源头上把好教材质量关。在教材编写要求上,强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
二是把好教材审核关。坚持教材“凡编必审”,健全审核机构,建强审核队伍,严格审核标准和程序,规范“谁来审、怎么审”。国家、地方、学校、行业、出版机构层层建立教材审核机构和机制,落实各级审核责任。分学科专业遴选教材审核专家,严格遴选标准和程序,把好专家的政治关、学术关和廉洁关。建立教材政治审核、专业审核、综合审核、专题审核、对比审核“五审制度”,多角度对教材进行全面审核。
三是把好选用使用关。坚持教材“凡选必审”,明确教材选用主体、选用原则、选用程序,规范“谁来选、怎么选”,确保凡是进入课堂的教材都经过严格选用审核。加大教材选用使用检查力度,会同市场监管、出版管理等部门,严肃查处违规选用教材行为,严肃查处在价值导向、科学性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教材和读物,坚决把住进学生书包这道关口。
全国各级学历教育教材近19万种 三科教材实现统编统审统用
田慧生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用的全国各级学历教育教材已近19万种,其中,基础教育类教材近1万种,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教材近8万种,高等教育类教材近10万种。
教育部教材局正在修订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在全面修订,将于2021年完成。
普通中小学三科教材实现统编统审统用。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2017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秋季学期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2019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覆盖20个省(区、市),2022年前将实现所有省份“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启动中等职业学校三科统编教材编写工作,计划2021年下半年提交审核。
总结回顾“十三五”期间的工作,田慧生认为,做好教材工作,必须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教材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这是做好教材工作的根本保证;必须旗帜鲜明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是做好教材工作的核心主线;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做好教材工作的立场初心;必须大力推进教材工作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改革创新,这是做好教材工作的强大动力;必须加强工作统筹,有效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凝聚起强大合力,这是做好教材工作的有效途径。
提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田慧生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教材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立德树人贯穿教材建设的全过程;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破除教材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新发展理念,用心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形成新时代教材建设的强大合力,为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更加坚实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