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2021-06-01来源:教育部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校的首要工作。《规定》虽然对学校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但这都是学校的法定职责和应尽义务,相关规定符合学校实际,指导性操作性很强,对于更新学校管理理念、完善学校治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人大附中一直严格落实保护职责,将保护和教育相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笼罩着“爱与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

  1.学校制定并落实严格的休假、休学、复学制度,保障每个学生的上学权。学校不仅仅是不让学生辍学,还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对于因各种主客观因素暂时不能正常上学的学生,人大附中制定了一套严格的休假、休学制度。

  2.学校禁止教师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也不允许有任何侮辱人格的语言暴力。一旦教师出现出格言行,我们都会深入调查、即时处理。对于起哄、起外号之类的语言欺凌现象,学校也非常重视,从新教师入职培训开始,就引导教师掌握细心辨识、还原真相、及时处理、良性引导的应对措施。

  3.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配备实力雄厚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形成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对于突发的危机事件,已形成一套迅速反应的流程。此外,人大附中还特别重视家庭的重要作用,通过家长课堂、专题讲座、家庭咨询等途径,改善家庭氛围及培育方式,力争从根本上整体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学法、知法、守法,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学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比如参观法院、参加法治课堂、模拟法庭辩论等,促使学生们增强法律意识,尝试用法律知识思考和辨识社会问题。我校学生在全国中学生模拟法庭、模拟政协上的提案,曾获得全国最佳提案奖,还有提案被政协委员带上了全国两会。

  5.“入职查询”加入学校的《教师选聘办法》。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首次确立了“入职查询”制度。人大附中在学校的《教师选聘办法》中,及时增加了相关内容,把预防关口前移。

  6.管好手机使用,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手机虽小,事关重大,人大附中制定了《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办法》,本学期各班都开始执行,对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和网络社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7.家校社协作,为未成年人提供保护屏障。规则意识的树立,就是对学生的最好保护。今年教育部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我校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我校的法制副校长是来自海淀法制支队未成年中队长,他定期到学校参加活动,还协助家长解决矛盾,避免了一些可能的危机。同时,我们还非常注重周边环境的管理,学校周边几乎没有游动商贩和售卖不适宜未成年人商品的。上学放学高峰期,有海淀派出所警官轮番值岗。

  下一步,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规定》要求,并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协作,形成育人合力、构建保护体系,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温暖港湾。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