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2021-12-07来源:中国科技网

五年来,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更加巩固

  5年前的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今年12月7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魏士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5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有调查显示,99.4%的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广大学生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更加巩固,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更加坚定,制度自信进一步增强。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果一一细数。

  五年来,教育部推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699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0个,从“点”入手,抓“点”促“线”,以“线”带“面”。建设10个课程思政资源库,将优质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已建设课程思政优秀课程1400余门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3700多个。

  教育部组织举办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文理工农医等不同学科专业参训教师67万。正在组建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各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而且,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被纳入“双一流”建设评价、本科教学评估、学科评估、专业认证、“双高计划”评价、教学成果奖评审等,构建了多维度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而在思政课程上,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壮大。到今年11月底,登记在库的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其中专职教师超过9.1万人。与2016年相比,思政课教师总数增加了6万人,其中专职教师增加4.5万人。

  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全国高校思政会中谈及的重要问题。社会上也常有质疑,认为名校生选择出国深造,是高校思政建设有问题,是一种人才外流。

  魏士强表示,对出去的学生要充满信心。

  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高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四史”宣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的长效机制,强化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

  高校也持续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部队、西部地区、基层一线、科技前沿阵地等,建设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基层走访、国情考察、用人单位调查等方式,大力宣传选择到西部、基层、艰苦地区和行业的优秀毕业生,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学生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

  魏士强说,“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是我国多年来的留学政策,进入新时代还是要一以贯之地实行。其实,在抗疫中也能发现,留学生群体的表现可圈可点。“他们这一代人里面,也是可堪大任的。”魏士强表示,要放宽视野来看待名校生出国留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推进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互鉴,这就需要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培养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人才。”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