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2022-06-22来源:教育部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重庆市谢家湾学校素质教育十年探索略记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全面成长。重庆谢家湾学校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针对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难等瓶颈性问题,以课程、学习、评价改革为核心,探索出学生负担轻、成绩优、能力强、习惯好的“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素质教育育人模式,荣获中国质量奖。

  一、旗帜鲜明坚持素质教育办学追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党和国家需要更多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办学中的一些行为太短视、太功利”倾向,重庆谢家湾学校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定不移发展素质教育。学校践行“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着眼学生长远发展、终身发展、素养发展;实施“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文化,德育为先、五育融合、人人发展;追求“不迎合功利取向、不倡导校外补课、不增加学生负担、不落下一个孩子”的价值取向;培养“吃饭好,睡觉好,运动好,品行好,心情好,成绩好”的“六好”少年。

  二、以课程整合促进学习方式系统变革探索素质教育路径,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切的优质教育

  重庆谢家湾学校以课程整合为核心,建构和实施三级一体化小梅花课程,聚焦学习方式系统变革,通过丰富学习内容,转变学习方式,突破学习评价,优化学习环境等,落实落细落优国家课程,为每一个孩子差异化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关注和支持。

  学校通过学科内、学科间、学科与生活等整合,实施半日制课程模式,上午完成学科类课程,下午主要进行专题活动、社团活动等实践类课程,研发的辩论、社会调查、到超市购物等500余个专题活动和编程、航模、棒球等200余个社团活动丰富学习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潜能发展需求,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通过总结提炼分层教学实践经验,编写25本《学科教学建议》整体规划小学阶段6000余节课因材施教的具体策略,转变学习方式,深化生态生活生长、主动生动互动的“三生三动”课堂学习模式,广泛采用启发式、合作式、应用式、跨学科教学等方式,初中探索“学科动态走班”机制,避免在日积月累的问题堆积中形成学困生,真正做到不落下一个孩子;通过实施“对话评价”,在教育教学的具体行为中对学生进行真实性、鼓励性、全面性评价,关注每个班级平均分;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意志、情绪状态及肥胖率、近视率、参与校外学科培训比例等作为教师评价指标,权重超过50%,与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全方位关联,从而回应每一个孩子全面健康发展;学校通过优化作息安排保障学生休息、娱乐、睡眠、交往自主权,小学部9:00上课,初中部8:30上课,每天睡眠时间10小时,运动时间2小时,校园全天没有铃声,长短课结合,自主安排喝水、上洗手间、休息,不同年级教室、功能室、非正式学习区穿插安排,午餐自助取餐还餐、自由选择用餐伙伴,增强学生学习生活的愉悦感、胜任感、意义感,保障身心健康。

  三、谢家湾素质教育成效引发广泛关注和赞誉,凝聚更多力量共同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谢家湾学校对素质教育的不懈追求,让每一个孩子实现全面而个性发展。2021年从原谢家湾小学转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各级质量监测结果显示:谢家湾学校初中部、小学部学生学习负担轻,学业水平、综合素质等各项指标名列前茅,整体呈现身心健康、阳光自信、落落大方、生动活泼的特质。全校教师近十年没有一位老师有偿补课。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到校调研后说:“谢家湾学校的素质教育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了不起!”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多次获得中央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多次获得教育部、重庆市的优秀案例和教学成果奖项。2019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推广谢家湾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学校积极同全国各地学校分享办学做法,素质教育经验推广到20余个省市。通过教育部领航工程刘希娅名校长工作室及重庆市、四川省刘希娅校长工作室,引领带动全国10余省市工作室成员,共同探索素质教育落地路径,积极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共享力量。(国家督学、重庆市谢家湾学校校长 刘希娅)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