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7日讯 教育部今天上午召开发布会,介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的相关情况。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介绍,《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是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教育改革工作的首个指导性文件。《意见》破除了“矮化”“窄化”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直击改革实践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判断,极具理论与实践价值。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更加注重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场域由“区域”转向“全局”,更加注重支撑新发展格局。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由“分类”转向“协同”,更加注重统筹三教协同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更加注重社会力量参与。
陈子季表示,《意见》提出了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五重点”。
“一体”,即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是改革的基座。具体来讲,就是要围绕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和重大战略,选择有迫切需要、条件基础和改革探索意愿的省(区、市),在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等方面改革突破,以点上的改革突破带动面上高质量发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优化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生态。
“两翼”,即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改革的载体。一方面,支持省级人民政府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产教联合体,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实行实体化运作,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有效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优先选择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产教资源,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
“五重点”,即围绕职业教育自立自强,设计的五项重点工作。一是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二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四是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支持各省开展中职与高职(3+2)五年贯通、中职与职业本科或应用型本科(3+4)七年贯通、高职专科与职业本科或应用型本科(3+2)五年贯通培养。五是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持续办好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和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据介绍,2023年初,将先选择10个左右省份,建立部省协同推进机制,“一省一案”编制落实方案,“一省一策”给予差异化支持,“一省一台账”逐项推动落实,同时,梳理经验、总结规律,形成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工具箱”并推广应用。另外将分别推出专项工程计划,推出一批引领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国家级项目,树立标杆、打造品牌。针对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地方“不敢碰”“不好讲”的难点,在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向社会传递信号、给地方提供支持,引导基层大胆试大胆闯。(闪电新闻记者 王志芹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