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2023-09-20来源:教育部

江苏省南京市:多维构建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南京市教育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以全员家访制度、成长学院课程、家庭公益服务、智慧教育平台、多部门协同共同体等多维路径,全面构建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激活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共识,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完善家校协同机制,贴心走进千家万户。召开15场调研座谈会,召集社会各界、教育各方就深入推进家校协同工作建言献策。出台《促进家校共育十项举措(2021-2023年)》, 建立市区级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联席会议制度、校级层面探索围绕学校家庭教育需求、共解教育难题的“吹哨报到”联动机制。下发《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家访”活动的通知》,健全由班主任统筹、各任课教师分工参与、心理老师重点参与的家访制度,实现家访工作 100%覆盖。丰富家校沟通方式,实施家庭关爱 “春风行动”,坚持家长学习会、学情通报会、入校一日体验、日常线上互动等,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真实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状况,客观看待和妥善应对孩子发展所处的阶段,引导家长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观。

  建设三级成长学院,激活家长成长动力。统筹三级家长学校,市级组建南京家长成长学院,搭建集理论培训、实操训练和实境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家长学习平台,聚焦难点热点家庭教育问题,面向全市常年开设专题培训班,开设10期492节课程,线上线下培训家长3万余人次。全市12区全部建成区家长学校总校,全市1746所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按照区域统筹谋划、学校阵地共享、务求精准实效的原则开设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每年对家长开展至少一次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家长预防、识别子女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工作网络,健全家校社共育指导体系,提升家校联动效能。

  打造教育惠民品牌,持续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咨询。成立“南京家长服务中心”,开通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线(82211339),60位志愿者值班面向全市学生家长持续提供专业家庭心理教育指导。开通南京市“陶老师”工作站心理援助热线96111家长专线,40多位危机干预员24小时值班协助家庭度过危机。创新开展家庭“21天双陪伴”(心理老师陪伴家长、家长陪伴孩子),已经服务 150位教师、2000户家庭。成立家长互助示范团,评选推介重点项目100个,引导家长团队以亲子活动、家庭体验等项目为载体,建立家长分享知识、交流思想、组团活动的自我服务阵地。设置特色创意活动。利用寒暑假、读书节、节假日等,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特色亲子实践教育“亲子创意年”、“特殊寒假作业”、“共读一本书”等活动, 通过亲子共运动、共学习、共读书、共创造等方式,引导更多家庭形成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搭建智慧教育平台,盘活家庭教育资源。建设“宁育家”手机APP,免费向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家长提供科学、专业、丰富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和相关资源,实现了家庭教育指导公共服务全覆盖。目前“宁育家”资源库已经建设了12936条各类家庭教育视频、书籍、文章、测评等资源,全市上线学校总数1489所,注册家长用户超过33万,平台点击量超过564万次。利用多种媒体渠道传播科学家庭教育理念。新学期开学前、节假日放假前等时间节点均通过“南京教育发布”等公众号向全市学生家长发布家庭教育温馨提示。利用“金陵微校”平台上线162节家庭教育系列微课,定期面向全市学生家长播放。开展家庭教育义诊,教师志愿者线上线下与学校家长、社区居民进行广场咨询,普及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知识,每年服务数万名家长。制作并向广大家长发放《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加大《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等普法宣传力度。在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前后,开展“送法进万家 家教伴成长”系列活动,广泛组织宣讲、座谈、沙龙、亲子活动等,营造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挖掘部门协作资源,携手优化社会生态。坚持政府统筹,教育主导,部门协作,牵头23家部门成立“南京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印发《关于实施南京市中小学全员关爱导师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倡导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家长的育人伙伴”。充分发挥共同体成员单位力量。开展联合家访。联合民政、公安、妇联、关工委、残联等部门,在栖霞、雨花台、浦口三区试点开展联合家访,汇聚各方力量对有需要的学生家庭进行精准指导与帮扶。联合南京特师院大学生志愿者与相关部门,对重点特教学生开展入户关爱行动。实现联合预警。与公安、妇联、民政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相关部门掌握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家庭信息,第一时间告知教育部门,由学校纳入重点学生名单,进行重点关注与跟踪辅导。实施联合行动。协同市公安局完善学生心理健康警情事件24小时预警处置机制,做好信息互通,共同做好干预处置、心理危机干预和事件善后处置。联合市民政局开展“六月”未保宣传月活动,推动法律法规宣讲进校园。全市共建设72家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面向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开展走访询查、个案处置、安全教育、心理辅导等服务。联合市卫健委开展区、校“医教协同”试点工作经验,加强学校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心理医生常态化到校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模式。畅通学校向医疗卫生机构转介的“绿色通道”,健全病情稳定患者复学机制。联合市妇联成立南京市促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联盟,发挥教子有方等“最美家庭”典型的示范作用,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联合市文旅局发挥博物馆公共教育职能,提炼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点,多所中小学校与博物馆开展馆校共建,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学生成长实践大课堂的作用。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