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2023-09-20来源:教育部

福建省厦门市:加快推进教育学位建设 构建优质均衡发展格局

厦门市教育局

  厦门教育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深度推动跨岛发展,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全体系地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

  一、加快推动全市教育资源均衡布局

  一是积极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精准谋划教育顶层设计,落实《厦门市教育设施规划(2020-2035年)》《厦门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各项任务目标,强化部门协同、分区推进、分类指导,确保全市规划学校项目根据人口增长变化按需启动、应建尽建,统筹推进市域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二是推进补短扩容教育项目建设。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特殊教育优质全纳发展,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5年,新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360个,新增学位32万个。截止2023年4月,已建成中小学幼儿园项目141个,新增学位数17.1万个。

  三是全面实施优质学校跨岛发展。2018年以来,我市启动实施“名校跨岛”战略行动,将岛内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岛外周边片区,带动提升岛外片区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外国语学校、科技中学、同安一中、实验小学的岛外校区已相继建成投用,累计增加中小学学位2.72万个。今年秋季,厦门二中集美校区和厦门六中同安校区将正式开办,可提供普通高中学位0.6万个。同时,集美中学后溪校区、实验中学汀溪校区、市教科院附属学校、五缘实验学校同安校区、厦门五中集美校区、厦门大学附属学校等一批优质教育项目均按时序推进建设。

  二、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2022年以来,厦门市出台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方案,加大调查研究和难点堵点问题破解,推动全市六个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的各项创建工作。2022年,思明区、湖里区被列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区)”,集美区被列为福建省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区)”。2023年4月,湖里区接受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级督导评估,为全省首个接受督导评估的创建区,省督导评估组对我市创建工作给予较高评价。全市六个区力争于2025年前达到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达标要求。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帮扶。通过采取片区结对帮扶等形式加大优质校与薄弱校的精准帮扶力度,总结推广以湖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海沧区双十海附教育集团、同安区小学第六片区、集美第二小学“1+X”办学等“教育集团化办学”、“学区化办学”和“1+X合作办学”等经验,不断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提升区域教育水平。

  三是实施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改革行动。2023年以来,我市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城区及镇区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组建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探索多种建设模式打造乡村温馨校园,已实现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100%建立对口帮扶关系或教育共同体。

  三、统筹推进全市教育经费供给平衡

  统一工资标准、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教师聘用标准和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实现条件、投入、师资、就学机会和质量“五个均衡”。一是加大对区补助力度,协调市财政增加对区转移支付额度,2022年对区补助经费较上年增加3.76亿元,进一步促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督促各区保障教育投入,将“两个只增不减”纳入区政府教育现代化重点指标,督促各区落实教育经费投入责任,保障各区教育发展需要;三是推动优质资源跨岛发展,近年来约安排新开办校开办经费4亿元,充分保障岛内名校到岛外开办实质性校区,提升岛外教育质量。

  四、持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一是持续推进“名师出岛”行动。2022年,启动实施“名师出岛”行动,全市56个名师工作室已累计开展研修活动336次,其中在岛外学校开展213次。2023年以来,进一步采取扩大名师名校长出岛辐射面、加大岛外骨干教师校长培养力度、深化岛内外教育教学交流合作、加强信息化助推名师队伍建设等举措,持续提高岛外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是加大教师队伍培训培养力度。构建“新任、骨干、学科带头、专家型”教师培养体系,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2023年,全市已认定28名市专家型教师(岛外占50%)、203名市学科带头人(岛外占45%)和628名市级骨干教师(岛外占75%);启动学科带头人“市管区培”项目,委托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150人;启动乡村小学“学科融合”教师培训项目,组织岛外四区遴选200名乡村小学教师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