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深入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在参与全球抗疫中展现中国担当

——“教育系统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系列之十

2020-08-24 来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简报〔2020〕第10期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全国教育系统在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助力我海外留学人员抗击疫情的同时,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外方合作伙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开展国际抗疫合作交流,取得积极成效。

  助力海外留学人员稳在当地。各高校主动与驻外使领馆对接,积极做外方合作单位工作,推动解决高校交换生、访问学者等我在海外人员面临的实际困难。兰州大学分批次给海外学习生活的学生和公派教职工寄送口罩,了解其生活现状,同时联系海外各地校友组织,发动各地校友募捐防疫物资。大连理工大学调集口罩紧急寄给在日本立命馆大学留学的59名学生。重庆大学为200余名在外留学人员寄去防疫“爱心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积极与美国代顿大学、奥地利雷奥本矿业大学、比利时蒙斯大学等国外合作伙伴通过邮件或电话连线,就疫情期间学生在外情况等进行深入交流。河南大学先后多批次为在外学子和海外合作高校寄送防疫物资。多所高校积极做好在外留学人员及其家属工作,要求服从相关国家防疫要求,减少跨境流动。江南大学向境外师生发送疫情防控告知书,指导其及时关注居住地疫情,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与家人联系,提醒计划回国师生履行报备手续。贵州大学发出致海外研修师生的一封信,要求海外师生以严谨的科学精神面对疫情,主动传播科学防疫知识,配合当地管理部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定抗疫信心。东北师范大学指导海外师生理智应对、做好防护、科学抗疫,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和海外的学习资源,制定科学合理学习计划,努力学习、不负韶华。

  支援外方合作伙伴抗击疫情。各高校第一时间致信致电各国合作高校、研究机构,表达慰问、交流经验,提供专家指导、涉疫咨询、防疫物资等支持援助,对相关国家抗疫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向34所伙伴高校、友好机构致信慰问,北京交通大学向中俄交通类大学联盟9所俄方高校发送慰问信并表达捐赠防疫物资意愿,华东师范大学向24个国家的200所国外合作院校发送慰问信,表达对国外友好院校师生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北京大学启动“支援北美抗疫救灾专项”,向22家美国医疗机构捐赠物资,武汉大学向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捐赠口罩1万个,华中科技大学向哥伦比亚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各捐赠口罩5000个,大连理工大学向日本、白俄罗斯等国10余所友好高校捐赠口罩16.3万个,南京大学以海外孔子学院为平台,向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孔子学院寄出口罩等防护物资6000余份。四川大学向格鲁吉亚捐赠核酸分析仪和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哈尔滨医科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医学专家分别加入黑龙江援俄、江西援乌兹别克斯坦、新疆援吉尔吉斯斯坦联合工作组。中山大学派出10名专家赴塞尔维亚和多米尼克协助应对疫情,提出适合当地的应对建议和方案,帮助制定适合该国国情的防控策略。

  深入开展抗疫合作交流。全面加强抗疫经验交流,北京大学向阿拉伯国家推出阿拉伯语抗疫文献,并与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等开展视频交流,分享新冠肺炎预防措施、出院标准、治疗方案、医师培训等信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与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及护理学院进行交流,分享新冠肺炎诊断治疗、门诊设置和感染控制、员工培训及校园防控等方面经验;吉林大学与俄罗斯巴斯基尔医科大学举行远程视频会议,就新冠肺炎预防和诊疗开展交流研讨;浙江大学组织编写《新冠肺炎防治手册》《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医院应对策略》,并分享至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西安交通大学充分发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作用,启动“云”端抗疫行动,与20余所盟校通过视频等方式分享抗疫经验、提供抗疫支持。深入开展在线教育研讨,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爱课程”推出首批300余门英文免费课程,供全世界大学生和全球学习者使用;复旦大学应邀派员参加美国华人精英组织的两场经验交流分享会,以“特殊时期的大规模线上教学与学习”为题分享中国高校的探索经验。务实推动涉疫科研合作,清华大学等设立“春风基金国际科研项目支持计划”,鼓励疫情相关的国际联合研究;武汉大学与哈佛大学医学院探索开展危重症医学临床大数据平台建设、远程ICU建设等合作,推进以案例为基础的危重症医学临床培训、联合会诊等活动;华中科技大学与美国高校合作开展重大突发传染性疾病的平战结合救治模式研究和新冠病毒感染对母婴健康等影响研究。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