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贵州省聚焦四项总攻任务 全力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

——“教育系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之十

2021-02-08 来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简报〔2020〕第48期

  贵州省始终坚持以教育脱贫攻坚统揽教育工作全局,着力聚焦控辍保学、学生资助、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建设、脱贫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四项总攻任务,瞄准工作薄弱领域和问题突出环节,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教育保障硬仗。

  聚焦控辍保学,确保动态清零。围绕“明责任”,强化履职担当。明确县级政府控辍保学的主体责任,健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双线”责任制和县长、局长、乡长、村干部、校长、班主任、家长“七长”负责制,建立厅级干部包片、处级干部包县的控辍保学工作包保联系制度,成立省、市、县、乡四级控辍保学工作专班。围绕“清底数”,强化动态管理。开展“五查四比对”(查公安人口系统、学籍信息系统、扶贫系统、残疾人系统、实际在校生花名册;用公安户籍人口数据、扶贫系统数据、残疾人系统数据、实际在校生数据,分别与学籍系统数据比对),自主研发脱贫攻坚教育保障问题台账系统,建立完善失辍学学生县、乡、村、校四级台账,全面掌握疑似失辍学学生情况。组建督战队,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定点督查与随机回访相结合等方式,重点对拟退出贫困县健全完善工作台账情况进行实地核查,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围绕“补漏洞”,强化闭环操作。制定《小升初整班移交工作方案》和“一校一案”,实现小学和初中无缝对接,实现整班移交程序完善、名单共享、信息互通、闭环操作,堵住“小升初”辍学漏洞,确保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围绕“劝得回”,强化精准劝返。制定《控辍保学劝返复学工作指南二十条》,针对外出务工、因病因残、早婚早育、失踪失联、延缓入学等20种辍学类型,逐一提出劝返复学措施。截至2020年6月30日,辍学学生全部实现常态化动态清零。围绕“留得住”,强化科学教学。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劝返复学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通知》,从实行分类安置、强化德育教学、合理设置课程、实施分层教学、科学规范管理、关爱复学学生等六个方面,加强劝返复学学生管理。

  聚焦学生资助,确保一人不漏。强化指导督战,将学生资助工作作为脱贫攻坚专项调研督战和“9+3”县区(9个未摘帽深度贫困县和剩余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的3个拟摘帽县)督战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各市县学生资助工作的培训、指导和督查。健全资助台账,印发《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生资助工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通知》,明确学生资助工作重点内容及相关要求,指导各地各校全面摸清学生资助底数,建立完善资助台账。规范填写明白栏,印发《关于做好脱贫攻坚教育保障明白栏审查核实工作的通知》,精准告知学生获得的资助项目和资金,打通“最后一公里”,确保精准资助、应助尽助。加大政策宣传,通过向初、高中毕业生发布公开信,公布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加强新媒体宣传,开展入户摸底调查等方式,深入开展资助政策宣传。

  聚焦学校建设,确保有序开学。始终将易地扶贫搬迁区域教育保障作为确保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的重要内容,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建设。强化统筹推进,建立厅级处级干部包保挂帮督导机制,实行“日报告、周调度、半月研判”督战制度,致函建设任务艰巨地区的党委政府及其主要负责同志,督促各地按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建设。截至目前,新建成安置点配套学校669所,解决了所有搬迁适龄儿童青少年的入学问题。配齐师资队伍,指导各地强化区域师资配备,积极推进“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统筹用足用好现有教师资源,采取特岗教师招聘、引进、考调、跟岗、交流学习等方式,配优建强安置点配套学校师资队伍。督促指导各地准确掌握安置点适龄儿童青少年入学需求,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逐校制定教师配备方案,并加快教师配备进度,确保秋季学期开学前教师足额配备到位。采取高校领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的方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9所市(州)本科高校与对口县(区)政府及教育局签订协议,领办安置点中小学、幼儿园,从高校遴选教学管理骨干任领办学校副校长,选派优秀师生担任领办学校教师。

  聚焦突出问题,确保整改落实。压紧压实“双责任”,实现“双销号”。针对各级考核、督查、巡视、审计、巡回督战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和排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列入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双台账”,逐项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确保两本台账整改同步推进、同时销号。运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双对双清”。建立脱贫攻坚教育保障台账系统,充分发挥大数据“扫描仪”“探照灯”作用,掌握各地教育保障基础数据和疑似问题数据,便捷、直观构建脱贫攻坚教育保障“两本账”,锁定数据、聚焦问题、动态调度、整体推进、重点发力,切实抓好疑似问题核查和整改,确保精准实现“双对双清”。截至6月30日,涉及教育保障方面的955个问题实现了100%整改销号。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