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互联网+就业”视阈下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实效性探索

2021-11-26 来源:教育部收藏

黑龙江大学

  2020年黑龙江大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及教育厅有关指示精神,直面新冠疫情给就业带来的压力和挑战,积极应变,不断创新“互联网+就业”工作模式,优化“互联网+就业”工作平台,完善“互联网+就业”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扎实推进2020届毕业生工作。学校2020届毕业生总计8804人,截至2020年8月31日,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3.09%,高于全省平均就业率,圆满完成教育部百所就业布点监测学校工作任务。

  一、发挥“互联网+就业”大数据分析优势,做到精准摸排底数清。首先,精准摸排单位需求,通过问卷调查系统对400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形成《2020年新冠疫情下企业用人情况调研报告》,动态掌握疫情下行业发展趋势、企业需求变化。其次,精准摸排学生就业动态。学校通过“云就业平台”对毕业生进行三次摸排,形成《2020届毕业生就业意向分析报告》《2020届意向考研学生分析报告》《202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重点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求职心态、困难问题、就业需求等15个方面进行了精准摸排,为学校开展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奠定了基础。

  二、利用“互联网+就业”信息共享优势,做到清晰分类指导准。首先,充分利用“云会议”、“云课堂”、“云双选”、“在线预约咨询”等云共享形式,不断创新就业指导模式。其次,在精准摸排基础上,为每个学生建立贯穿四年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评估动态档案》。再次,针对五类群体共性问题,重点开展靶向指导。针对缓就业群体,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推出“辅导员喊你找工作”等品牌活动;针对求职能力欠缺群体,联系企业开展“职位你来”线上职场训练营活动;针对因就业压力导致心理焦虑群体,开展远程心理减压辅导;针对决策依赖群体,通过线上家长会,与家长共同分析就业、升学形势,家校合力降低毕业生不合理就业预期;针对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群体,联系中公教育等社会资源开展公益讲座、培训。

  三、扩大“互联网+就业”平台优势,做到精准对接匹配好。首先,在就业平台扩展上,充分利用“教育部24365互联网+就业”平台及省就业平台和社会招聘网站,开拓线上线下就业大市场,共享岗位信息。截至目前,学校就业网站吸引注册企业达7983家,较去年增2000余家。其次,在扩大岗位供给上,主动对接省内外资源,尤其是与省内重点地市、重点企业对接,开启云就业招聘模式。先后推出行业专场、硕博专场、优质企业专场等线上高质量招聘会,为学生提供岗位比达到8:1。再次,在招聘信息精准推送上,建立主管就业书记、毕业年级辅导员、学校就业管培生、学院就业信息联络员四级就业信息微信群,打通信息的堵点和痛点,做到就业信息全覆盖、高精准、高匹配。

  四、依托“互联网+就业”效率优势,做到精准服务质量高。首先,通过智慧就业大数据紧盯就业各环节,通过学生参会领票统计盯住学生就业参与招聘会的活跃度;通过用人单位星级评定盯住入驻企业的好评度;通过网签进程统计,盯住企业和学生签约度。其次,发挥一站式网络服务优势,为企业、学生提供在线服务近50项,真正做到企业预约申请线上审核秒批、学生三方协议等十余项证明材料实现一码扫描自助打印、学生就业咨询、网签管理一键完成。再次,通过手机端实现不同就业群体精准分类、就业咨询精准预约、就业创业政策和岗位信息精准推送、招聘求职精准对接。

  “互联网+就业”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已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创新工作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完善线上服务,攻坚克难,推进就业工作刻不容缓的核心任务。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