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从农村牧区分散办学转向城镇集中办学,不断扩大省内外异地办班规模——

青海:高原绽放民族教育花

2017-09-13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去青海采访,正值盛夏。

  绿油油的草坪尽头,格桑花盛开;蜿蜒的廊桥之外,天鹅在水池中悠然游弋……走进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仿若置身园林之中。

  继续徜徉这所寄宿制民族完全中学,标准化运动场地、现代化教学设备、耳目一新的高效课堂、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很难将它与“高海拔”“牧区”等关键词联系起来。

  “我们把草原上的学校建到了城市。”该校校长李清生说,“让远在海拔4000多米的牧区孩子来到这里,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感受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

  这只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加快推进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

  青海省教育厅厅长王绚说:“通过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育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青海民族教育质量得到了巨大提升。”

  全面改革,教育资源向农牧区倾斜

  青海省聚集着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43个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47%。其中80%在农牧区,地广人稀,教学点较多,学校距离远,导致学校布局不合理、校舍利用不充分、教育投入不集中、课程设置不齐全、办学效益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

  供给与需求的冲突逐步显现。随着现代文明的影响不断深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不断推进,农牧民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农牧区学生大规模向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城镇流动。

  在此背景下,2007年,青海省委、省政府主导的全省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海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李云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2007年11月起,海南州用了整整一年时间,由6名州级干部牵头,抽调136名干部组成教育工作集中调研组,围绕89个重点课题,深入全州5个县所有乡镇和424个行政村调研。他们一共召开党政领导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村社干部、村民代表、乡镇干部以及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12个层面共2.6万余人次参加的座谈会,对工作全面摸底。

  “州委、州政府反复研究调研结果,最终,2008年11月,州教育工作会议审议出台了48个教育文件,主要解决如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如何让农牧民子女享受优质教育等10个方面问题,基本涵盖了我们教育工作面临的所有问题。”李云说。

  10年过去了,如今,海南州形成了以寄宿制为主要载体,中学生向县城集中、小学生向县城和乡镇集中、部分乡镇保留初级小学或教学点的办学格局,实现了从农村牧区点多面广的分散办学向城镇集中办学的转变。

  布局调整带来的,是学校功能的完善和硬件投入的集中。在海南州共和县委教育工委老旧局促的办公楼里,专职副书记才郎措姆告诉记者,在共和县所有学校,除了供水、供热、操场、锅炉、浴室、洗衣房等附属设施,农牧区学生还享受着齐全的图书、音体美器材、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班班通”、计算机教室等硬件设备。

  这样的改变,发生在青海藏区所有州县。

  青海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3年以来,青海省共向藏区六州投入建设资金66亿元,先后实施了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改薄和藏区项目等一批教育民生工程,基本上消除了D级危房;完善配套设施,配备仪器设备,藏区六州75.5%的中小学教学班级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66.5%的学校接入互联网,配备计算机25362台,生机比达到12∶1。“十二五”期间,该省建设双语和农牧区公办幼儿园1499所,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189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省贫困县全覆盖。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六州所有学生实施15年免费教育,投入资金17.9亿元,惠及80余万名各族学生。

  提升质量,推动民族学校内涵发展

  三江源民族中学教务主任常建瑛常常感慨学生们的巨大变化。

  有一名藏族学生,刚来时回答问题都不敢抬头。一年过去了,常建瑛听课时发现,那个孩子正在就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乐”和“抑郁悲凉”是否矛盾与同学展开激烈辩论。他流利的普通话和有理有据的表达让常建瑛不禁感慨:“给孩子们创造机会,他们的变化让你难以想象。”

  然而,改变谈何容易。

  回忆起孩子们刚来学校时的情景,李清生苦笑着说:“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教他们如何适应城市生活、集体生活。军训期间,从刷牙、洗脚、洗澡,到叠被子、理发,一半时间都在教他们整理内务。”

  现如今,李清生笑言:“我越来越黑,娃娃们越来越白了。”

  三江源民族中学的成立,可以看作青海省探索省内异地建校办学新模式的一个标杆。为推进民族教育改革,青海省充分利用省会城市西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区域优势和优质教育的辐射作用,投资3.35亿元,在西宁建设了这所寄宿制公办民族完全中学。

  学校招收的第一批学生是玉树地震后的600名灾后安置学生。当年6月,学校面向全国招聘62名教师,7月就开始招生,借用西宁一职的场地拉开了“边建设、边办学”的序幕。这批学生基本都来自平均海拔3800米以上的农牧区,有的学生家离学校近千公里,过去那些地方很难留住教师,学生几乎不可能接受中学教育,优质就更别想了。

  对这些从小生活在草原的孩子来说,和生活问题同样紧迫的,是语言问题。

  开学后,学校对全部新生进行摸底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约45%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系统学习过汉语,相当一部分学生听不懂汉语,汉字识字水平不过关,学生汉语成绩平均分仅28.2分,汉语水平成为制约各科教学的瓶颈。

  由此,学校把提升学生汉语水平作为教学工作的突破口和抓手。各科教学在传授本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把提高学生汉语水平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分批赴外学习,学校随之开展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学案导学的高效课堂。改革的成果逐渐显现,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自信心大大增强,课堂充满了活力。

  几年过去,三江源民族中学的初中毕业生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该校也成为青南地区农牧民孩子梦寐以求的好学校。

  异地办校的同时,青海省坚持推进高中阶段省内外异地办班。2013年以来,已累计向省内外24所高中、省外90所职业院校输送六州学生达9800余名。其中2016年输送3300余名,在校生规模达到7700余名,分别比2015年增长21%和17.5%。省外普通高中教学成绩显著,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海北高中班毕业生本科上线率达到100%,2016年玉树州北京高中班毕业生本科上线率达到78%,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

  青海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缓慢、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参差不齐、教学研究基础薄弱等突出问题,青海着力加强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全面实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开展督导、督查和评估,规范教学环节,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考中职学校,进青海省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登上国内外才艺展示的舞台……在青海,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孩子正在走出草原、走向城市。

  因地制宜,培育适合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七寸”。

  2015年,青海省改革完善教师招录政策,将中小学教师全省统一招录的政策调整为“省定标准、市州考招”,此举赢得了自治州县和学校的纷纷点赞。

  “这样,我们就有了教师招录的自主权。别的不说,单我们自己规定必须招双语教师,精通两种语言,就给学校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李云说,“市州考招的政策很符合地方特别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

  这只是青海省为加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出台的举措之一,随之启动的切中肯綮的改革一项接一项。

  在编制上,研究出台学前教育、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意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编制标准,动态调整区域编制总量。2013年,新增六州中小学教师编制2105个,占全省新增编制的99%;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破解学前教师短缺难题。

  在机制上,建立省内东部地区对口支持青南地区和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机制,2013年以来共向青南三州选派支教教师1200余名,向六州藏区选派顶岗支教实习生5700余名。

  在教师待遇上,统筹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全省2.6万名乡村教师受益。加快教师周转宿舍建设,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3亿元,建成6700余套教师周转房,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提高教师待遇,对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作用是很明显的。”李云说,“在海南州,乡村教师每个月的津贴平均在450元。海南州还出台了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定及奖励办法,被认定为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每人每学年分别奖励2400元、1200元。同时全面落实教师通讯费、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待遇,提高教师超课时津贴、班主任津贴等。全部算下来,职称高的农村教师一个月能拿到7000多元。”

  在教师培训上,加强民族地区教师培训工作,2013年以来,共培训藏区六州中小学教师5.43万人次,实现了全员轮训目标。加大双语教师培养力度,实施省内双语定向师范生免费培养计划,提升双语教学质量。

  三江源民族中学为加快教师专业培训,建立了省外培训基地,加大对教师培训力度,做到3年一轮使教师培训率达到100%,通过专家指导、外出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帮助。从2010年到2017年,年均培训经费近40万元。“在培训教师上,花多少钱都值得。”李清生说。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教育扶贫不是经济概念,它带动的是文化脱贫、精神脱贫,当我们传授给了他们优秀的文化,他们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对民族、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就会更深。”李清生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背后是一个家庭。”(本报记者 易鑫 张显峰 王英桂 储召生)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