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教育均衡发展 未来更需注重城乡教育软实力的均衡

2018-01-18 来源:教育部收藏

特约国家督学、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王玉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健全教育投入机制,不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据2017年12月23日财政部部长肖捷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国家财政教育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5年来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近17万亿,全国教育经费年均增长7.9%,2016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一半以上用于义务教育(占52.8%),体现了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并向农村倾斜(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的84%左右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一半以上用于教师工资福利和学生资助(教师工资福利和学生资助两项合计占61.1%)。中西部和农村教育快速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更加扎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更加稳妥。这一系列变化,与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五年超过4%以及教育经费投入向农村倾斜直接相关。随着财政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从硬件上讲,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已有很大进步,城乡教育的硬件差距显著缩小。

  但是,城乡教育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教育手段等方面还是存在不少差距,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不容乐观。一些专家在专题调研中发现,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总量严重不足,教师流失严重。甚至出现了城市中的学校为了应对义务教育均衡评估中的大班额问题,便在下面的县里的学校挖人才,这种“竭泽而渔”的教师流动方式极大地影响了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师资差距越来越大。此外,贫困地区的教师教学水平相对不高,教学方法陈旧,现代信息技术尚未充分利用;一些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年轻新入职教师结构女性化;体育艺术和综合实践课等学科性缺口大,音体美等课程的开设率比较低。再者,现有的各类支教方式和支教队伍难以满足需求。受援助学校既希望通过支教补充教师的严重短缺,更希望获得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具有引领性的支教人才;同时,也希望支教者能够带来校际间、地区间的联结,特别是与发达地区学校建立稳定的帮扶关系。

  贫困地区教育需要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型升级,国家应当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优质量上实现公平教育。为此,未来在教育均衡发展中应更加注重软性条件的满足,努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薄弱学校、贫困地区流动。

  一是建立学生学业成绩监测、评估机制。研究制定教育质量达标的系统框架和评价体系,跟踪、记录、学生学业成绩状况,从中发现均衡发展的实质的差距。同时,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中应更注重教学质量所占的系数。

  二是系统推进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教师的培训,特别要注重其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和手段的能力的提升,以及短缺学科的教师的培养。加大财政资金对贫困地区教师及支教人员的支持力度,以吸引更多人参与支教和献身教育事业,并在制度上予以保障,例如对服务期、工资、住房等方面给予要求和保障。增强教师的双向流动性。一方面,鼓励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学校进行一年以上的流动教学,并将流动教学计入对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优、晋升考核等;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的教师轮流到优质学校任教,切身感受和学习优质学校的优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