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福建创新高校思政工作,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挑起“思政担” 上出“思政味”

2018-12-20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尽管已过去三四个月,回忆起开学时万名新生齐上“开学第一课”的情景,不少厦门大学新生仍激动不已。

  这堂11300名本科和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厦大党委书记张彦主持、校长张荣主讲。张荣从校主陈嘉庚讲起,向新生介绍陈嘉庚捐出自己所有家产创建厦大的义举,“正是这种把祖国利益、民族利益摆在个人利益之上的家国情怀成就了厦门大学,也让爱国主义精神永恒地烙印在每一个厦大人的灵魂深处”。

  这是福建省高校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学习新思想 福建高校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的生动缩影。在这些务实举措的持续推动下,福建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得到持续巩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

  从“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

  “棒极了,连续答对8题!今天首次出现把题包答穿的选手!”“太可惜了,离夺冠只有一步之遥!”场上角逐激烈,场下观众时而激动鼓掌时而惋惜叹息……

  11月26日,东南卫视演播厅洋溢着火热的气氛,第三季福建省高校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马’当先”知识竞赛正在举行。竞赛从2018年5月启动,历时半年多,全省88所高校20多万名学生参与,参赛学校和队伍数比首季扩大4倍,实现省内各层次高校和各类别学生全覆盖。

  火爆的赛事后面,是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和省内各高校党委高举旗帜、保持定力、传播理论的不懈努力。

  如今,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福建省大学生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高涨。在线上,8月启用的全省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线学习平台,已有近万名大学生登录注册,累计答题700多万道;在线下,120个省级大学生理论读书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立体多维自主的“大学习”体系已悄然形成。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编写了《福建红色文化实践教学指南》《史海求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问题文献精编》等系列丛书,推动高校“思政课程”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从文本话语向口头话语转换,从理论情境向现实情境转换,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构建教学融合的生动课堂。

  福建商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童成寿上的“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一课,从中美贸易摩擦热点问题谈起,分析美国工农业发展概况、中美经济制度差异等。该课程由学院外语系副主任池玫领衔,与有海外从业经验的青年教师等联袂备课、授课。在授课中,结合访学、工作、旅行等亲身经历,从耳闻目睹的鲜活案例入手,让事实说话,在比较分析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课后一些学生说,他们改变了此前对欧美国家非理性的盲目推崇,深刻体会到“中国自信从何处来”。

  像这样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正在福建省各大高校铺展开来,让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作用。

  “没有德育意识,授业工作做得再好也是无根浮萍。”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建南说。一年来,省委教育工委以“学习新思想”为主题,打造了19堂“中国正在说”系列课程,遴选建设180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让各门课程都各守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同向同行的课程“大合唱”。

  从“三尺讲台”到“三全育人”

  最近,福建师大2017级本科生靳文浩迷上了一款“小游戏”——由福建师大在全国高校率先研发的“青马易战”移动端软件。

  该软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点转化为1.25万道试题,引导学生参与理论通关,设立月度冠军和季度冠军,并将答题情况纳入学生综合考评和思政课课程成绩,极大地拓展网络育人的新空间。

  “每一代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质和特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学生的这种变化,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福建师大党委副书记叶燊说。

  如何让每位教职员工都参与育人?3年前,黎明职业大学探索推行导师团制度,先后成立76个专业导师团、60个素质拓展导师团等,充分吸纳全体教职工至少参与一个导师团,从思想引导、专业指导、兴趣导学、就业帮扶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精细化帮助,努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

  据悉,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已制定出台《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推动高校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一体化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培育建设一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试点院系,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有机结合,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通讯员 谢婷 陈晓风)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