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大力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渗透

2020-04-14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渗透,对于确保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加强劳动教育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围绕劳动、劳动者、劳动模范、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等进行深刻阐述。这些重要论述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又创造性地勾勒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路径。“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劳动、倡导劳动、保护劳动,是社会主义先进性、优越性的显著标志和前提条件。

  其次,加强劳动教育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决定了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包括正确的事业观、审美观、劳动观。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中,劳动教育具有更基础、更基本、更“原初”的意义和价值,劳动可以树德、劳动可以增智、劳动可以强体、劳动可以育美。

  再其次,加强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而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实效性。坚持在课堂教学、专题教学、实(验)践教学等若干教育环节、形式上嵌入劳动元素,对于帮助树立辛勤劳动观念、磨炼劳动意志、养成劳动协作、感受劳动精神、提升劳动自觉,从而体味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要求。加强劳动教育关键在于把握规律、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科学谋划、优化协调、精准高效、扎实推进。

  第一,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三全”中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协调、相衔接、相一致,特别是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个主渠道、主阵地,让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进课堂、进头脑、进心灵,通过铸魂育人;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讲劳模、劳模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理层面深度研究和阐释新时代劳模精神,聘请全国著名劳动模范进课堂讲劳动、劳动模范、劳模精神,让受教育者对劳动、劳模、劳模精神产生敬意。

  第二,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严格地讲,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在过程和目标上都具有内在统一性。在专业课程中自觉强化劳动导向,自觉融入劳动要素,构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价值体系。同时,注意加强专业教育中劳动知识的传授和劳动技能训练,培养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第三,推进劳动教育与实习教育相结合。在学校教育中,注意统筹校内和校外、课堂和实践两种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引导受教育者在实习、实训、考察、调研中,走进生产劳动一线、企业、社区、乡村,同广大普通劳动者交往、交流、交心,加深与普通劳动者的感情,拓展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养成劳动自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劳动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从而为走入社会做好职业思想准备。

  第四,推进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既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对劳动的新要求,也是劳动教育、劳动精神培养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创业创新教育具有创新性、创造性、探索性,必须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双创教育体系,拓展双创教育空间,为大学生提供更灵活的参与双创的机会、平台。

  第五,推进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融入劳动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感受劳动乐趣,享受劳动收获,这是劳动教育的最高境界。通过工学结合、勤工助学、劳动体验等途径,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志愿参与社会服务,培养劳动情怀、劳动意识和奉献精神。

  总之,我们要通过文件学习,进一步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田鹏颖)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