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华中科大探索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模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

思政课“有趣有料”获学生点赞

2017-01-14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本报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王荣)“我发现,自己竟然对闫老师的课那么期待,期待老师给我们带来新知识。”这是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闫帅结课时,生命学院1302班学生杨杨在课程感言里面的一段话。

  近年来,华中科大开展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模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探索,思政课正逐步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思政课教师也正成为大学生愿意对话、喜欢交流的良师益友。

  华中科大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思政课建设提供坚强指导和充分支持。“思政课教师要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在解答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中传递社会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扣好最重要的一颗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近日,在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会时,该校党委书记路钢说。

  如何具体回应学生们的理论困惑?经过长期实践,思政课教师们探索出“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模式”,即梳理教材体系,归纳教学专题,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深入调查研究,提炼学生的理论和现实困惑;实现学生关注点和教学专题的耦合,由理论和现实问题导入思政课专题,做到从“供给侧”的角度传道,从“需求侧”的角度解惑。

  2016年5月,副教授沈昊驹以《新常态、新未来——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题,登上湖北省电视台“同上一堂思政课”的讲台。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宏大主题与个人发展方向的个体叙事相结合,贡献出一堂有趣、有料的思政课。课后学生们表示,这堂课让自己进一步清晰了未来的职业方向,也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艺术,会是怎样一种情景?在董慧教授的思政课上,建规学院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将深奥的哲学问题转换成了小丑、海螺、月亮等形象,学生们的想象力让人耳目一新。

  联结学生和教师、认知和实践,需要畅通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为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华中科大思政课教师构建以理性主导的互动教学方法和以情感互动为主的共计25种互动教学方法,前者旨在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展开和思考的深入,学会理性认识问题;后者则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实现知、情、意的交互作用。

  据教务处处长郭兴蓬介绍,2016年,学校继续深化思政课建设改革,将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出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要求所有学生本科期间必须完成两个学分的思政课课外实践。此外,学校推行思政课教育教学专项计划,每年拨出100余万元专项经费,定向支持思政课教师的研修和教学活动。

  学校同时明确规定,校领导必须进入思政课堂听课。据统计,2016年校领导到思政课堂听课达23节。党委书记和校长则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参与其中,党委书记多次参与思政课的集体备课会,校长在每学期开学初都会到教室听课,检查思政课教学情况。

  根据学生一项调查显示,学生被杨秀实老师激情澎湃又有趣有料的风格所吸引;被张德鹏副教授自带“金话筒”、推心置腹讲人生的态度所感动;学识渊博的尹平老师的课程,不仅吸引了外系的学生,甚至吸引了不少外校学生。一系列独具风格的思政课,赢得“粉丝”的频频点赞。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