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北京中医药大学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20-01-16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收藏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不动摇,立足“四个着眼”,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

  着眼立德树人新任务,构建思政育人新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基层党组织具体实施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校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生动局面。建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负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理论研究与课程教学大思政工作平台体系,统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和力量,形成统一归口领导、统筹规划设计、部门分工负责、师生思政一体的运行模式,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建立精品、示范、重点培育“金字塔”式课程体系,构建中医药专业特色的专业课程“同心圆”机制,坚持思政育人、学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突出思政第一课引领、名家名师带动、“杏林”品牌教育融合、中医药文化涵养、社会实践培育,以富有中医药特色的育人体系提升思政工作整体效能。

  着眼思政教育新要求,打造全员育人共同体。构建“深度融合,高效联动”的大思政、大德育工作格局,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党务工作者、名师名家、关工委离退休老同志五支队伍深度融合,做到思想联通、人员联动、行动联手、课程联合,汇聚集体智慧和强大合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提升思政队伍能力素质,开展“远志计划”培训班,实现45岁以下教师理论培训全覆盖;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积极探索本硕博一体化的思政课教师培养模式,着力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思政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等政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独进行绩效考核,营造良好的思政生态和学术环境,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潜心育人、让优秀教师有志于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让思想政治工作者永葆积极性、创造性。

  着眼青年学生新特点,彰显文化育人源动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经典教育教学,使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升华人文素养,从博大精深的医籍经典传承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和厚德济生品格。强化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政理论课有机整合,紧贴学科特色,面向全校开设“医学伦理学”必修课程,面向中医学专业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基础》必修课程,面向临床硕士开设《传统文化讲座》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传统哲学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等特色选修课,形成富有中医院校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医精诚”教育》入选首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示范点。在校园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建设中落实“以文化人”,以传统体育运动、学生社团活动、校园“五节”等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学生第二课堂的广阔平台。

  着眼中医药事业新使命,强化实践育人显示度。整合资源设立“实践育人”项目,面向专家学者、社会导师和在校师生征集实践选题,围绕国内热点问题和医疗卫生行业的难点问题,确立实践教学主题和选题,引导学生积极申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专项课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健康中国战略”“聚焦农村精准扶贫”“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等实践活动。广开门路构筑“实践育人”空间,与校属医院、医药企业、社区、西部贫困地区等紧密协同,紧密结合思政课教学计划及要求,推动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有机对接,让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服务、社区服务、创新创业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实践能力和水平,学校岐黄志愿者协会曾多次荣获全国和北京市的先进集体和组织奖等荣誉。结合交融创新“实践育人”模式,立足学校特色,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主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医德风范,让学生在知行合一中践悟“大医精诚”。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