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安徽省建立机制强化责任统筹实施“全面改薄”

2016-09-30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收藏

  安徽省坚持以省级统筹为抓手,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保障为核心,以兜住底线为目标,扎实推进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截至2016年8月底,全省校舍改造类项目已完工1.4万个、面积1500多万平方米,占五年规划建设面积的75.1%;购置设施设备273万台件套、图书1300多万册,占五年规划的80.3%。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由2010年的不足10%提高到目前的96%,截至2015年底,70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67%。

  聚焦机制保障,切实强化组织领导。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全面改薄”纳入省政府重点工作,纳入重要民生工程,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一是建立政府协调机制。建立省政府牵头,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困难问题。各市县均成立了以政府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组织调度。二是建立项目“绿色通道”机制。各地将“全面改薄”作为重点项目优先保障,实行“一站式办公”“并联式审批”等工作机制,加快行政审批和项目推进速度,并积极减免校舍建设有关收费。三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对各地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的督导检查,保障项目建设配套资金的落实。2014年以来,全省共统筹“全面改薄”等各类资金118亿元,其中省市县三级资金达76亿元。

  聚焦改薄目标,切实强化项目统筹。一是统筹规划。坚持“多规协同”,将“全面改薄”项目规划与县均衡发展、中小学布局、教育信息化相衔接,形成全省“全面改薄”五年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并逐校建立项目库。二是统筹标准。坚持“全面改薄”标准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内在统一。按照20项底线要求,制定了校园总规划及办学条件基本标准,明确了校园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等15项标准内容。三是统筹资金。除中央和省级改薄专项资金外,还统筹了中央和省校舍维修改造、初中工程、进城务工子女专项、土地出让金、城区配套设施建设费、地方教育附加等资金,用于项目建设。资金分配对贫困地区倾斜,在实行因素法分配的基础上增加20%的权重,努力降低区域内校际差异系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聚焦责任落实,切实强化制度规范。一是严格项目审核。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要求,自下而上开展年度项目审核把关,避免超标准和豪华建设。推进过程中,既注重进度,更注重质量和政策的精准执行;既注重资金使用的及时性,更注重规范性。建立了县级项目储备库,及时调整部分难落地难实施的原规划项目,有效保证了项目的实施进度。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将“全面改薄”纳入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督查内容,实行“三查三单”制度,制定“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实行对账销号,确保整改到位。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每年组织开展1—2次专项督导。坚持月通报、季调度和末位约谈制,按项目建设序时进度,直接通报市县政府主要领导,3年累计约谈了15个县级政府负责同志。三是压实各级责任。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绩效考核、公开公示和专项督导等制度,形成了责任落实全覆盖的制度体系。创新管理方式,将项目绩效考核结果纳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并与年度教育目标管理考核、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挂钩,作为下一年度分配专项资金的奖惩因素。四是强化信息公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门户网站均设立“全面改薄”专栏,及时公开政策文件和项目实施相关信息。建立项目工程永久性标牌,落实质量终身制。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