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保障和工作落实,标本兼治,多措并举,从制度设计到目标推进,从底线要求到规范督查,从均衡创建到缓解择校,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平稳有序,义务教育择校热得到有效遏制,社会对义务教育工作满意度不断攀升。
下面,我代表南京市教育局就我市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向各位做个交流发言和汇报。
一、统一认识,增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责任意识
2014年初,教育部接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南京作为十九个重点大城市之一列入其中,这让我们即感受到教育部对南京教育的关心、关切,也感到肩上的担子不轻,责任重大。在组织全局认真学习、研讨的同时,全市在不同的会议和场合第一时间传达了教育部两个文件精神,并对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提出了整体部署,明确了时间表和任务图。
二、明确目标,努力形成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倒逼机制
2014年,公办小学100%免试就近入学,公办初中90%免试就近入学。力争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择校比例下降至10%以下,热点公办学校择校比例不突破20%,且择校比例10-20%的热点公办学校数控制在10%以内。
2015年,公办小学100%免试就近入学,公办初中90%免试就近入学。力争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择校比例控制在10%以下,较2014年继续下降,热点公办学校择校比例不突破15%,且择校比例10-15%的热点公办学校数控制在5%以内。
2017年,公办小学100%免试就近入学,公办初中95%免试就近入学。力争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择校比例控制在5%以下,部分区、部分学校零择校。热点公办学校择校比例不突破10%。
三、突出重点,抓好影响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关键环节
(一)进一步稳定合理地划定施教区范围。各区根据《关于做好我市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工作的通知》,科学合理划定施教区范围,确保施教区生源数与学校招生规模相适应,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的公办学位,试行“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摇号入学。
(二)进一步扩大公办热点学校电脑派位试点。继续扩大公办热点学校电脑派位试点工作。按照“两个不低于”的原则(即参加电脑摇号派位的公办热点学校数不低于去年,公办热点学校电脑摇号派位计划数不低于去年),在全市全面推开试点工作,做到全市义务教育热点公办学校多余学额电脑派位全覆盖。
(三)进一步规范热点公办学校招生行为。与热点公办初中签订招生“承诺书”,落实小升初“五禁”要求。在规定动作上确保底线要求,在违规招生行为上实施零容忍,不断巩固良好的招生秩序,维护教育起点公平。
(四)进一步规范初中特长生招生工作。2014年,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不再新增体育、艺术特长生学校,招生学校及招生比例保持在5%以内。
四、多策并举,不断巩固和扩大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发展成果
(一)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1.继续以“农村食堂提升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现代化示范学校”等全市性重点工程和创建为抓手,加大财政投入,并向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方向的倾斜力度。2.继续实施“教师职初课程方案”、“新教师高起点发展工程”和“百校千师携手共进计划”,促进教师教学研素质全面提升,促进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教师专业成长。3.继续实施《南京市小班教育行动计划(2012-2015)》,稳步扩大小班化学校规模的同时,积极推进学校办学品质提升,扩大优质资源存量。
(二)进一步均衡资源配置。1.继续巩固城乡、校际间校长教师轮岗交流的改革成果。2014年,全市中小学教师轮岗交流力争在去年基础上更进一步,教师流动达到4000余人次,校长轮岗达到150人,占全部中小学公办教师的12%以上。2.继续控制办学规模。运用学籍管理平台,继续控制大班额现象和热点学校招生规模,力争到2015年控制在40人以内。3.继续扩大指标生招生规模。2014年我市全部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均纳入指标生招生学校。指标生招生计划占全部计划的50%以上。
(三)进一步调整教育布局。1.加大市区、区校、校校联办共管推进力度,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目前,我市鼓楼区形成以琅琊路小学等五所小学为首的教育集团,16所小学加盟集团化办学。玄武区南师附小等7所优质中小学与相对薄弱学校手拉手托管,全面拉开了区域教育布局调整的序幕。2.实施名校进驻工程,加快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放大。据统计,2012年,我市浦口外国语学校等5所学校相继开班,2013年南师附中的丁家庄分校等4所名校分校落户南京四大保障房片区,2014年六合区又同期建成金陵中学龙湖分校等4所名校分校,今年秋季正式开班。根据全市教育发展规划,我市到2015年,名校办分校将达到30所,托管学校达到98所。
(四)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以 “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示范区”和 “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两个创建为契机,加大对各区义务教育入学择校及乱收费等问题的考核和评估力度,对各区、各学校义务教育择校比例不降、违规乱收费以及提前变相择优等行为在相关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是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必然要求,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内在追求。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这次座谈会的会议精神,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创新思路,开拓进取,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努力实现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