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打好“两基”攻坚战 当好攻坚后勤兵

2007-11-03收藏

云南省教育厅
2007年10月

  云南是祖国西部多民族、多山区、多贫困人口的边疆省份。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多方面的原因,有26个少数民族世代生息的云南省,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高度不平衡。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就是云南省各地之间、各民族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高度不平衡的集中表现。由于贫困,我省广大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适龄儿童和在校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失学”、“辍学”一直是困扰贫困地区“两基”攻坚的一大难题,尽管政府加大投入,社会各界积极捐助,“失学”“辍学”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助学之路,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成为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两基”攻坚急需解决的问题。

  多年以来,我省勤工俭学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原则,从我省实际出发,把救助贫困生,巩固发展“两基”成果作为勤工俭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为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着力做好这样几件事:一是广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实行“生产自助”,广大农村中小学种菜养猪,办好食堂,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努力降低学生生学费支出,减轻家庭负担,让广大贫困地区的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工作中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科学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勤工助学路子。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勤工俭学“助学、兴教”功能,在救助贫困生的同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地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稳定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为贫困地区“两基”攻坚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充分发挥勤工俭学工作的“育人”功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提供劳动实践基地,促进课堂教学与劳动实践相结合。

  一、党政重视,部门参与,齐心协力,共建勤工助学长效机制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勤工助学长效机制,必须做到党政重视,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各尽所能,才能推进勤工俭学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多年来,云南各级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勤工俭学工作,他们为勤工俭学工作鸣锣开道,各地农业、科技、工商、税务等等有关部门也积极为勤工俭学工作排忧解难,为勤工俭学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开创和谐环境。同时,教育部门充分挥职能作用,统筹、协调、规划、指导农村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广大农村中小学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勤工俭学,形成一个党政重视、部门积极支持、师生共同参与多层次、多形式,具有云南特色可持续发展勤工俭学助学机制。

  二、因地制宜,分类要求,分类指导

  构建勤工俭学助学长效机制,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实行分类要求,分类指导。“十里不同天”既是云南气候、地理、自状况的真实写照,也是云南教育、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极不平衡的体现。从云南山区面积大、贫困人口多、校点分散的实际出发,我们制定了“云南省勤工俭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实行分类要求,分类指导:在交通闭塞、自然条件较差的农村山区学校,学校除了脚下的这块土地,一无所有,要求要念好“山”字经,作好“地”文章,开展“三小”(小菜园、小猪厩、小柴禾)活动,种好菜,养好猪,种树拾柴,办好食堂,让贫困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在条件较好的半山区学校,开展“五小”(小菜园、小果园、小猪厩、小柴禾、小卖部)活动,除了养猪种菜,办好食堂,积极搞好创收活动,能适当地给个别特困生一些资助;在条件稍好的行政村或乡镇学校,要加强勤工俭学基地建设,解决好基地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问题,建立相对稳定的骨干产业和基地;在条件好的行政村或乡镇学校,要实行农科教结合,不仅要把勤工俭学基地建设成为当地传播先进科技、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的示范基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要求各种不同层次的学校都要千方百计地挖据潜力,实施多种经营,为贫困地区学校的“脱贫致富”服务。各种层次的学校都要制定发展勤工俭学的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从小到大,逐步发展,不断壮大。“规划”还把省里的目标、任务、要求、措施,层层分解到州、市、县,落实到校,见诸行动。

  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工俭学活动生机勃勃繁花似锦

  勤工俭学工作既是一项惠及百姓、造福子孙的工作,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体现。同时,勤工俭学工作也是一项很容易被人忽视和理解的事业,我省的广大师生和勤工俭学者凭着对勤工俭学工作的执着追求和一片痴情,在资金、设备、技术和自然环境都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勤工俭学工作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生动局面。

  位于迪庆高原的维西县小坝子希望小学,在校生173人,贫困生就有98人,学校四周荆棘丛生,碎石遍野,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也还是那座山,路也还是那条路,在困苦中熬过了一年又一年,学生留不住,办学十分艰难。改革开放使希望小学的师生们逐渐认识到,苦熬不如苦干,苦干才有希望,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硬是在荆棘丛生的碎石地上,砍荆棘,拣碎石,填土方,奋战两个多月,开出一亩菜地,种上粮食蔬菜,同时,贷款养猪,利用涨水季节,到碧洛河里捡柴。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个100多人的小学,一年勤工俭学的收入就达1.7万多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生活,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99%和98%。学生在校吃多少不限量(放开肚皮吃),十天一头猪,一周一顿肉,蔬菜经常换,这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来说,是勤工俭学让他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在举世闻名的东方大峡谷,怒江两岸山高坡陡,人们只有靠爬山、走梁、过溜索来交住。福贡县架科底傈僳族的孩子们上山捡桐子、捡果子到街上去卖,哪怕是只卖得一两块钱,他们也十分珍惜。他们幼小的身躯要背着肥料到三公里外的地里去施肥,他们在山梁上养猪种菜,改善生活,要不这样,他们怎么能完成学业呢?穷孩子要完成学业,只有走勤工俭学之路,贫困地区的学校要使学生进行来,留得住,学得好,只有走勤工俭学之路。要走好勤工俭学之路,这必须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有艰苦奋斗才能自立自强。

  嵩明县水海小学位于嵩明县以北,与宜良、马龙、寻甸三县接壤,是一所山区寄宿制学校,当地乡财政困难,学校难以发展。水海虽然一无所有,但有脚下的这片红土地,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本,土地就是最宝贵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他们把思路放在“山”字上,在土地上作文章。他们不求大,不求全,只求发展、求实效,向土地要效益,进行长期规划,重视长短期效益相结合,从搞好校园经济起步,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目前,他们已种植蔬菜10多亩,栽培果树15亩,科学种植,规范管理,效益显著,收获颇丰,勤工俭学年收入2.6万多元。如今,在水海小学,吃饭不要钱再不是“天方夜谭”,学生住校,只交米,不交钱,吃得好,住得好,很多学生连节假日都不愿回家,因为学校比家里还吃得好。同时,勤工俭学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水海小学的教学质量一直名列乡里前矛。勤工俭学之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这块土地上。

  四、勤工俭学成为支撑贫困生生活的“半壁江山”

  怒江州是我省少小民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自治州,不仅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而且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居住分散,绝大多数中小学生都必须在校食宿,由于贫困和自然条件恶劣等种种的原因,成为了我省“两基”攻坚中一块难啃“硬骨头”。然而,经过多年的努力,到今年底,怒江州4个县中已有3县实现“两基”目标,就其原因种种,但勤工俭学工作搞得好,在“两基”攻坚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有口皆碑功不可没的。

  怒江州各级党政领导都十分重视勤工俭学工作,把勤工俭学工作当作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造福百姓的大事来抓,不说空话、大话,扎扎实实办实事。2005年,怒江州福贡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了《中共福贡县委、福贡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勤工助学的实施意贴》,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以有关单位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福贡县勤工助学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规定18个有关单位部门及乡(镇)党委、政府对搞好勤工俭学工作应尽的职责。在执行中,县委、县政府率先垂范。怒江两岸悬岩峭壁,寸土如金,石月亮乡和马古乡各有一排临街铺面,有关单位曾出价370多万元购买,但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乡政府硬是不卖,而是无偿地把它划给了石月亮乡中学和马吉乡中心完小,并把供销社一块12亩多的鱼塘一并划给石月亮中学开展勤工俭学。在这样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将300多万元的资产一次性无偿地划拨给学校,实属少见。石月亮乡党委书记杨桑益说:“从长远看,支持教育是值得的。”石月亮乡考上大学的学生寥寥无几,支持学校勤工俭学,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是为全乡脱贫致富夯实基础。

  贡山县教育扃局长杨学华算了一笔账,该县农民人均年收入仅为700元左右,虽然寄宿制学生每月有45元的补贴(独龙江60元),但按当地学校一日三餐的最低开支,学生每月还需交15--20元伙食费。若按每户两个学龄子女计算,就已相当于家庭年收入的一半,许多农村学生为此交不起或拖欠费用,“收取伙食费,学生就不来上学”已成为怒江农村中小学的普遍现象。所以,教育部门和学校千方百计开展勤工俭学,降低伙食费开支,为集中办学提供支撑。目前,贡山县8所全寄宿制中小学每年约有47万元的勤工俭学收入用于生活补助,使贫困学生进得来,留得住,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教学质量都明显提高。

  为消除多年来农村学生自带“小锣锅”煮饭而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泸水县专门划拨资金解决寄宿制学校建食堂聘请临时工的费用。按人均400元标准,该县已为基层学校聘请了34名临时工,如今,卫生安全的“大锅饭”替代了过去的“小锣锅”。为支持勤工俭学,县教育局与县农业、林业和扶贫部门联合,无偿供给部分学校种猪,并提供技术援助。目前,全县90%以上的学校有生产基地,面积达到500多亩,95%以上的初级中学开展了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乡镇中心完小以上学校每月平均出栏110头猪,住校生每周可吃上2至3次猪肉。3年来,全县已资助贫困生67129人次,累计金额达370万元。今年,泸水县政府又承诺安排20万元勤工俭学启动资金,支持农村学校开展勤工俭学。

  据怒江州教育局长木麟介绍,为建立和完善救助贫困学生的长效机制,怒江州财政将每年安排260万元专项资金,其中150万元用于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加上各县的安排,农村寄宿制贫困学生生活补助费累计每生每月平均不低于35元,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生活问题,勤工俭学弥补了这一不足。因此,勤工俭学不仅是控辍保学的需要,更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今天3月,我们对怒江州的勤工俭学工作作了一次深入调查。

  3月16日,我们来到泸水县上江中学,只见食堂里热气腾腾,全校900多住校生每人―菜一汤虽然不算丰盛,但每生每天两元多的伙食标准能吃上炒菜和有营养的汤,在农村学校的确少见。令学校自豪的是,学校通过勤工俭学养猪种菜,学生每月能吃上10次肉。

  告别上江中学,我们来到泸水县古登中学,食堂里香喷喷的白米饭加炒花菜,还有免费猪血汤,学生们吃得津津有味。“今天学校杀猪,伙房里4大盆切好的猪肉准备下午‘打牙祭’”。据学校介绍,古登乡2006年人均年收入600多元,列全县乡镇倒数第十。全校住校生500多人,学生每月40元伙食费,政府每月补助15元,其余不足部分全靠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来维持学生生活。学校一周杀两头猪,让学生吃得好,主要得益于学校养猪场每年出栏70多头成品猪。

  下午,我们到达怒江上游的贡山县丙中洛中学。该校320多名学生,95%以上来自农村,而且全部寄宿,每月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缴不起15元的柴火费。学校不能仅靠国家每月每生45元的补助来搞好学生生活。学校陈春林校长带领师生员工利用校园路边地块,春种小麦,夏种玉米,秋收瓜果,冬储土豆。一年四季,蔬菜不断,除自给自足外,还向外出售。加上养猪养鱼,仅去冬今春,勤工俭学收入已补助学生生活费达7.3万元,全部免去学生的生活费,并保证学生一日三餐、一菜一汤、―周两次肉,节假日“打牙祭”。

  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我们实地走访了15所学校(8所中学、7所小学)。怒江州中小学寄宿制学生的生活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生活较好的。所谓“较好”也就是―日三餐,能吃饱肚子,每餐一菜一汤或两菜一汤,每周能吃上两次肉(每次约1到1.5公两),节假日还可加餐肉。这类学校有5所,约占调查学校的33%;另―类是生活一般的学校。学校一日三餐,饭可吃饱,每餐一菜一汤,每周能吃上l―2次肉,但质量和数量与第一类有所差别。三类是生活较差的学校。每日三餐饭可吃饱肚子,每餐―菜一汤,但品种单一,质量无法与第一、二类相比,有的还能每周吃上1至2次肉。调查中,我们发现,与前几年相比,寄宿制学生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紧张的学习之余,学生背米、背菜到学校还要挑水捡柴,架起小锣锅,自己烧火做饭的现象不见了,过去那种看不到油星、闻不到肉香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不少学校还做到住校生吃饭不收费或收10多元钱,就能一日三餐能吃饱肚子,主要原因是,除各级政府不断提高中小学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补助外,勤工俭学已成为提高和改善寄宿制学生生活的“半壁江山”。我们所到的学校都能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改善学生生活。其中,有3所学校已经做到住校生吃饭不收钱。在寄宿制学生的生活中,除了国家的补助外,勤工俭学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主要来源。所以,当地曾有“吃饭靠上级,吃肉吃菜靠自己”之说。

  距福贡县城10多里的架科底完小,寄宿生达98%,因校园位于怒江边,400多学生只有1亩勤工俭学种植基地。为降低伙食成本,学校租种周边农户的3亩闲置土地种植蔬菜,使食堂50%的蔬菜实现自给。泸水县民中10亩勤工俭学基地中,有4亩也是每年花3000元租种的。通过班级承包经营,统一规划种植品种,产品由食堂低于市场价收购或向集市销售。学校每年有3000元的收入可弥补贫困学生的伙食费和医药费用。马吉乡中心校利用怒江江边陡峭的坡地种菜、养猪,每年也收获4000多斤蔬菜和出栏30多头肥猪,满足了学校三分之一的需求。

  面对山高坡陡、土地稀缺的艰难办学环境,为了子孙后代,为了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怒江人对勤工俭学工作有着一种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福贡县二中靠星星点点的“人工造地”,实现了蔬菜自给、每月吃4次肉的目标。我们跟随校长陈再春走进校园,看到在5000余个种菜盆和星星点点的菜地里,松软而肥活的泥土正等待栽种新一茬蔬菜。这就是师生们两年前从离学校两公里外的山上背来的1200多方泥土开辟的种植空间。陈校长说,作为福贡县最?淘兜囊凰?初级中学,学校生源主要来自月亮乡和马吉乡。学生家庭贫困,有近一半学生无法交纳每月20元的生活费。国家补助寄宿生的费用,仅够维持买米和烧柴开支,只有开展勤工俭学,生产自救。但校园里连泥土都十分珍贵,为此,从2004年开始,学校发动师生上山背土造地,买来塑料面盆种菜,使全校的种植基地扩大到4亩。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仅2005年至去年8月,学校就收获10万市斤蔬菜,出栏生猪65头,有效缓解了学生的生活困难。

  五、彩云云南,勤工俭学之学越开越艳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苦尽甘来,我们终于迎来了勤工俭学工作的春天,探索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具有云南特色的领导重视、政府统筹、部门支持、社区参与、教育部门负责、师生艰苦奋斗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勤工俭学工作在省、地、县、乡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有关部门支持下,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以及广大师生的努力下,取得了优异成绩。2005年5月教育部在我省楚雄市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现场会,来自全国中西部地区的20多个省、自治区及新疆建设兵团教育部门的领导和代表出度了会议,同时,教育部周济部长、陈小娅副部长也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省教育厅和楚雄州教育局在会上交流了经验,受到了参会领导和代表的称赞。

  2006年,我省开展勤工俭学的农村中小学校有16669多所,建有13745个勤工俭学生产劳动实践基地,占地10.6万亩。勤工俭学纯收益达11523万元,其中: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经费6135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456万元。勤工俭学已成为云南边疆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教育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实施素质教育的特殊载体、教育服务“三农”的有效手段。

  在彩云之南,从哀牢山到澜沧江,从高黎贡山到红河江畔,勤工俭学工作正以她无穷的魅力受到了人们青睐,成为一项人们必须重新认识的事业,勤工俭学之花正在越开越艳,鲜艳夺目,光彩照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