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落实国家德育意志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2017-09-05 来源:教育部收藏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德育所  杜时忠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变化和时代要求,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德育工作的文件,如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98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14年《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文件对推动中小学德育工作、深化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它们吸收了当代德育理论研究的新观念、新成果,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与德育精神。日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一方面承续了这种精神,另一方面又有所推进。就《指南》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部分来讲,可谓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学段衔接、整体一贯。

  一、中小学德育目标兼顾先进性与可能性,既层次分明,又一以贯之

  德育目标是对德育活动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它一方面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体现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尊重社会生活实际,具有可行性。应该说,将这二者结合起来是不容易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在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德育的目标应具有层次性。一般来说,包括三个层次:最基础的层次是培养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公民;第二个层次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个层次是使少数优秀分子成为共产主义者。三层次的德育目标最早来自于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之后在1998年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有明确的表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指南》对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规定,同样具有层次分明的特点。

  一是所提出的德育目标有内在的逻辑层次,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经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必备品格,最后形成“四个自信”,对社会主义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二是各学段德育目标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总体德育目标一以贯之,但小学低年段、小学中高年段、初中段和高中段的具体德育目标各有侧重,体现了德育目标的纵向层次性。小学低年段,以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教育为主;小学中高年级,以初步的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教育为主;初中阶段以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教育为主;高中阶段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即“三观”教育为主。

  这种德育目标的层次差异有其科学依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随着中小学生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其面临的道德关系、交往关系日渐复杂,成长需要和道德需要日益丰富多样。第二,中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体验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不断发展变化,其道德自主性在不断增强。由他律到自律,由被动到主动,由听话顺从到反思建构,中小学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道德主体。第三,几乎所有的德目,如诚信、友善、公平等,都有内在的逻辑层次,不可能在某一个学段一蹴而就。以核心价值观之“诚信”为例,它就有四个层次:不撒谎,讲真话;说话算数,一诺千金;个人诚信;国家和社会诚信。因此,诚信教育也应该有高低不同、前后相继的四个层次,诚信教育的目标也应随之而变。

  尽管存在如上所述的层次差异,但中小学德育的目标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规定,也是我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符合国家的文件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二、中小学德育内容既坚持了“主旋律”教育,又发展了“主旋律”教育;特别是吸收了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彰显了新时期学校德育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建国六十余年来,随着不同时期社会形势的发展,我国学校德育的具体内容有很大变化,至今已形成丰富的德育内容。从国家意识形态来看,始终提倡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来教育广大学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德育的“主旋律”。《指南》在新的形势下既坚持了“主旋律”教育,又发展了“主旋律”教育。例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实、更新了以往的社会主义教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等弘扬了爱国主义教育,并将其上升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倡导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教育,发展了传统的集体主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

  不仅如此,《指南》所列的中小学德育内容兼顾“古今中外”,很好地回答了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处理本土道德文化与外来道德文化的关系问题。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曾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社会中,政治、伦理、教育三位一体,洋溢着浓郁的“道德理想主义”。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不可能全部甚至主要地依靠弘扬传统道德来解决。不过,道德现象是复杂的。对于传统道德中人民性、大众性的内容,我们还是要批判地继承;古代中国人解决道德问题时所具有的道德智慧,更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因此,《指南》特别强调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不是笼统的、全部的传统文化来教育引导学生。

  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上升,我们的民族自信已大幅提升。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是后来者,应该虚心学习,不仅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应该学习其民主、平等、自由、法治、公平、正义及人道主义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指南》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正是借鉴、吸收了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只有用人类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来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的德育目标。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