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群众体育工作有广泛群众基础,学校体育工作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现有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8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02所,全国青少年体育户外营地1个,多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工作,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要求,坚持“政府推动、教体协作、市场运作”的方针,以长春市为主要试点,积极探索、示范、带动、推进全省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工作的深入开展,努力活化闲置体育设施,实现学校体育资源共享,为学生在课余进行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社会人群的健身热潮感染和带动学生参加健身活动,也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社会的沟通,收到了“双赢”的效果。我省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学校健身俱乐部制。2002年,长春市率先在省级以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普遍建立了学校健身俱乐部,学校体育场馆面向学生和社会开放。俱乐部以学校为依托,组织机构由校长、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场馆负责人等组成,管理人员以本校体育教师为主,适当聘请校外体育指导员及场地管理人员。俱乐部实行健身会员制,采取公益性、有偿服务,按运营成本低收费。在管理模式上实行分区分流、分段分时、分项分员开放管理模式,分区分流即体育场馆条件好的学校把教学区和开放区分开,使开放和教学互不影响;分段分时即列出开放时间段,使健身者按时健身;分项分员即根据学校场馆条件选择项目开放,对不同类型的健身人员分别进行管理。目前学校健身俱乐部会员制,是我省学校场馆开放的最主要形式,为广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健身条件和健身环境。
第二,校际联合俱乐部制。这种做法是以在长高等院校或综合性学校为母体,其附属学校或分校实行“一卡通”,联网管理,健身会员在各联合学校范围内自由健身。对距离比较近、场馆又各有特色的学校俱乐部,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就开放的内容、方式、时间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协商,签订协议,采取“连锁管理,资源共享”。这种开放形式增加了可供学生健身的场地,为广大学生参加健身活动提供了方便。
第三,社区健身会员制。这种做法是,把辖区学校作为社区体育俱乐部的成员单位,发挥社区在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中的统筹管理作用,把社会健身场所向学生开放。凡持有社区体育俱乐部健身卡的学生,在辖区所有开放场所均可健身,实现了社区与学校场地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共享、活动资源共享。这种开放形式更加增多了可供学生健身的场地,为广大学生参加健身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在实现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过程中,我们紧紧把握三个原则:一是政策支持原则。把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活动,制订了《关于在吉林省学校试点建立学校体育俱乐部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方案》,对开放后体育场馆的水、电费仍按学校公益事业收取,并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支持,还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争先创优的一项内容,以促进开放工作的顺利、健康、持续发展。二是有偿开放原则。在开放的过程中,根据学校体育场馆的档次、成本,在物价部门核定的范围内,学校体育俱乐部可以适当收取一定费用,用于场馆维护、事业发展,以更好地为学生健身服务。三是保证教学原则。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要以不影响学校教学为首要前提,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闲暇时间、公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向学生和社会开放。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省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工作的稳步进行,实现了全面发展的网点布局。大部分学校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管理规范,学生和社会人群文明健身,没有出现负面影响,变大家顾虑为开放动力,开放效果良好,涌现出一批在开放运营、管理、指导、服务等方面的先进典型。长春十一高中和长春六中等学校在抓好教学的同时,使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充分共享,达到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和以馆养馆、以馆养队良好效果。同时,有效地缓解了社会体育健身场地不足的问题。
在探索有效的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模式过程中,我省初步形成了 “五个三”的工作思路和服务格局:即把握“三个开放原则”,政策支持原则、有偿开放原则、保证教学原则;采取“三种管理方式”,学校自管方式、学校联管方式、学校社区共管方式;施行“三种开放形式”,学校健身俱乐部制、校际联合俱乐部制、社区健身会员制;继续探索“三种开放模式”,分区分流开放模式、分段分时开放模式、分项分员开放模式;力求达到“三方面赞同”,学校赞同、学生家长赞同、社会赞同。
下一步,我省将重点解决好“五个问题”,即场馆开放与日常教学问题,开放管理与经费筹措问题,健身人群与安全卫生问题,器材使用与维护更新问题,健身指导与健身保险问题。陆续把全省学校、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全面向学生和社会开放,力争把有限的体育资源最大程度地为广大学生健身服务,打造更加文明、健康、和谐的全民健身环境。
总之,我省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并重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工作,采取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学校和社区联动,社会支持,体育、教育、公安、工商、税务、物价、民政、水务、电力等部门协同保驾护航的有效方式,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要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领会国家精神、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加大政府的工作支持和经费支持力度,把学校体育场馆向开放工作做得更好,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把我省学校体育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