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让千年彝绣焕发时代光彩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2021-09-26 来源:规划司收藏

东南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组团式项目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繁荣乡村文化事业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求,结合南华实际,东南大学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结对、与上海机场集团及地方政府联合,探索“校校地企”协同帮扶的新模式,实现了促南华彝绣文化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与“绣娘”创造美好生活的有机统一。

  一、项目基本情况

  南华县地处滇中高原、川、滇交通要道,是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通过集中攻坚,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序列。彝绣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保护力度的加强,彝族刺绣也得到相应的重视,并开辟了一定的市场,由于彝族分布的差异,各地产业状况各不相同,有的地方也有规模生产,有的地方只是个人自给自足。南华县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9.13%,当地绣娘习惯于手工制作各类绣品,将其拿到市场进行售卖,作为自家务农收入的有力补充,南华彝绣的产业化一直小散弱,“看着美丽,穿不出去”的尴尬,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寂寞挥之不去。

  如何“激活如此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产业,让绣娘们美起来、富起来”、“让千年彝绣文化产品走进现代生活,与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紧密融合”、“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精准帮扶南华彝绣产业发展”等帮扶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在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下,2018年引入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众公益专项基金,就此拉开了南华彝绣产业帮扶的序幕。2019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正式结对帮扶南华县,也将助推彝族刺绣产业发展重点列入学校的帮扶方案。通过持续三年的两校“倾情投入”,在加强顶层设计、培训彝绣人才、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下足了“绣花功夫”,为南华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二、项目实施进展和成效

  (一)领导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

  东南大学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两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彝绣产业帮扶举措。两校充分发挥结对子帮扶优势,共享优势资源,进行补位匹配,协作开展帮扶工作。两校主要领导多次调研、指导南华彝绣产业帮扶工作,帮扶工作办公室及挂职干部与当地旅游局、县妇联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协同推进。

  2018年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校长张广军等校领导先后深入学校定点联系贫困村依黑么村进行调研,该村海拔2478米、劳动力仅有445人,为楚雄州唯一的全国贫困行政村监测点,结合该村实际情况提出“培育劳务经济,增加非农产业收入”的帮扶方案,将彝绣产业帮扶列入工作计划。2020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与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保平、党委副书记任利剑一行共赴南华,进一步研究部署南华彝绣产业帮扶工作。

  (二)大力培养彝绣人才,传承和提升技艺

  “老师老师,你帮我看看我这个针头走线要怎么走啊?”迫切的询问声此起彼伏,原来这是从正在举办的彝绣技能培训班传来的声音。2018年以来,两校及上海机场集团共帮扶南华县在全县10个乡镇的35个村以及县外举办彝绣技能培训班123期,免费培训绣娘8947人次。其中贫困妇女1222人次,残疾人237人次,男性“绣娘”105人次。

年份

  培训期数

  培训人数

  建档立卡人数

  残疾人数

  2018

  35

  2635

  264

  68

  2019

  44

  3198

  413

  91

  2020

  44

  3114

  545

  78

  累计

  123

  8947

  1222

  237

  “彝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彝族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既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又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在两校的帮扶下,通过开展彝绣技能培训,学习掌握彝绣技艺,让更多的贫困妇女背着孩子、抱着娃,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南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妇联主席朱必兰同志介绍到。“大家都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非常认真地学习技艺,培训结束后,有意愿的绣娘我会以公司名义跟她们签订订单合同,解决她们的就业问题。感谢两所学校为绣娘和企业提供这么好的平台,我一定带领姐妹们,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一根绣花针,把日子绣的像花一样美。”七彩彝州刺绣加工厂负责人丁兰英如是说。

  把培养传承、设计、刺绣、管理、经营人才作为彝绣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大力实施彝绣人才培训项目,提高了绣女们的绣制水平和商品意识,激发了她们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同时也有效带动了广大妇女群众实现居家创业就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增强了彝族刺绣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南华县整体彝绣刺绣水平明显提升。在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也积极帮助绣女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服饰)遗产传承人、刺绣工艺大师和国家级考评员,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彝绣企业负责人、彝绣能手、彝绣经纪人荣誉称号。共计培养出云南省手绣制作工高级教师10人,南华县级教师14人,并且有4名专业教师取得国家“手绣制作工”考评员证;有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楚雄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人,南华县级传承人3人,这些传承人和行业带头人依托工作室、传习所带徒授艺,为南华彝绣产业发展培养必要人才。

  (三)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彝绣品牌

  在南华县瑞特国际彝族刺绣街,七彩彝州刺绣加工厂格外引人注目。经营者丁兰英是南华县彝绣产业发展的带头人,2014年成立的七彩彝州刺绣加工厂,当时只有一些比较小的零散订单,年营业额不足10万元。两校联合上海机场集团及地方政府以七彩彝州刺绣加工厂为抓手,推进彝绣产业帮扶工作,组织教授服务团、地方企业专家等专业力量,帮助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开展技术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帮助引入社会基金、拓展产品市场等。

  2018年组织江浙服装企业专家帮助改进布料材质,极大提升了绣品品质;积极协调争取中国基金会在加工厂成立“妈妈制造”合作社,对绣品实行订单回收。2019年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程万里教授率专家团帮助绣品进行艺术设计、提升品牌竞争力;帮助加工厂与江西、山东等国内客商签订100万元的产品订单,并落实下一年签定400万元订单。2020年帮助制定《南华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要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建设博物馆、特色街区为文化载体,传承和活化非遗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协调发展,打造全国知名的彝族文化名片;要推进教育与旅游融合,围绕彝族非遗文化设计研学产品,打造彝族艺术研学旅游。2021年,邀请福建欣德公司来南华县考察彝绣产业,并达成1000万订单意向。

  目前加工厂固定用工96人,长期聘用绣女达167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绣女309人、残疾绣女48人,年销售收入达1176余万元。走上了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的发展之路,从小作坊转变为南华彝绣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并成功打造“七彩彝绣”品牌。加工厂的绣娘月收入最高超过了7000元,最低不少于1200元,给足不出户的农村妇女拓宽了致富渠道。加工厂多次被地方政府授予“示范企业”、“社会扶贫优秀典型集体”等荣誉称号,创作的作品先后荣获各类比赛金、银、铜奖80多次,负责人丁兰英被授予“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巾帼建功标兵”、“彝乡名匠”、“南华县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四)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彝绣影响力

  彝绣是联系彝族群众的物质精神纽带,与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宣传推广,努力提升彝绣影响力。

  结合当地野生菌文化节、火把节、赛装节、左脚舞文化节等传统节日作为展示彝绣、宣传彝绣的平台,组织彝绣展览、彝绣大赛。组织彝绣企业外出参加“美丽彝州深圳行”、“美丽彝州北京行”、“美丽彝州上海行”等文化交流活动。“我永远忘不了2019年8月,我们能在浦东机场航站楼出发大厅内举办为期一周的宣传活动,向国内外旅客推介我们的彝族刺绣文化、手工工艺的精美绝伦,现场以4.6万元的价格出售了一套纯手工制作的服饰,后续又收到了来自法国、泰国、日本及江西、山东、广州、福建等400多万元的国际、国内订单。”彝绣传承人丁兰英每每说起这事都激动万分。

  2020年身着彝绣服装表演的彝族舞蹈《唤》在云南省“彩云奖”比赛中获奖,该作品应邀在线参加了西日本中国留学生春节联欢会,挂职干部向海外留学人员讲述了舞蹈背后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传达了党和国家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的决心,参加晚会留学人员达3000余人,中华全国学联对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南华彝绣产业帮扶故事多次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上宣传,不仅提升了彝绣的影响力,也拉动了彝绣产业的发展。

  三、项目主要特点

  彝绣产业帮扶项目以文化发展助力“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为目标,以抓住“1”个重点、创新“2”个模式为特点,积极探索彝绣产业帮扶的高校模式,积极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实践证明,利用当地具有民族特色的彝绣文化资源,携手地方政府、企业单位共同开发、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即传承保护了民族优秀文化,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推进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让村民收入增加、生活富裕,同时在精神文化层面有更多的充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抓住“1”个重点

  以七彩彝州刺绣加工厂为帮扶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构建带贫机制,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推进彝绣产业就业帮扶。目前南华县彝族刺绣产业不断壮大发展,有效带动全县农村绣女6000多人就业,全县彝族刺绣产业营业额达2500余万元,有效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其中,七彩彝州刺绣加工厂共计带动1678人就业,固定绣女的工资平均每月在3600元左右。绣娘陈筱翠说:“我参加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传承“指尖艺术”彝族刺绣培训班,我掌握了刺绣技能,并加入了七彩彝州刺绣加工厂实现了就业,月平均收入可达4800余元,让我能在家一边带孩子一边照顾老人,还有了收入,这是之前我从不敢想的,我一定好好运用这门技艺让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二是推进彝绣产业帮扶基地建设。在七彩彝州刺绣加工厂已建立南华县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云南省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云南楚雄创承彝绣合作社、楚雄技师学院培训中心--南华彝绣培训基地、云南省巾帼脱贫示范基地。

  三是推进彝绣龙头企业帮助弱残。七彩彝州刺绣加工厂2018年以来培训贫困妇女1222人次,残疾人237人次,共计带动300余名残疾人就业。在楚雄州评选的100名残疾人优秀绣娘中,共在南华县培养筛选了25名,每名残疾人绣女获得1万元的创业补助金。

  四是推进扶车间逐年增加。2019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来到学校定点联系乡镇罗武庄乡调研时指出,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彝绣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彝绣产业。2020年学校投资50万元建立了南华县第一个乡镇彝绣扶贫加工车间。后续在东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以及上海国际机场的大力倡导和帮助下,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又分别在龙川镇、兔街镇和马街镇、红土坡镇依黑么村建立了“南华七彩彝绣扶贫车间”,目前各扶贫车间都在有序的运营中。南华县辖6镇4乡,5个扶贫车间覆盖了全县一半地区,“一个中心、多个分部”的扶贫车间模式,发挥龙头作用、辐射偏远乡村,形成“共生共荣”的利益共同体,不仅实现了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而且提升了乡村文明和村级治理水平,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

  (二)创新“2”个帮扶模式

  一是创新“高校结对、校企地联合帮扶”新模式,发挥高校智力资源优势,精准对接文化产业帮扶需求,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协同政府支持,汇聚政策、智力、资金等资源打好“组合拳”,提高了帮扶效率和质量。

  二是创新“龙头企业+车间+绣娘+订单”的带贫模式,注重企业与绣娘的利益链接机制。龙头企业拿到订单后,只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将全部订单分配给各个扶贫车间,按照绣品质量和工作效率按劳分配,保障了绣娘的权益,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四、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项目点赞。党的十九大后首次调研,他在江苏徐州马庄村买下村民制作的徐州香包,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

  为充分发挥高校自身优势,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更好地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思考:一是将学校先进的科技因素融入到彝绣产业发展中,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要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创新服务方式和营销方式,促进彝绣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将非物质遗产教育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赋能青年,支持他们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彝绣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行动。我们相信,新理念、新技术将会给千年彝绣的传承和创新,彝绣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变革的力量,彝绣非遗+生态+旅游的产业发展将成为南华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南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产生活,助力南华人民“绣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