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语同音”工程助力打造“人同心”社会文化图景

2021-09-26 来源:规划司收藏

中国传媒大学

  一、基本情况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因语言沟通障碍而造成的信息闭塞仍然是需要关注和推进的重点任务。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了“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国能够用普通话沟通的人口比例达到80%)的目标,但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农村和民族地区只有40%左右。普通话普及率的差异,让许多农村的孩子在文化和经济方面存在先天的发展障碍。

  推广普通话,有助于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其机理源自语言与教育、信息、互联网和人的能力机会的密切关系。儿童推普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举措,亟须加大培训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的力度,亟须动员一批志愿者去“前线”支援。农村、西部和民族地区,也正是我国方言、民族语言复杂的地区。

  基于此,中国传媒大学组织发起了一系列语言精准帮扶项目:“语同音”工程。该工程秉持“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的理念,用语言精准帮扶的方式,发挥语言传播和融合传播的优势,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着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教育帮扶、乡风建设、乡村育人的综合效果。

  “语同音”工程聚焦一个核心、两个主题、三个主体。

  一个核心,即语言。将语言作为交流载体和文化本体,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过程中发挥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承功能。

  两个主题,即乡村故事、红色故事。乡村故事呈现美丽中国,红色故事赓续精神谱系。

  三个主体,即孩子、师生、媒体。服务乡村孩子,师生公益行动,媒体平台助力。

  二、实施进展

  “语同音”工程具体包括调研摸底、分析研讨、“学前学会普通话”评估、搭建语言服务公益平台、开展大学生公益活动等方式,按计划有序推进。

  2019年8月,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先后赴甘肃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对当地学校、幼儿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开展实地调研与志愿服务。调研发现,当地语言老师希望能够创新普通话的教学形式,激励孩子们主动说好普通话。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不楞小学的一名老师说:“如果让小学生来朗读诗词,他们会觉得枯燥,对普通话也没有兴趣;而你和他们聊聊北京、聊聊在城市怎么过马路,让他讲讲他身边的故事,他们就会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会用家乡的方言和你聊天,如果你告诉他,要用普通话和别人聊天才别人才能听得懂,孩子们在说话时就会格外注意他的发音”。

  针对调研的问题,2019年10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举办了“语言精准帮扶研讨会”,邀请来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甘肃省各级语言文字推广部门和中小学校,以及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2家单位参会并发言,为构建包括知识教育、学术助力、社会服务等在内的全方位的语言帮扶体系出谋划策。

  2019年12月,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团队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地方教育局的协助下,赴四川省大凉山参与“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评估了当地17个贫困县学龄前儿童的普通话水平,并开展了语言推广公益活动。

  2020年6月至11月,开展系列语言帮扶公益活动,大学生志愿者邀请敬一丹、尼格买提、袁文栋、朱迅、鲁健、彭坤、顾国宁七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分别在甘肃省通渭县、岷县、镇原县、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宕昌县、合水县和内蒙古察右前旗举办了多场“一起说世界,听你讲家乡”主题系列活动,并参与了甘肃省共青团委在合水县举行的“青春扶贫,能量带货”直播活动,活动当天吸引在线观看人数超160万,销售额达118万元。

  2021年6月,“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再次在四川省凉山州和乐山市有序开展,中国传媒大学团队分别前往乐山市马边县、峨边县、金口河区的幼儿园、小学展开普通话评估工作。

  2021年6月至7月,“语同音”团队开展“声音的红色地图”线上公益活动,让少年儿童从家乡的红色故事入手,把看到的、听到的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通过网络视频讲述给更多的人,让孩子的讲述点亮中国的红色地图。

  三、主要亮点

  “语同音”工程本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课程思政、投资未来的理念,协同发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大学功能,特别是大力发挥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的功能。活动以小切口贴近服务对象生活,注重孩子学习普通话的更高标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讲好红色故事的能力,和孩子们一起挖掘红色文化,让更多人听红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

  1.语言帮扶理念先进——本着语言是文化载体、语言可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少年儿童是语言学习的最佳群体等理念,用语言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和红色精神的赓续,这一理念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更具有当下的时代意义。大学师生公益团队借助互联网传播环境,打造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服务平台,真正实现“社会帮扶孩子、孩子带动家长、家长助推社会”的语言帮扶路径,各方助力,振兴乡村。

  2.语言服务模式创新——“语同音”工程致力于打通课程与思政、调研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的全方位语言学习推广平台。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们是语言传播的公益使者,知名媒体人是公益嘉宾,乡村语文教师和媒体从业人员是公益接力者,语言服务模式实现了全方位、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使得传播内容、语言形式、志愿服务三位一体,充分利用“互联网+语言服务”的公益平台,深入更多农村地区,为少年儿童、语文教师提供最直接的语言服务、更有效的学习资源,以便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3.青年公益团队保障——全国400所开办语言传播相关专业(播音主持、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等)的高校提供了专业人才保障,特别是采取青年志愿服务的方式开展活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大学生志愿者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对乡村振兴、红色精神赓续等国家政策的理解,从而在当下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找到了更加明确的人生方向,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主题资源丰富——近几年的主题都是围绕着国家政策开展的,从巩固脱贫攻坚,到助力乡村振兴,再到庆祝建党百年加强红色精神赓续,都是绝佳的讲故事题材。同时,语言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高度的融合性,通过指导孩子讲故事,可以把上述主题有机融入,无论是孩子家乡的风土人情、物产美食、特色民族文化,还是红色遗址、红色人物、红色故事,都可以通过孩子的讲述加以呈现和传承。

  四、成效经验

  在语言帮扶工作推进过程中,中国传媒大学师生摸索出了一条走进基层(乡村学校)、凝聚智囊(请进高校)、聚焦孩子(摸底规划)、云端教育(城乡携手)、志愿行动(爱心接力)、立体平台(“互联网+”模式)多环节互相协同的经验道路。其中,“语同音”语言服务公益平台项目还连续三年获得了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1.立体公益,美好家乡图景共享

  “语同音”工程围绕讲故事核心活动,同步开展调查、研讨、培训、公益服务等系列活动,得到了甘肃、内蒙古、四川等省区的协同支持。其中,甘肃通渭县、岷县、镇原县、东乡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活动现场有600多名小学生直接参与到与语言服务公益嘉宾的连线活动中,近10万小学生家长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在当天收看活动。孩子对家乡的讲述激发了各县小学生们讲好普通话、为家乡代言的热情。据“语同音”后期调研,各县结合“语同音”语言服务公益平台的活动,有260多所中小学、13万小学生间接参与了“语同音”语言服务公益平台的活动。

  2.各界支持,深入推进推普脱贫

  在“讲家乡”的活动中,知名媒体人敬一丹、尼格买提、袁文栋、朱迅、鲁健、彭坤、顾国宁等作为语言帮扶公益嘉宾分别与甘肃的通渭县、岷县、镇原县、东乡县、宕昌县、合水县、内蒙古察右前旗等乡村的孩子们通过互联网线上交流。比如,通渭县的孩子们介绍了家乡的秀丽风光、美食物产、文化特色,包括温泉、玉米、土豆等等,展现了通渭县的新变化。敬一丹老师以“一起说世界,听你讲家乡”为主题,与当地的孩子们分享她眼中的家乡和世界的故事,强调说好普通话是讲好家乡故事、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并用亲身经历启发孩子们要“有特点、有细节、有个性”地讲述家乡。

  3.媒体助力,公益力量不断汇集

  “语同音”语言服务公益平台深入乡村,在暑假、儿童节、推普周等日子里开展了系列“一起说世界,听你讲家乡”主题活动,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分享了家乡故事,感受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人民日报》纸质版于2020年7月7日以《“语同音”公益平台启动》为题报道了该公益活动,人民日报海外网、中国城市网以及搜狐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东方资讯、新浪看点、光明网等多家媒体平台也纷纷报道了“语同音”团队前往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的公益行动。

  2020年7月至8月,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报》不间断报道了“语同音”系列公益活动。8月17日,《中国城市报》纸质版又刊载《同心同语,共助“推普脱贫”》一文,深度解读了“语同音”平台的系列活动及推普的重要意义。8月10日,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综合教育频道)在全国教育新闻联播中对“语同音”公益活动进行了综述。

  五、未来规划与持续推广

  公益活动注重大众性和长远性。中国传媒大学“语同音”工程将本着“六对”思路做好语言帮扶的规划推广工作,即,对标政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红色精神赓续)、对表进程(预备、筑基、升级、未来)、对接城乡(乡村振兴)、对话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接少儿、对照教育。具体工作如下:

  1.响应号召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再到民族地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立德树人到红色精神的赓续,高校师生开展“语言帮扶”系列活动,在发挥大学功能、服务社会方面有政策的指引和支持。

  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照亮了“语同音”工程的公益帮扶之路,这份公益实践活动有了社会各界的助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偏远地区、革命老区的孩子们带去温暖和阳光。在今后的日子里,“语同音”公益团队还将携手更多语言公益嘉宾,继续前往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新疆、江西等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让“语同音”的乡村故事和红色故事传播到更加广阔的天地。

  2.凝练模式

  通过开展“语同音”工程系列活动,逐步形成“平台+活动、线上+线下、城市+乡村、当下+未来“的语言服务模式,持续助力农村孩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升语言表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下一步,“语同音”工程还将定期开展线上读书分享活动,召开线上“语同音”公益推普行动大会,邀请国家及地方语言文字机构、乡村振兴局、媒体机构、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参加,旨在学习政策,沟通经验,提出问题,对接资源,充分发挥“语同音”语言服务公益平台的媒体优势和专业优势,并结合地方普通话推广实践范例,探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

  3.团队协作

  “语同音”语言服务公益平台,依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构建核心团队,将播音主持专业与志愿团队结合起来,形成有机联动的、可持续、有规模的团队,为语言服务持续推进奠定人才、团队基础。

  同时,集纳社会各界公益资源,共同助力乡村振兴。“语同音”是一个汇聚资源的语言服务公益平台,“语同音”平台将业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人(如敬一丹、海霞、朱迅、尼格买提、袁文栋、鲁健、顾国宁、彭坤等)纳入“语同音”公益嘉宾志愿队伍,通过他们的公益行动扩大“语同音”帮扶活动的影响力,提高对乡村文化的传播力。

  4.传播红色文化

  “语同音”语言服务公益平台用最简单的方式、最淳朴的语言、最标准的发音,和孩子们一起讲述红色故事,不仅让孩子们“敢说、会说、能说、说好”,还在讲好红色故事的过程中提高少年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用语言架起孩子们与传承红色文化的桥梁,推动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5.持续服务乡村

  乡村少年儿童是乡村的未来和希望。孩子们用淳朴、流利的普通话介绍家乡的风土文化,他们是家乡的“小小代言人”,为乡村打造了一张又一张美丽名片,让乡村故事走出大山,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共同构建了“语同音、人同心”的社会文化图景。

  中国传媒大学将继续发挥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功能,发挥语言精准帮扶的作用,将专业与事业、课程与思政有机结合,壮大志愿团队,增强志愿服务效果,将语言传播的影响力辐射到更广大的乡村地区。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