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各地学习贯彻

以“六个坚持”为根本遵循发展优质教育

2022-12-15 来源:《中国教育报》

广西柳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柳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潘旭阳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用“六个坚持”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造、实践探索、政治品格的集中体现。柳州市教育系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的“五个牢牢把握”政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理解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六个坚持”为根本遵循,打造“幸福柳州一流教育”,加快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

  加快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人民至上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原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本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上是以全体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人民群众对满意教育的核心诉求是更高质量、更大公平,必须紧紧围绕促公平、提质量两条主线,不断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让教育发展真正造福人民。要加快推进全市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教育高品质出特色,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等教育创新突破,保障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建设多元化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打造惠及全市的公平教育、资源丰富的优质教育。

  加快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要教育引导师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柳州篇章的时代新人。

  加快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精髓,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必须扎根社会实践、立足当今时代、面向现实问题,提出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主动加强对教育发展时势的分析研判,研究把握教育规律,在保持原有发展特色及优势的基础上,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着力推动教育领域创新驱动发展,以改革创新为教育增活力、添动力。要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加快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推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具体举措落地见效,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加快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放眼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要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当前,柳州教育存在着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教育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要紧紧围绕打造“幸福柳州一流教育”的目标和使命、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教育热点和难点、工作落实的责任和效果,不断提升工作执行能力,扎实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

  加快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必须坚持系统思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必须坚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立足全局看教育,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和发展新优势。跳出教育看教育,教育在科教兴国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构建更现代化、更具活力的教育治理体系,更加融合、更加多元的全面育人体系,更加完善、更具品质的教育结构体系,更加完备、更高要求的资源配置体系,使高质量教育体系更好适应现代化教育强市的建设要求。

  加快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坚持胸怀天下,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注世界发展和人类事业进步的天下情怀,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志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襟。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柳州职业教育要在全区乃至全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更加积极主动作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升服务产业走出去的国际人才培养能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人才保障服务。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