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长安大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介绍

——青春构筑中国梦 支教汇聚西部情

2016-10-12 来源:规划司收藏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参加陕西省商南县定点扶贫工作以来,长安大学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教育、信息、技术、文化、智力和人才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着力通过教育扶贫,做到确定一项,干好一项,促进扶贫工作见实效。特别是学校结合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实施,积极选派青年学子参加陕西省商南县扶贫支教项目,关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实现了压茬轮换。项目实施三年来,已经选派三批18人,累计在7所农村中小学支教服务时间超过2.3万小时,学生超过2700人,帮扶困难留守儿童超过500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用自己的爱心和满腔热情,深入基层教学点,教书育人,丰富了教育方式,更新了教育理念,传播了先进文化,开展公益活动,为当地学生送去了社会的关爱,受到了当地政府、群众和师生的肯定和好评。

  一、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选拔优秀青年投身扶贫支教工作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是由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全国示范项目,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支教团选拔、组建工作,并注重发挥支教团在扶贫工作中的示范效应。学校专门成立了由主管校领导担任组长,团委、学工部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研究生支教团工作领导小组,对此项工作进行全面的部署和实施,制定了《长安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培训计划》、《长安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推荐免试研究生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选拔程序、培训体系和考核要求。

  为了保证建立一支优秀的研究生支教团队伍,学校坚持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的原则,精心组织,严格选拔,公示监督,切实把好招募质量关。为帮助支教团成员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顺利过渡胜任支教扶贫任务,学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精心安排长达7个月共计9个模块的培训计划,通过开展新老成员座谈会、机关岗位见习、政策法规学习、体育教学培训、课堂教学实习、计算机教学培训、志愿服务活动策划、医疗救护培训、岗前授课实习等,使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既储备了全面的系统知识和教学管理能力,又具备了开展扶贫和公益活动必备的素质,为完成扶贫支教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了鼓励和激励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全身心投入扶贫支教工作,除正常的生活补贴外,学校还为每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发放了奖励金3000元,校领导坚持每年到支教学校调研并看望、慰问支教团成员。同时,通过建立专门QQ群、明确一名校团委副书记为项目专门负责人、制定学校挂职商南团县委干部为联络员等,加强与支教团成员沟通交流,指导开展扶贫公益项目,帮助解决支教团成员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研究生支教团项目计划的实施,成为学校支持当地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参与扶贫帮扶工作的重要抓手,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扶贫先扶智,助力当地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一)扎实做好教学工作,传播先进文化知识

  支教扶贫,扶智为先。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到商南后,主动要求到交通不便、条件最艰苦的农村中小学开展支教工作,积极担任班主任和承担语文、数学、英语等主干课程教学任务。同时,支教团成员结合自身专业和特长,承担了支教学校美术、音乐、体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教学任务,使支教学校的孩子们第一次上了“真正”的美术课、音乐课或体育课。  

  支教团成员紧紧围绕教学工作,积极向经验丰富的学校教学能手请教学习,努力提高个人教学能力,争取更好地教学效果。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学习能力,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不断完善自己,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更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精准辅导。支教团成员还充分发挥自己掌握的计算机、软件等信息技术,在业余时间教授孩子们学习计算机知识,创新性地开展了“小组学习”、“少教多学”、“任务型练习”等多种教学模式。近年来,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教授的学生成绩均有明显提升,很多班级成绩在商南县排名或支教学校排名中遥遥领先。

  2014届支教团成员贺丹在商南县试马镇初级中学支教,担任了四个班级的思想品德教学任务。她总是学校到岗最早的,离岗最晚的人,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她坚持上好每一堂课,即使带着病还坚持给学生上晚自习,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在全县期末思想品德课统考中,贺丹所带的班级以平均分94分的成绩名列全县第一,受到县教育局高度赞扬。2014届支教团成员唐亚琴说,“让人欣慰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稳步提高,在同级同科中也一直领先。当然,令我最欣喜的是我走入课堂时看到他们那喜悦的眼神。”2015届支教团成员肖娟在商南县富水镇中心小学支教,担任二年级3班班主任,教授数学、科学等课程,经过半年教学,学生成绩整体取得了较大进步,获富水镇提高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二)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扶贫更要扶志。支教团成员坚持多层次育人、全方位育人,重视常规教育实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奠基。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三课堂”(温暖课堂、兴趣课堂、家长课堂)为代表的品牌课堂活动。

  温暖课堂:支教团成员结合重大节庆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其中包含:儿童节举办“争做好儿童、好少年”主题活动,教师节举办“感谢老师”主题班会,国庆节开办的“我和国旗合个影”主题活动,重阳节开办“敬老爱老”主题班会,新年元旦举办师生联欢会等。

  兴趣课堂:为培养孩子们全面发展,支教团成员积极探索兴趣课堂。其中包括:武术兴趣课、踢毽子兴趣课、手工兴趣课、足球兴趣课等。兴趣课堂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家长课堂:一部分支教团成员担任了支教学校班主任工作。担任班主任的支教志愿者们为了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情况,每月定期开办家长课堂,促进家校联通,架起家校教育共同体。近三年,家长课堂累计举办60余次,受到家长一致好评,很多学生学习成绩和生活习惯得到改善。

  (三)打造品牌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支教团成员所服务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很多学生需要独自背着书包步行几十里来上学,支教团成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为这群山里的孩子打开多彩的世界,点燃希望之光。支教团基于支教学校实际,打造出“快乐足球”、“我是向善小队员”演讲比赛、汉字听写比赛等特色品牌校园活动。

  “快乐足球”项目: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足球教育的号召,学校支教团成员结合自身特长,在商南县试马镇中心小学开展足球队员选拔、组建和训练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足球基本功和耐力训练,最终从全校75名学生中,遴选出10名球感好、耐力强、意识好的足球队员,成立了该校首支足球队,以此带动全校学生“爱踢球、乐踢球、会踢球”的氛围。

  “我是向善小队员”演讲比赛:每年国庆节前后,支教团成员联合学校少队部举办“我是向善小队员”演讲比赛,积极引导小学生争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优秀少先队员。

  汉字听写比赛:每年9月份,支教团成员在支教学校举行“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规范汉字听写大赛,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孩子主动识字、正确书写汉字的兴趣和意识。

  “我读书,我分享”读书活动:支教团通过募集图书、建立班级读书角、手绘读书黑板报、阅读故事经典、撰写读后感等方式,积极宣传“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理念。同时,还以班为单位开展“我读书、我快乐”的读书分享会,促使学生在闲暇之时,品味书香,放松身心。

  此外,支教团还相继开展了“与人生对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童画世界”师生互赠绘画作品、“我是环保小卫士”主题征文、重阳节走进敬老院献爱心、“法制在我心”主题征文、“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大会、“暖心围脖,爱满商南”公益捐赠等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以公益助扶贫,创新精准扶贫与社会爱心相结合

  (一)悉心走访留守儿童,精准扶贫山区学子

  商南县属于秦巴山区,山高路远,土地贫瘠,经济较为落后,青壮年纷纷选择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支教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精准扶贫”等理念,纷纷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悉心走访留守儿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谈心谈话、学业辅导、为留守儿童献温暖、点亮微心愿等工作,助力脱除留守儿童教育资源的“贫”,积极丰富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智”,努力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2013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四位支教成员,曾代表学校前往富水镇慰问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详细了解家庭情况,并带去了慰问品。201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高一博、李金檑走进清油河镇清油河村田佳娇同学家中。田佳娇一家4口租住在不到30平米的房子中,其父亲因车祸丧失劳动力卧病在床,全家靠母亲和姐姐支撑。高一博、李金檑与孩子一家深入交谈,为孩子赠送学习用品和开展心理辅导,并表示将长期关心和支持孩子的学习与成长。2015届研究生支教团积极响应团省委“青春扶贫行动”号召,深入留守儿童家中走访调研,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学习、生活及安全状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他们看望、慰问了商南县试马镇街道胡鑫浩和杨浩两名留守儿童。父母均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奶奶,家里只有一间房,用帘子隔成厨房和卧室两部分。支教团现场为孩子辅导起了功课,并鼓励他们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管理,合理安排时间,立志成人。

  (二)积极联系社会力量,开展多方位公益活动

  学校支教团成员利用课余休息时间,在当地开展了大量社会公益活动,积极传递了爱心和宣传国家扶贫帮扶事业,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帮扶的良好氛围。

  2014届支教团开展了“来自世界的善意”系列公益活动,共接收包裹93个,折合人民币约12100元,招募6位“温暖课堂”公益项目教师,“圆梦计划”项目完成学生心愿203例。

  2015届支教团主动挖掘社会资源帮助当地留守儿童。经学校支教团成员王立勋积极争取,爱心人士李阳先生为试马镇中心小学90名留守儿童每人捐赠了书包、课外书、彩笔、跳绳等共计2万元学习用具。研究生支教团以此为契机,在试马镇中心小学展开一次别开生面的感恩教育,教导孩子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长大以后将爱心继续传递。

  为在寒冷的冬季给孩子们划亮一根知识的火柴,2015届研究生支教团联合长安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发起了“捐出一本书,传递一片爱,成就一个梦”的班级图书角筹建活动。在支教学校建立“班级图书角”,解决学生们阅读资源紧缺的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爱心图书筹集,截止2015年年底,长安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共收到全新的爱心图书1200余册,为商南县试马镇中心小学每个班级建立了“班级图书角”。

  2015年12月,2015届研究生支教团启动了“情暖寒冬,点亮微心愿”活动。支教团成员在服务学校收集留守儿童的微心愿,并联合长安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利用官方微信平台推送活动信息,号召学校师生认领孩子们的微心愿。截止12月底,共认领商南县三所学校学生微心愿528份,包括图书300册、书包文具礼包100个、文具盒30个、羽毛球拍17副、保温杯10个、雨伞10把、三角板套盒30套、彩笔25盒、玩具宠物3只、跳绳1根、足球1个、篮球1个,总价值3万余元。

  四、以实践促成长,实现支教扶贫与个人成才的有机统一

  在商南开展支教扶贫服务的过程,也是学校研究生支教志愿者个人成长的过程。201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高一博在分享会上谈到,“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重温自己的支教生活,尽管看起来显得有些平淡,但是它让我受益匪浅,更使我对支教产生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201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段少帅感言道,“我用了一年不长的时间干了一件终生难忘的事”。2015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王立勋分享指出,“以自己的青春去影响一群孩子的青春,应该是件幸福且伟大的事情。选择一个平凡的岗位,选择一种平淡的生活,为一颗不甘平庸的心而耕耘,为一群农村的孩子们而工作,就像闪烁在夜空尽头的星星那样,静默不语,却为他人点亮希望。”

  几年来,支教团成员用真诚的爱心、辛勤的汗水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认可和肯定,并取得了一定的荣誉和成绩。支教团成员高一博等9人次先后获得商南县“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中学生演讲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志愿者等县级荣誉表彰,张璇等31人次先后获得支教学校及所在乡镇表彰。由支教团成员主持并完成的调研课题《西部山区家庭教育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以陕西山区为例》获陕西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支教团成员王立勋入选商洛市“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团成员。学校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多次得到中国青年网、凤凰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媒体报道。

  作为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注重挖掘宣传研究生支教团的精神内涵,每年定期举办“中国梦•西部情”暨“我的成长故事”主题报告会活动,大力宣传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先进事迹、分享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经历、交流项目工作经验,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薪火相传,圆梦西部。今后,学校将扎实推进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品牌建设,将青年志愿者精神弘扬和扶贫支教相结合,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努力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商南县早日脱贫致富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