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中国药科大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发挥药学优势 全力打造“巴山药乡”品牌

2016-10-13 来源:规划司收藏

  一、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按照中央统一部署,4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定点扶贫单位,中国药科大学作为其中之一,定点帮扶陕西省镇坪县。

  镇坪县区位独特,地处陕西最南端,位于陕渝鄂三省(市)交界处,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达86.4%。这里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适宜种植的中药材有420 余种,适宜种植中药材的土地有40余万亩。但是,由于受传统自然经济思维定势影响和缺乏科技、人才等支撑,长期以来,镇坪县在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上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中国药科大学作为在药学界享有盛誉的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秉承“精业济群”的校训精神,落实精准扶贫的相关要求,把学校实力雄厚的药学类特色科研资源和当地丰富的中药材开发资源结合起来,找准扶贫切入点,注重发挥自身行业优势,从调研开始,从规划做起,集上级主管部门、镇坪县、中国药科大学三方智慧,挖社会、企业可用资源,逐步做大做强镇坪县医药产业,全力打造“巴山药乡”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实施进展

  (一)立足长远,健全扶贫体制机制

  2012年底,在收到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中组部等八大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后,校党委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常委会进行研究,做出了“加强领导,保障经费,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定点扶贫工作做到位、做出成效”的决定。

  学校成立了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徐慧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具体负责定点扶贫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员,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向校党委常委会汇报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制订了《中国药科大学定点扶贫工作实施意见》,从思路、方式、举措等方面进行谋划。充分发挥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成立中国药科大学定点扶贫专家委员会,根据镇坪县中草药资源丰富的现状,科学分析镇坪县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及种植前景,研判市场行情,指导种植技术,扎实、精准地推进定点扶贫工作。

  (二)深入调研,拓宽扶贫工作思路

  自接受扶贫任务之日起,学校党委就要求每一位校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到镇坪县调研、指导,积极促进校地交流合作。三年来,全校9名校领导班子成员中已有8位领导先后带队到镇坪县实地调研(表1),密切了校地之间的联系。同时,安康市、镇坪县的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应邀到学校对接扶贫工作(表2),加强沟通,增进了解。

  陕西省委省政府、安康市委市政府对我校扶贫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时任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省长胡和平、副省长祝列克、安康市委书记郭青、市长徐启方、县委书记罗万平、县长李平等省市县领导多次与我校主要领导会谈,就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深入交流。

 

  (三)精挑细选,选派优秀扶贫干部

  学校党委将扶贫挂职干部选拔作为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关键点。2012年至今,学校先后选派3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中层干部到镇坪县挂职副县长,其中一名同志挂职前为学校副处职双肩挑干部,挂职期间表现突出,被提拔为正处职干部且晋升了正教授。2015年选派1名科级干部任村第一书记深入一线开展工作。2016年选派了一位青年学科带头人、中药学正教授、具有国家级技术开发区锻炼经历的同志挂职镇坪县副县长,进一步提高“智援”镇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主要特点

  学校与镇坪县委县政府一致认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发展生态经济,根据“资源保护、科技支撑、品牌带动、市场引领”原则,以中药材休闲观光、标准化生产基地、饮片和成品药加工、养生药膳、保健旅游商品等开发为重点,探索出了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中药材资源开发效益逐步提升。

  一是创新扶贫,优势互补,引导学校学科、人才等多项资源与镇坪丰富中药材资源的有效整合。镇坪县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而学校在中药材的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双方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学校结合镇坪实际情况,不仅通过翔实的调查研究、扎实细致的工作、严格的工作程序掌握镇坪的实情;还积极发挥学校人才、学科等智库优势,综合运用实地查看和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帮助镇坪准确诊断“病情”,找出致贫原因,在提升中药材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助推镇坪中药材产业发展升级、支持镇坪的社会事业发展及提供多样化决策咨询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是协调扶贫,健全机制,打造新型校(高校)政(政府)扶贫互动新模式。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学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手段,不断完善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一是在扶贫领导工作机制方面,接到教育部精准扶贫的任务后,学校立即成立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徐慧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二是在经费保障机制方面,每年从学校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划拨50万元,立项资助镇坪相关课题研究。三是在优秀扶贫干部选拔机制方面,党委常委会研究选派方案,发布公告,全校动员,在个人申请、组织推荐的基础上,认真考察、严格把关,经党委常委会讨论,最终确定扶贫挂职干部人选。四是在校地互动机制方面,学校党委就要求每一位校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到镇坪县调研、指导。安康市市长徐启方、市委常委、副市长赵俊民、时任镇坪县县长周耀宜、县长李平也分别带队来学校交流扶贫工作。

  三是绿色扶贫,环境共生,建设镇坪成为美丽县区和生态县区。针对镇坪具有适宜种植的中药材众多的优势,学校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支持镇坪编制“十三五”规划中药材发展项目,帮助建立镇坪药材产业发展的科研支撑平台、镇坪地道中药材品牌体系。加强中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以及其他有机化工、肥料、饲料等相关产业,打造出一套循环产业链。积极开发休闲、保健、药膳等生态旅游商品,推动药材产业与生态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确保镇坪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发展,加快脱贫步伐,积极帮扶镇坪打造成为美丽县区和生态县区。

  四是开放扶贫,高校搭台,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扶贫新模式。学校在全力投入镇坪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搭台唱戏”,将自身打造成为镇坪中药材产业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引导医药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镇坪扶贫,打造开放式扶贫的新模式。学校积极推介镇坪中药材的特色优势和需求信息等,协助联系引进知名医药企业来镇坪投资并建立生产基地,建立地道药材种植园和标本馆;先后引进中科集团、广药集团、金陵制药、正大天晴等10多家知名制药企业到镇坪县考察。组织镇坪中药产业发展相关人员赴江苏、重庆、成都等地知名医药企业考察、交流。

  五是共享扶贫,融合互动,打造高校精准扶贫的资源共享平台。除了派遣优秀扶贫干部,学校积极共享在中药材学科、人才和科研方面的资源。一方面,学校成立中国药科大学定点扶贫专家委员会,科学分析镇坪县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及种植前景,研判市场行情,指导种植技术。另一方面,学校还通过增加招生指标、办培训班、文艺下乡、慰问贫困户等多种资源共享途径与镇坪进行融合、互动。

  四、成效与经验

  一是确立药材产业为县域脱贫的主导产业。学校聚集优势科研力量,对镇坪资源利用状况全面调研、科学论证,进行主导产业比选。通过资源潜力、市场前景、群众参与度、效益对比等分析,帮扶镇坪县找准药材产业在县域产业体系中的定位。2015年,我校挂职干部陈永法教授三次接受《陕西日报》专访或采访,在陕南瞭望板块就如何充分发挥镇坪药材资源优势、打造秦巴医药品牌、发展医药产业提出了较强指导的专业性建议。2013年国务院在云南召开的扶贫大会上表扬我校做法,2014年在陕西扶贫大会上我校作为高校唯一扶贫单位代表发言。2016年,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在五一黄金档连续三天报道我校镇坪县精准扶贫工作。

  二是构建药材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学校主动承担《镇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任务,成立专业团队,全面开展镇坪道地中药材的品质分析、品种比选,明确产业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为高效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学校中药学研究人员帮助镇坪县完成了黄连、玄参、川牛膝、独活、天麻、杜仲等中药材样品成份检测分析,特别是从镇坪黄连中分离并鉴定出化合物41个,新化合物3个,12个化合物从该种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并研究了其独特的降脂活性。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召开的“2015年第三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专家评审会”上,镇坪黄连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进一步提升镇坪黄连的品牌知名度。2015年在镇坪建立“安康市秦巴中药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帮助镇坪建立中药材交易信息平台,打破山区县信息闭塞的桎梏。

  三是积极为镇坪培养储备医药人才。学校立足眼前兼顾长远,开展人才智力帮扶。自2014年起,学校为陕西省每年增加本专科生招生指标20名,启动对镇坪县开展“农村专项”自主选拔计划, 2014年、2015年在镇坪录取7名贫困学生进入中国药科大学学习。三年来学校分批多次组织专家教授到镇坪为党政干部、技术人员、药材种植户授课,累计培训已达千余人次。资助镇坪县学生到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学习,免除了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与镇坪县高中牵手实施学生素质提升“远志计划”,组织大学生暑期实践团队赴镇坪开展文艺下乡、团组织共建、慰问贫困户、发放常备药品、儿童夏令营、中学生学涯规划辅导等活动。协调常州方圆制药公司为镇坪县贫困学生捐赠20万元助学金。2016年4月在南京举办“中国药科大学镇坪县产业精准扶贫培训班”,并组织学员参观中科药业、南京圣和药业、金坛上阮现代农业园区等企业。参训人员涉及镇坪县政府主要领导、相关部门、企业、乡镇负责人等60余人。

  四是帮扶推动镇坪中药产业发展。在药科大学的帮助下,已停产8年的镇坪县制药厂恢复生产,技改扩建年产5000吨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改造生产厂房和临时仓储场所4000平方米,目前该企业已逐步走出了发展低谷。协助安康振兴药业申报工信部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独活基地)并通过考核,到帐项目资金500万元,该企业在我校的指导及支持下,取得快速发展,已成为镇坪经济发展的一张名片。截至目前,学校已经促成南京正大制药与县制药厂签订了长期的葛根素购销合同,金陵制药、康缘药业分别对镇坪的玄参、天麻等中药材产业发展达成意向性协议。金陵药业已经对镇坪玄参的主要成分含量和相关品质进行认定,有意向采用镇坪玄参作为该企业的拳头产品“脉络宁”注射液原料。学校中药学院专家与南京中科集团联合,启动镇坪县以葛根为主的保健品开发,已上报材料,预计2016年获批文。

  目前,镇坪县已建成中药材种养基地14个,发展产业大户200余户、带动药农4000余户,中药材留存面积达18.1万亩,药材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达20%以上,药材产业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2015年镇坪实现生产总值13.6亿元,增长1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151万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4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88元,分别增长8.4%、9.9%,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安康市前列。

  五、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学校将对镇坪中药材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培育品质好、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实施品牌创新战略。积极发展中药材供销专业合作社,推动合作社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三级收购网络体系。加大帮助镇坪招商引资力度,采取联合、兼并、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加快中药加工制造行业战略性重组,提高企业经营实力。

  应安康市政府多次邀请,学校目前正在组建专家团队,帮助编制《安康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将在镇坪县中药产业扶贫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在安康市范围内实施推广,进而带动整个陕南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