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让学生吃好饭上好学

——宁夏教育扶贫工作纪实

2017-05-23 来源:《光明日报》收藏

  扶贫必扶智,治穷先治愚。发展教育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举,而中西部地区尤膺重任。中央政策如何转化为地方扶贫的实效,记者日前实地走访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教育扶贫情况。

  营养餐:让每一分钱都“吃到嘴里”

  “吃馍喝水”曾是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甘沟小学学生田能的午饭记忆。由于家在步程1小时开外的三营镇兰窝子,每天6点出发,几块干馍就是他一天的餐食。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改变了这种情况。牛肉粉丝、炒土豆丝、菠菜汤,5月9日,记者在食堂见到田能时,他吃得正欢,“比家里吃得好,家里吃不到肉”。

  在甘沟小学食堂采购明细上,记者发现,牛肉是每天都有的食材。对比某些地方给农村娃发零食、生鸡蛋的做法,这里保障餐食营养足、质量高。

  “由自治区财政承担,宁夏将国家补助的4元标准提高为5.6元,另外将生均公用经费提高60元用于食堂水煤电支出,并按照学生同标准给予陪餐教师午餐补助,为的是保障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宁夏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李秋玲说。

  另一方面,农村学生营养餐的杠杆也提升了地方的就业和居民收入,教育扶贫产生了“乘数效应”。以原州区为例,157所农村中小学校共聘用了518名厨师,原州区财政拨付每人每月1300多元的工资。而在隆德县,牛肉需求拉动了农户的致富增收。

  “这些年玉米价格低得很,家里二三十亩地只挣一万块钱,现在做成饲料养牛,一年能收入三四万元。”隆德县张程中心小学家长马晓红有4个孩子在上学。“现在没有负担了,住宿免费,还有补助,放到学校吃住都不用管。”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统计,仅营养改善计划,每年就有2.17亿元的主副食采购资金流向市场。“这对于有效推进中南部地区的蔬菜种植、畜牧业养殖等相关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

  办给山村孩子的优质高中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4月出台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又明确将中西部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列为攻坚重点。贫寒学子如何享受优质的高中教育?在宁夏,一所办给山村孩子的城市高中——六盘山高级中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我们要保证学生用3块钱就能吃饱吃好,因此有三分之一的菜是不赚钱的。”校长金存钰介绍,“自治区2003年设立这所学校就是要专门招收南部山区的贫困学子,给予山区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高中教育。校名也是取于孩子们的家乡——六盘山区。”

  “爸爸务农,姐姐在固阳上农校。妈妈就在银川打工,但她不识字也找不到学校,一般都是我去看她。”说话的小伙叫高乔,来自彭阳县阳城乡的贫困村落。“五一”前,成绩优异的他刚刚在“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中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距离自己的“人大梦”又近了一步。

  面向山区择优招收农村初中毕业生,全部免收学费、住宿费,并为每生每年发放1000元生活补助,另有40%的学生享受生均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在这里,70%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学校还会联系社会企业和爱心人士,千方百计保证这些学生完成学业,现在企业捐助每年就有600万元左右。”金存钰透露。

  初心不改,桃李自繁。近十年,该校二本以上升学率保持在70%以上。而在宁夏,六盘山高中与育才中学两所面向南部山区招生的高中共计培养大学生两万余名。“这相当于为南部山区每个县区建了一所优质高中。”宁夏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的六盘山已不再僻远,而是成了教育扶贫的热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从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费住宿费减免到特殊政策学校与各类奖助学金,学子享受着教育扶贫的惠泽,也反哺着这片土地。“大学毕业的六盘山高中校友中,已经有6000多名回到了宁夏,带动着家庭的致富和村庄的发展,这将从根本上为山村造血,阻断贫困的代际相传。”金存钰说。(本报记者 刘博超)

(责任编辑:赵奕(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