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迎接十九大·教育看变化⑦走进陕西

高校产学研,让“高科技”变成“好生活”

2017-06-19 来源:微言教育收藏

  半导体照明芯片技术团队为何总是在与时间“赛跑”?我们的电脑和手机外壳可以由于一种叫作“新型镁锂合金”的材料而变得更轻盈吗?……西安交通大学产学研在行动,他们这样诠释智能时代的“中国制造”。

  “一个高地、一个亮点、一道风景、一张名片”,这是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给我们描绘的创新港愿景,这项国人瞩目的建设工程就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到2018年,这里将建成“校区、园区、社区”功能集成的“智慧学镇”和科技创新的国家级示范区。

  王树国一直在思考高校的服务和社会引领问题,“高校必须成为社会前进的发动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就是想破解一个症结,那就是高校必须与社会深度融合。它既是大学,又是社区,既是高端人才的蓄水池,又是文明知识的传播器,既研究世界前沿,又非常接地气。”

  刚走进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展览室,采访团就被一个仿生的机械手指吸引了。实验室的王珏教授说,它叫“电动式五手指康复训练机器人”,主要为手部运动功能有障碍的患者进行辅助恢复训练,可以完成抓握、抓取等多种训练动作,同时团队还研发了与之配套的康复训练游戏,让康复过程也能充满乐趣。

  此外,还有早已推向市场的动态血压检测系统也是团队的科研成果,让老人“走着也能量血压”。这些“炫”科技,为大家带来福音!

 

  走进航天航空学院的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各种机械设备、实验仪器令采访团应接不暇。这个实验室是研究什么的呢?原来,实验室要攻克的都是重大难题——解决重大装备、国家安全及其它领域中的关键力学问题。

  “武器系统的火箭橇试验技术”、“重型燃气轮机的现状和发展”,这些深奥有趣的航空航天知识讲座,都是由这个具有科学普及示范功能的实验室举办的,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们在这里开拓着视野、丰富着知识。

  怎样实现高校科研“顶天”与“立地”的完美结合?怎样实现“企业进校园,成果出校园”的黄金搭档?……西北大学在高校产学研的行动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7年5月9日-11日,纽约时代广场大电子屏上,黄底黑字“让世界睁眼看中国”的广告语格外醒目。原来,这是类人胶原蛋白系列产品在中美两国科技水平的品牌交流活动中的展示。

  这项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中国发明专利金奖”的神秘技术到底是什么?

  团队范代娣教授介绍:“类人胶原蛋白是由葡萄糖和酵母粉等发酵合成的,绿色环保,不仅具有胶原蛋白的良好生物学功效,还杜绝了动物源胶原蛋白的病毒隐患。”

  目前团队已完成了一系列成果转化: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类人胶原蛋白的量产,年产值达数亿元,产品在1000多家医院应用,受益者1000万余人。

  在全国成功建成32条世界领先水平的生产线,年节约标煤240万吨;完成示范工程面积110多万平方米,建筑节能率达到75%;开展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年均技术交易额达4亿元……这一个又一个创造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奇迹数字,全部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展的产学研合作。

  在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我们认识了拥有30多项授权专利的王磊教授,他告诉我们,“膜分离”简单理解就是一种高效的分离过滤技术,在环保、医疗、化工、电子、新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预计到2020年,仅在我国的产业规模就要达到3000亿元。

  苏州的两家企业,由于采用团队的“膜分离”技术,他们生产的“水处理设备组件”和“血液透析器”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产品也是供不应求,销售额突破亿元。王磊团队的研究不仅让技术走出了实验室,还一下子走出了陕西。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一位关心农民住房问题的院士,他叫刘加平,从延安到汶川,从高原到盆地,就地取材、成本低廉、抗震安全,“为农民建生态民居”,是他的梦想。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部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里,采访团对各种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模型赞叹有加。

  “建绿色生态民居”!刘加平凭借他20多年的乡村建筑实践,让众多民居“复活”,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很是可观:每年直接节约能耗约5500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0吨……

  走进这所园林式大学,采访团就听到了“把科研写在大地上”这种独特的科研模式。从2004年起,学校开始探索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累计培训农民50多万人次,带动200多万户农民共奔富裕路,新增社会经济效益450多亿元。

  北到内蒙古海拉尔,西至新疆阿克苏,学校推广的成果早已走出陕西,辐射全国30多个地区,一条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子,让科技成果在田间地头发芽结果,让发家致富在农民身边发生。

  离开校园,采访团向田间地头进发,在秦岭大地上蜿蜿蜒蜒40多分钟,我们来到了位于眉县横渠镇西寨村的西农眉县猕猴桃试验示范站。“原来猕猴桃树长这样”,一片片用棚架支撑起的猕猴桃树林,让采访团很是惊喜。

  试验田大约有100多亩,站里的专家、学生个个皮肤黝黑,看得出,他们在“实验室”里常年是风吹日晒雨淋。

  “做给农民看,教给农民干”,姚春潮教授这样介绍自己的工作。目前,站里长期驻扎的专家教授共8名,研究生10多名,专业交叉渗透,基本涵盖了猕猴桃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的各个领域。

  2005年,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只有5万亩,试验站建成后,专家团队随叫随到、入户服务。目前,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30余万亩,农民人均年收入也从843元提升到10900元。

  宁渠村的村民张德福是试验站的直接受益者,也是猕猴桃种植大户。“以前的果树总是生病,产量不好,一年最多能有2、3万收入。自从西农的专家来了以后,他们在田里手把手教我种猕猴桃,光去年一年就赚了11万。”一说起猕猴桃,张德福很是骄傲。

  魏朝阳是一名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他的梦想是将家乡的猕猴桃销售到全国全世界去。“我是2015年回来创业的,看到家乡猕猴桃发展这么好,就想和互联网结合一下,进行网上售卖,我们种的猕猴桃这么好吃,走向世界,一定是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