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广西职教国际化:面向东盟 天宽地阔

2017-05-11 来源:光明网收藏

  在广西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来自泰国塔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的撒塔蓬•通维博士通过培训学习,很快掌握了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故障解决方法,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和撒塔蓬•通维一样,前来柳铁职院参加泰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班的学员已有50多名。他们学成归国后,都成了泰国抢手的高铁师资人才。而这,仅是广西职业院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缩影。

  广西是我国唯一一个沿海沿边沿江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凭借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独特区位优势,已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合作与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前沿。近年来,广西职业院校主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及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路子。

  顶层设计:与东盟国家高校协同育人

  印尼留学生陈书纬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就读电器自动化技术专业。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向记者介绍:“我来柳州7个月了,在这里可以学习先进的技术。我要学好中文,还要学习中国的文化。”谈起未来,陈书纬信心满满:“毕业以后我打算到印尼五菱公司工作,尽早实现我们一家人的汽车梦。”

  2014年,广西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职业教育国际化进行了顶层设计;2015年,颁布实施了《职业教区域(国际)合作工程实施方案》,召开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2016年,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中心、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先后在广西成立。双方合作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内容为互派留学生、合作办学、培训与研究、学术文化交流等。同时,设立“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2015年,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与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印尼西爪哇省共建汽车学院,招收200名印尼籍学生。一方面,通过招收印尼学生到柳州学习,为柳州企业在印尼的生产基地及相关产园区培养和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联合建设“国际化共享现代学徒中心”,协同育人,共同承担订单班人才培养及在岗员工拓展培训。

  学徒制:“大师”手把手传授技艺

  走进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谭湘光大师工作室”,学生们正在学习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锦工艺技术。而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项目,学校还有金属工艺、民族剪纸、壮刀、壮族服装等。通过这种“现代学徒制”模式,直面市场需求,更有针对性地服务企业与客户。

  像这样的大师工作室,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还有6个。这是桂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的一大特色。2015年9月,该中心由广西教育厅与香港职业训练局合作共建,是目前香港设在内地的唯一职业教育机构,也是香港职业训练局与内地职业教育机构最大的合作项目。在这里,来自桂、港、澳、台以及国外的青少年可以进行民族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和学习。

  而在柳铁职院,设有14个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133个起点高仿真性强的实验实训室。学生在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训中,接受中国铁路总公司首席技师李桂平等行业领军人物手把手的传授技艺,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得到全面提升。物流管理专业的蒙古国留学生巴雅尔巴特尔兴奋地说:“在这里学习了很多专业实训知识,既先进又实用。”

  “东盟国家的铁路设施相对陈旧,铁路状况和技术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整个轨道交通职业教育体系几乎是一张白纸,也缺少铁路建设和铁路运营维护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急需我国帮助他们快速、有效大批量的培养,以保障他们铁路线开通后的正常维护和运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群说,伴随着中国高铁走向世界,高等职业教育走出国门大有可为。

  “借船出海”:企业走到哪职教服务就到哪

  2015年8月,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雅加达动工建设海外生产基地,走向海外参与国际竞争。此时企业急需技术能型人才,便与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签订校企联合办学合作协议,学院采用“借船出海”模式,企业走到哪里,职业教育服务就到哪里。次年1月,便在印尼成立“印尼中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教育培训中心”。

  2016年,柳工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工沙特经销商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意向在沙特创办一所职业培训学校。校企采用“企业主建,院校主建,合作共赢”模式,服务在海外扎根的中资企业,“借船上岸”,推动中国职业院校在沙特合作办学。

  柳工总裁助理廖吉华表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这些沿线国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企业和院校的合作,给人才队伍的培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今后还将着力解决我们企业的一些短板问题,同时也能让学校更了解社会,一举多得。”

  “广西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已经取得良好成效。”广西教育厅副厅长黄雄彪介绍说,一方面,广西职业教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超过300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自2011年以来,广西接收外国留学生数量已超过5万人,国际交流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广西职业教育服务覆盖越南、印尼、泰国、缅甸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6年,实际对外投资完成8.39亿美元,同比增长4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占54%以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逐步增强。(陈思敏 周仕兴)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