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如何给95后大学生上好思政课?湖南高校有了新探索

2017-04-28 来源:中国网收藏

  中国网4月28日讯(记者 闫景臻)“迎接十九大,教育看变化”。4月24日至26日,由教育部新闻办公室组织的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湖南,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进行采访。

  如今,“95后”已是大学生的主流人群,如何适应主客体关系的新变化,积极转变与大学生们的交流方式,改“训话”为“对话”,改“纯理论灌输”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重中之重。中国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湖南一些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了一些新探索。

  互联网+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让思政课更有趣

  中南大学运用“互联网+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在打造新媒体矩阵,课上课下、线上线下融合,网络舆情引导等方面,抢占育人新高地,把原来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的思政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据悉,中南大学先后投入2亿元打造“数字中南”智慧网,创建的22个思政教育网站中有12个成为省部级示范网站。同时,依托校、院、班、学生会、社团5级体系构建了包括校领导、教学名师、辅导员、优秀学生在内的四类“达人”网络平台,建设校、院各类特色“两微一端”平台120余个,实现了全校思政教育线上线下全覆盖。

  “化语轩”是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打造的文化品牌体系。虽然是工科学院,但他们运用文化宣传进行思政教育可不比文科学院逊色。据“化语轩”平台的辅导员周发介绍, 他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通过12个主题做成漫画的形式,贴近当今大学生需求,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化语轩”平台线下打造了“萱传化语”微漫画、“轩轩头条”微电影和“轩轩”周边产品三个微产品工作室,分主题分别制作出了25期漫画、6期《轩轩头条》微电影、17个“轩轩表情包”,“轩轩”微产品受到广泛好评,“轩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周发说,“化语轩”平台已成为他们学院做实网络思政育人工作,为学生提供向上向善的成长环境的有力载体。记者了解到,“化语轩”平台围绕“价值引领、身心培育、学风促建、专业实践和生涯规划”五大模块进行设计,着力“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内容建设。平台运营不到三年,粉丝过万,覆盖全院师生,总访问量百万人次。

  “机电小齿轮”是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他们用网络文章、漫画、视频等形式,以轻松幽默、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当中,紧跟时代潮流,打造一个影响范围广、精品内容足、教育意义深的网络思政教育精品平台。该平台辅导老师肖楚楚介绍说,“机电小齿轮”立足学院,服务全校师生,内容有主题教育、学风促进、身心健康、专业指导、职业规划、校园文化六大模块,秉承“占领新阵地,传递正能量,引领新风尚,弘扬主旋律”的工作思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自建立以来,累积粉丝量7118人,发送微信推送570余期,共700余条,总浏览量达20余万,深得师生和家长的好评。陈光耀是机电工程学院大二的学生,同时他也是“机电小齿轮”微信公众平台的“小编”,他说,每次推送微信内容后,他的同学都会关注,并不时提出一些修改意见,有了同学们的关注和反馈,他的工作更有了方向,也知道了内容的采编怎么做才能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记者了解到,“化语轩”、“机电小齿轮”这样运用互联网工具开展思想教育的平台有很多个,这些平台针对传统思政课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等问题,中南大学通过漫画、微视频等形式,创新表达方式,贴近青年需求,提高思政教育的接受度。

  大学生走向社区突破高校德育教育“闭门造车”的局限

  湖南师范大学通过搭建校地合作区校共建系统,推进德育工作创新,让大学生走进社区,促进他们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长沙市岳麓区橘子洲街道学堂坡社区,记者见到了湖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者代表、拾光人志愿者团队学校负责人李彦清,她是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她用自己的专业教自闭症儿童作画,使这些儿童的生命多了一抹亮色。同时,她也给社区的退休老年人教剪纸画,让社区居民的生活更加丰富。李婷婷说,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这些自闭症儿童的生命不再孤单,虽然我们的工作平凡、简单,但是非常有意义。

  学堂坡社区党总支书记余海燕说,从2010年学校志愿服务进社区,我们社区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平台,而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方便,学生们利用所学专业专长服务群众,丰富了社区活动。另外,社区“五老”主动引领学生立德立人,帮学生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区校共建育人平台效果突出。

  记者了解到,目前,湖南师范大学区校共建服务项目已经覆盖新民路社区等8个社区建立了21个学校共建大学生道德高地,105个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在日常学习、工作之余,学生深入社区为居民开展器乐培训、电器维修、留守儿童关爱等各类志愿服务,每年常态化服务项目达800余项,学生志愿者注册率达98%。

  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起军介绍说,“区校共建”探索突破了高校德育教育“闭门造车”的局限,拓展了道德建设的视域,并为其开发了新的内容和实践生长点,创造性地建构了生活与道德相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相统一的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湖南师范大学把实践育人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实践教育为引导,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形成实践育人工作机制,努力创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

  湖南师范大学通过强化“三方协同”,将社会、学校、学生三方的有机结合和作用互动。构建互需、互惠、互联的多赢合作机制,发挥教育者和学生的自主精神,使实践育人架起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通过构建立体平台,推动实践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开展调查活动,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学生撰写的《湖南煤矿工人心里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期货+订单”促生猪生产走出困境》等一批调查报告,先后得到了省政府、国家安监局、国家发改委等部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另外,湖南师范大学引导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组织大学生“三下乡”“进社区”,开展科技和教育扶贫、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各种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在服务社会中提高科学素养,学会做人的道理,寻求自己的价值。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林芳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湖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始终坚持把高校思政工作纳入全省教育事业发展改革大局进行整体设计,将大学生思政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统筹考虑。

  李林芳介绍说,湖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台了省委领导联系高校制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召开了全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全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会议等系列会议。

  另外,湖南省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配套举办各类省级项目2900余项,投入经费近4500万元打造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高地,由此带动校级立项建设项目3000多项、投入经费5500余万元,开辟思政全方位育人新路径。

(责任编辑:于淼)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