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探访湖南高校的思政育人经

2017-05-10 来源:《人民政协报》收藏

  本报5月10日讯(记者 陈亚聪)4月24日—27日,记者随教育部采访团走进湖南,探寻当地思政教育经。期间,正值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会上,省委书记杜家毫指出,现在的大学生多为“95后”,他们充满活力、求知欲强,对新知识新技术非常敏感。要突出“增强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个关键点,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渠道和方法,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将心比心、答疑解惑。

  这一原则正是湖南各高校思政教育经验的共性之处。

  抢占网络阵地 搭建思政新媒体矩阵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5.1%。如今,“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的原住民、常住民,抢占网络育人新高地,将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相结合,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火起来成为湖南各高校的共识。

  为增强时代感、吸引力,改变学生对思政课枯燥无味的认知,自上世纪90年代末,中南大学便开始将思政工作与网络结合。近年来,学校陆续投入2亿元,打造“数字中南”智慧网,先后创建22个思政教育网站,构筑起合奏共振的德育网站群。此外,学校还依托校、院、班、学生会、社团5级体系,构建校领导、教学名师、辅导员、优秀学生4类达人的网络平台,搭建“5+4+X”立体新媒体矩阵,建设校、院各类特色“两微一端”平台120余个。

  “调研中南”微信公共平台就是网络思政矩阵的一分子。“平台既要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关注大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也要能发挥公管学院的学科优势、特色,在实践中锻炼团队的专业能力。”据平台指导老师、公管学院辅导员孙立明介绍,公微定期就大学生性爱观、室友关系、双十一网购等时政热点和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调研,将线下问卷调研与线上视频分享结合,在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同时,编辑整理学生观点,以此引导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是非观。“‘90后’学生对生硬的说教不感兴趣,学生们自己的观点更能对这一群体产生影响。”

  学院女生较多。从2011年担任辅导员以来,孙立明每年都会为女生寝室内部摩擦头疼。如何改变室友关系?“调研中南”成立不久,为选题发愁的孙立明决定以“致室友,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为主题,请学生分享对室友的看法以及与室友之间难忘的故事。留言中,有这样一条:之前,一直和室友有摩擦,总觉得这样的自己很了不起。看着学长、学姐讲述自己和室友的故事,感动之外才意识到,大家同睡一屋的缘分多么难得,室友才是大学四年收获的宝贵财富。“为什么‘马加爵们’会存在?就是因为室友之间缺少沟通,有些误会没有解开,同时,没有意识到室友之情的可贵。”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孙立明知道,长辈、老师类似“要和别人好好相处”“室友之间不要闹矛盾”“你们要相互理解”的枯燥说教,年轻人常常是左耳进右耳出,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相反,同辈人真实的观点、案例更能被接受。加上,视频中有趣的漫画、调侃的语言符合年轻人的心理特点,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中南大学,类似的平台有很多,学校内二级学院、职能部门等都依据自身特点、优势,创建了“网络堡垒”,以解决传统思政课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等问题,提高思政教育的接受度。如法学院铜豌豆工作室创作的“不一样的马哲大课堂”漫画,访问量高达140余万次;学工部打造的云麓谷工作室依靠微信、bbs,利用网络文章、漫画、视频、歌曲等形式,结合学生喜欢的电视剧人物形象、新闻热点,以轻松幽默、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此外,学校还组织50余名专家学者、300余名教师、1000余名学生骨干形成3级网络评论员队伍,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创造良好网络氛围。

  “几年间,900余名干部教师和优秀学生进驻两微一端,各类新媒体吸引粉丝超过20万,及时推送理想导航内容、回应学生困惑,吸引访问量100余万次。”学校党委副书记陈治亚表示,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是除真实生活外,学生停留最久的平台,高校必须积极拥抱网络时代,用“环境育人”的理念发挥网络育人优势,开创出更多更好的网络思政教育实践路径。

  走出象牙塔 构建实践育人体系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一歇,我要回家学打铁……”一阵生硬、带着长沙口音的普通话从长沙学堂坡社区服务中心一间教室传出。从门口朝里望去,十几位上了年纪的阿姨,如小学生般端正地坐着,盯着小黑板上的绕口令,跟随台上老师一句一句读着。教学堂坡社区居民讲普通话是湖南师范大学乐途旅游志愿服务团队日常工作之一。

  从教室出来往楼上走,悦耳的歌声传来。社区志愿者告诉记者,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陈刚带领学生在给社区居民上音乐课。

  ……

  类似的公益组织在社区服务中心还有很多。“知识实现于具体实践才是学习完成的过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院副院长、校团委书记龚舒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为完成这个学习过程,近几年,湖南师范大学面向社会开展实践育人,通过搭建校地合作区校共建系统,推进德育工作创新。区校共建通过高校的志愿服务进社区、公益组织进社区、校园文化进社区,让大学生在为居民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目前,项目已经覆盖8个社区,建立了21个大学生道德高地,105个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在日常学习、工作之余,学生深入社区为居民开展器乐培训、电器维修、留守儿童关爱等各类志愿服务,与所在社区共同打造“农家学舍”“道德银行”“道德仲裁庭”等多个品牌项目,每年常态化服务项目达800余项,学生志愿者注册率达98%。

  “艺术创作必须根植于群众,作为一名老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我更要教会他们走到群众中去。”陈刚说,4年前,在学校鼓励下,他成立工作室,带领学生进入社区,教居民唱歌;走到田间地头,用一台简易电子琴为老百姓带去歌声。“这样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毕业后,他们与观众互动的能力更强,而且能把观众往更专业的方向拔高。”

  “区校共建探索突破高校德育教育‘闭门造车’的局限,拓展了道德建设的视域,并为其开发了新的内容和实践生长点,创造性地建构了生活与道德相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相统一的新模式。”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起军告诉记者,探索中,学校将学习实践与社会服务融合确定为创新方向,把社团连社区、项目带活动作为社会实践载体,让专业志愿精神不断引领学生成长,使得德育管理从学校自发向区域自觉转变,德育资源从分散向协同转变,德育方式从单动向互动转变,德育成效从个别典型向共同发展转变。

  据学堂坡社区党总支书记余海燕介绍,从2014年以来,社区联合湖南师范大学开展了“四点半课堂”、普通话教学、“爱语得乐”冬令营、周末青少年公益课堂、“萤火虫”读书会、保护母亲河环保等一系列服务项目,累计大学生志愿活动420余次,参与志愿者3500人,服务居民群众人数达12750人。“我们社区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平台,也利用高校专业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方便,学生们利用所学专业专长服务群众,丰富了社区活动。另外,社区‘五老’主动引领学生立德立人,帮学生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区校共建育人平台效果突出。”

  据了解,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一直把实践育人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实践教育为引导,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完善“三方协同”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社会、学校、学生三方互需、互惠、互联的多赢合作机制即三方的有机结合和作用互动,发挥教育者和学生的自主精神,使实践育人架起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除了为学生搭建各种实践平台,引导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组织大学生“三下乡”“进社区”,开展科技和教育扶贫、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学校还将学生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对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学时学分、成绩考评等作明确规定。建立了思想育人、文化育人、科技育人、实践育人为主的第二课堂内容体系,形成了“校、院、社团”三个层级的第二课堂结构体系。

  “学校搭建的实践育人平台不仅让我们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中充满获得感,还让我们找到为之奋斗的理想,实现自我价值。”进入湖南师范大学不久,学生邓亚便参加了公益社团,并在学校的帮助下走进学堂坡社区。几年的孵化,社团逐渐成熟,毕业后,她在这一基础上创办了一家社会组织。除承接一些政府购买项目,邓亚团队还会定期到农村开办农家学舍,服务留守儿童。“我们不一定要改变这个生命,只是想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些许不同,更希望这份不同让他们对这个社会充满希望和善意。”如今,邓亚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此刻的她正带着在校期间锻炼的能力,打下的道德烙印在服务社会这条路上坚定地走着……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