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上海高校智库建设情况

2017-07-11 来源: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收藏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7年7月)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智库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根据教育部相关工作部署要求,上海于2013年开始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四年来,上海始终坚持党管智库,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和把关定向,着力推动成果转化,围绕国家和上海建设不断贡献智库智慧,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强化党管智库,构建智库建设运行管理体制

  一是构建四级领导协调机制。第一,成立了市级智库领导小组。在市委统筹领导下,由分管市领导牵头,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委宣传部、上海社会科学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国际关系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等政府部门或者研究机构的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共同商议和决策上海高校智库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市委办公厅还在市教卫工作党委设立了信息直报点,实现了高校智库成果信息可以直报中央。第二,设立了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专门管理机构。两委坚持党管智库原则,狠抓党委领导,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智库建设,亲自把关定向、规划布局、“点菜出题”,党办、宣传处、科技处、国交处、高教处等两委多个处室直接参与智库建设,建立智库成果转化体系,形成智库成果生产链。为了进一步加强智库建设统筹规划、加强智库研究管理,强化智库研究的政治导向和把关,2017年,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新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挂靠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将原属于教委科技处的智库管理职能调整到新成立的哲社办。两委将高校智库建设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结合起来,和“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和高校思政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推动高校智库建设成果反哺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努力实现高校智库咨政启民育人和学校整体建设发展双丰收。第三,建立了同城协同管理机构。为整合全市高校智库资源,凸现多智库“大兵团作战”优势,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依托复旦大学成立了“上海高校智库研究和管理中心”,并通过该中心进一步完善智库网络、加强高校智库内外联动,建立政策制定者、媒体和意见领袖的良好沟通渠道,构建形成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多学科交叉的上海智库协作机制。第四,推动各高校建立了校内智库体系。上海各高校高度重视智库工作,把智库建设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培养和人才培养,特别是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服务国家和上海政府决策的重要窗口来扎实推进,各校纷纷建立了校内管理体系。如上海财经大学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学校学科特色,逐步建立了“国家级新型智库(2011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部级新型智库(高校智库)—校级科研组织”的三级智库建设体系。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注重顶层设计和制度引导。2013年至今,上海市教委共出台了10个文件,对上海高校智库建设的目标、任务、举措、保障、考核、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制度设计,从而实现对上海高校智库的绩效动态管理。特别是依托上海高校智库同城协同机制,构建起由“内环-中环-外环”构成的上海高校智库网络。其中,内环是指由上海市教委予以专项经费进行资助建设的22家上海高校智库;中环是指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入选机构(培育型智库);外环指其他活跃智库机构,这三环共同构成了上海高校智库的网络。为了有效管理高校智库,上海探索建立了高校智库运行管理的五大工作体系,包括产品渠道体系、培训体系、交流体系、推介体系、评价体系等。

  三是强化经费支持,设立智库建设专项经费。上海市教委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高校智库建设,2016年之前采取的是每年进行固定投入的经费支持方式。为进一步完善上海高校智库的战略布局,从2016年开始,在对原有智库进行固定性投入的基础上,策划实施了内涵建设计划,面向全市有一定决策咨询研究基础的机构开放申请。2017年,除支持22家高校智库常规运行经费外,还通过“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资助支持战略研究项目86项、核心数据库项目10项、系列品牌产品项目52项。

  二、强化资源整合,服务国家和城市重大战略需求

  一是坚持战略导向,依托高校优势学科进行重点布局。比如在国际关系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以及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亚太区域合作与治理研究中心等,聚焦乌克兰问题、叙利亚问题、南海问题等重点热点国际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关键敏感领域,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宗教与国家安全研究中心等,分别围绕政党建设与国家治理、政治民主与政治发展,以及宗教与国家安全、宗教与当前中外关系等,积极撰写相关政策报告供有关领导和部门决策参考;在宏观经济领域,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治理与中国改革开放联合研究中心等,分别着眼于前瞻性的中国未来中长期经济增长与发展、国际贸易、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中的重大问题与战略性问题等,积极为国家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初步形成智库选题有效对接机制。上海市教委工作党委、市教委有效整合上海高校智库决策咨询信息,建立起通畅的信息报送渠道,通过信息直报点,每年上报中央和部委及市委市政府各类重要信息数百项,形成智库成果报送“直通车”,打出“上海品牌”。此外,还建立了多维度信息报送机制,由上至下,形成中央、各部委和上海市为了应对国家重大问题,向各高校智库征询意见的“点菜”约稿机制;由下及上,形成上海高校智库研究和管理中心不定期组织智库专家,就国内外热点问题进行研判,撰写政策咨询报告向上海及国家有关部委及时报送机制;由内到外,完善成果推介平台,整合全市高校智库的论坛、论文、出版物、权威研究报告并统一发布,依托上海高校智库研究和管理中心编辑《观点快报》《智库建设专报》,编出出版《全球思想版图》,每年举办“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等,扩大传播智库研究成果,增强上海高校智库在相关领域话语权。

  三是坚持对外开放,依托智库开展对外交流。一方面,大力推动智库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上海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围绕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与国外高水平智库开展合作研究,邀请国外学者在上海智库进行演讲和访学,定期选派上海高校智库研究人员到国外一流智库进行业务进修。另一方面,大力推动中国经验走向世界。如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以国际交流合作为突破点,强化与各国政府和智库的合作交流,并分别受美国、英国、哥伦比亚等国教育部以及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政府邀请,开展联合研究,提供国际咨询。

  三、强化话语创新,完善高校智库成果转化机制

  为进一步激发调动高校智库研究人员队伍的积极性,2014年10月,上海市教委结合制定实施《关于推进上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分类评价的指导意见》,对高校智库研究成果评价机制进行创新完善,积极探索建立包括研究报告、咨询报告在内的科研成果多元化评价体系,推进实施“代表性成果”的评价机制,完善科研人员的分类考核体系,激励广大智库研究者产出更多优秀成果。

  近年来,上海高校智库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围绕国家发展重大问题和上海全球卓越城市建设,高校智库学者积极建言献策,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比如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复旦大学智库从国际政治视角,进行“‘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欧合作的现状、问题、前景及政策”研究;上海交通大学智库提出了“‘一带一路’国际舆情数据库建设”思路;同济大学智库从保护国家知识产权的角度,提出进行“‘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国际协作机制”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智库进行“‘一带一路’国家涉华舆情”研究;上海大学智库提出通过上合组织强化金融合作,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理念;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智库提出“上海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布局战略”;上海电力学院智库提出“‘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管理与发展战略”;上海理工大学智库提出“一带一路”环境下,上海电子商务企业要积极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智库提出从战略、文化和制度、企业和民间、技术标准、管理方法和惯例等角度实现“一带一路”国家“五通”的建议;上海政法学院智库提出进行“‘一带一路’安全战略与反恐”研究,等等,形成了上海高校智库的集团作战优势。又比如,围绕上海自贸区建设,上海财经大学组织“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等智库开展联合攻关,为自贸区建设提供了“自贸区总体方案”“负面清单制度”“自贸区金融30条”等一系列顶层设计方案;除了服务上海自贸区建设,他们还积极参与其他省市自贸区方案制定,为广东、福建、天津自贸试验区贡献了总体方案。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上海高校智库先后递交决策咨询成果1020余篇,被录用、采纳或批示的成果近680篇,采纳率超过65%。共争取到各级各类研究项目713项。本市高校智库得到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每年均超过20篇次,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发挥了直接的作用和影响。与此同时,智库建设有效推动了高校学科建设、促进了师资队伍培养、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最终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总之,智库建设不仅很好的发挥了咨政、启民、育人功能,而且有力促进了高校“双一流”建设,对于推动新时期高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按照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下一步,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将按照“聚焦、扩展、提高”的思路,进一步加强高校智库管理指导,推动高校智库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一是“聚焦”。进一步凝练高校智库建设的理念、思路和目标,强化为党和政府服务的导向,强调智库研究成果要反哺高校思政育人,强调智库研究要着眼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着力改变部分高校智库个体式、发散式研究的现状;推动高校智库聚焦主题,在党和政府最需要的主题上做深做透。完善高校智库同城协同机制,围绕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三新”宣传贯彻,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四个全面”等重点战略,围绕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等主题,进一步强化政府统筹规划和“点菜”“出题”,推动高校智库形成更多重要研究成果。

  三是“拓展”。一方面拓展上海高校智库外部合作支撑资源,推动本市高校智库与更多中央部委和地方省市政府合作,进一步构建智库研究人员到部委或省市政府部门挂职、交流机制,不断拓宽研究人员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本市高校智库布局,根据形势发展,布局若干新的研究方向,新增若干智库,使全市高校重点智库总数保持在30家左右。

  三是“提高”。建立奖优罚劣机制,对第一周期高校智库建设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淘汰少数不合格智库。要总结高校智库前期建设经验,对新时期高校智库建设提出更高要求,研究制定《上海高校智库建设标准》,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办法,对本市高校智库建设提出更加明确考核指标,促进高校智库取得更大发展。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