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拉萨市“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情况

2017-08-30 来源:拉萨市教育局收藏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内地发达地区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 整体提升西藏受援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在教育部等四部委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拉萨市率先试行“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进而向全区推广。三年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江苏省委省政府、区党委区政府和拉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援藏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拉萨市“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基本情况

  拉萨市受援学校共三所,分别为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和拉萨市实验小学分校,“组团式”援藏共派出教师195人,援藏管理干部21人;投入援藏资金4.83亿。

  (一)援藏资金投入力度大。北京市政府投资2.2亿元建成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学校占地207亩。江苏省人民政府投资2.63亿元建成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学校占地207亩。两所学校建设科学化、规范、现代,极具民族特色,符合教育改革发展和核心素养教育对校园、校舍条件与环境的需要。

  (二)援藏人才组成结构合理。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教师共计305人,其中北京援藏教师40人,占全体教师的15%,援藏教育管理干部5人,占全校管理干部的50%;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教师共计262人,其中江苏援藏教师48人,占全体教师的20%,援藏教育管理干部4人,占全校管理干部的50%;拉萨市实验小学分校教师共计64人,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小学援藏教育人才12人,援藏教师占全校教师的17%,援藏教育管理干部2人,占全校管理干部的70%。援藏管理干部和援藏教师在受援学校所占比例合理,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发挥了示范引领和“传、帮、带”的作用,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援藏目标科学合理。一是促进了“两个融合”(即北京、江苏、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小学教育援藏团队与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拉萨市实验小学团队深度融合,北京、江苏、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小学教育援藏团队内部深度融合);二是发挥了“三个作用”(即北京、江苏、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小学教育援藏团队传授了内地先进办学和管理经验,提升了三所受援学校软硬件水平,带动了三所受援学校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三是实现了“四个百分百”(即三所受援学校双语教育普及率达到了100%,拉萨市实验小学数学开课率达到了100% ,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理化生课程教学计划完成率达到100%、理化生实验课程开课率达到100% );四是推动了“六个显著提升”(即显著提升了三所受援学校教育管理理念、管理水平、教师队伍素质、教学科研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民族团结凝聚力)。

  二、“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安排情况

  (一)精心安排部署,做好保障工作。在拉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指导下,市教育局多次召开“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并成立了“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办公室(组团办),负责落实“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相关工作。2015年、2017年首批和第二批援藏老师开展轮换工作时,市教育局分别组织召开了表彰暨欢送会。同时,市教育局及时把人文关怀送到援藏干部和教师中,做好接机和送机、食宿、公寓卫生、家具配备、见面会、医疗保障、工资待遇、进藏岗前培训等系列工作。

  (二)高度重视,合理安排援藏人才岗位。按照“人尽其才,按需安排”的原则,市教育局对援藏人才的岗位进行了妥善合理的安排,使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安排北京援藏教育管理干部分别担任了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室主任、总务主任;江苏援藏教育管理干部分别担任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的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小学援藏教育管理干部分别担任拉萨市实验小学分校(教育城)副校长;三所学校援藏教师担任学科带头人。

  三、 “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按照自治区主席齐扎拉同志提出的“抓好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江苏实验中学,努力把这两所学校建成民族团结的阵地、实验示范的窗口,办成全市一流、全区一流的家门口的‘西藏班’”的指示精神,市教育局紧紧抓住“建好一所学校、代管一所学校、示范一个地区”这条主线,扎实开展“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完善援藏工作机制,加大组团援藏工作力度

  为从根本上做好组团援藏工作,市教育局组团办出台了《区、市两级“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拓展方案》、《关于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实施意见》、《拉萨市“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三个一”工程实施方案》、《教育部民族教育司赴拉萨调研工作方案》、《进一步推进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的“十条具体意见”》等,加大了重点课题的研究,呈报市发改委《拉萨市基础教育阶段理科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升研究》、《拉萨市高中教师绩效管理改进策略研究》、《京藏优质教育资源远程互动共享教学教研项目》等课题,均立项。对“组团式”援藏工作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北京、江苏组团援藏人员选派的报告》等呈报市组织部。自主调研各受援学校10多次、拓展学校前期调研2次。下县检查援藏工作开展情况:2区6县(10多次),并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4篇。

  (二)坚持资源共享,引领示范作用发挥明显

  一是坚持用好援藏教师和本地教师两个资源。在援藏教师直接参与本地教育管理和教学的基础上,北京、江苏专家团多次“送教进藏”,带来了现代教育的最前沿知识,带来了内地教育的先进经验、先进理念,与本地教师交流交往交融,提高了本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本地教师在援藏教师的示范带头下,教学教研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市教育局通过““组团式”赴北京、江苏研修”等方式,把大量的教师派出去,跟班学习研讨,为总结推广经验,市教育局还组织召开了首届拉萨市教育管理干部及骨干教师、北师大高级研修班成果汇报会。各受援学校每年派出一批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各学科老师和学生到江苏南通、扬州等多所名校进行“跟岗”学习和交流。

  二是促进区域内交流,教研成果显著。北京、江苏、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小学教育援藏团队在西藏区域教育中通过资源共享、交流互动等方式主动作为,联合其他学校共同开展教研活动,共同进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援藏教师多次承担教研、培训、专家督导成员。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援藏教师与拉中、江实、一中、三中等学校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教师认真撰写总结,已集结成册《高考研究》2期,校刊《在路上》已刊发10多期,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申报区市校各级课题10多个,开发出校本课程和校本练习册20余种,创办了学术刊物《河畔花语》;与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开展教育合作,为双湖县初中培训师资,成为双湖教育培训基地校。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现任校长徐夕锋同志向西藏传播内地的先进教育理念,先后为拉萨市农牧区学校校长做了题为《校本培训——助推学校发展》的讲座,为拉萨市教师做了《学案导学——打造实效课堂》的专题讲座,为全区部分中小学校长做了《教育均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应然追求》。拉萨实验小学援藏教师为实验小学及盟校教师多次上示范课、作专题讲座,传授“一节课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起点—拉长学习的过程”,“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读懂学生的困难。--—放慢学习的脚步”等先进的教育理念。援藏教师多次在不同场合进行示范课引领和专题讲座,提升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更新教学理念;多名援藏教师参加了拉萨市“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到曲水县、墨竹工卡县听课、评课、做课、交流教学体会,多位援藏教师受自治区教育厅邀请赴阿里、林芝、昌都等地为全区教师进行培训,作展示课,听评课,与当地教师广泛交流,把先进的方法和理念带到了西藏的更多学校,为辐射带动西藏教育的整体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为西藏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有益的贡献。魏小东副校长被教培中心聘任为客座专家,参与2016年下半年的“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祖凤国副校长被西藏自治区督导委员会聘为兼职督导员,2016年至2017年多次参与全自治区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为西藏素质教育的提升做出了贡献。二位援藏副校长还受聘担任了2017年拉萨市义务教育阶段第二届振兴教育教学质量三年行动计划课堂教学大赛决赛评委,辐射引领拉萨市教育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参与拉萨市提升理科教学质量的课题研究,探索和研究适合西藏特色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受援学校内涵发展

  一是提升办学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市教育局对何为教育、教育为何、如何教育进行了深入思考,在市教育局参考和建议下,受援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民族复兴奠基的教育理念。北京实验中学倡导的“智达教育”理念,明确了“创办在自治区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提出了“明德于心,明正于行”的校训,制订了“探索实践精细化管理,打造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发展策略。通过打造绿色、人文、智慧、阳光、书香的“五彩校园”,从而实现“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维护民族团结,具有基础扎实、个性鲜明、阳光自信的栋梁之材”的育人目标。本着“山水学府 生态校园”的学校建设理念,经过努力,学校已经成为圣城拉萨的一处靓丽的风景,成为拉萨城市中学教育名片,接待参观来访者累计八千人次,国内外多家媒体也曾多次到校采访,学校也因此成为教育部“组团式”教育援藏的发源校和样板校。通过全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干群关系、师生关系、民族关系和谐,特别是两地干部教师做到了情感融合、理念融通、业务互补共进,加强了京藏两地人民的情感交流,让西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感受到了首都人民的拳拳之心、殷切之情。江苏实验中学提出“责任教育”理念,体现了学校以责任为育人之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师生的个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意识,成就学业事业,也体现了学校遵循教育规律,牢记教育职责,追求更好更快发展的远大志向。学校以“打造拉萨一流名校,构建藏苏文化乐园”为办学目标,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藏苏文化融合,加强两地教育交流,形成苏中特色教育,本地教师和江苏援藏教师在工作上团结协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相互借鉴,本地教师帮助援藏教师尽快了解西藏学生特点和实际,援藏教师帮助本地教师学习了解江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模式。

  二是强化德育管理,“三全”格局初见成效。拉萨市三所受援学校从认识到实践在德育工作的整体布局上已初步形成“三全”格局:“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取得了让人欣喜的成效。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全力抓好“五项教育”:即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三个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提出了争创“六个最好”(民族团结最好、文明礼貌最好、校园环境最好、宿舍规范最好、校内无烟最好、爱护公物最好)。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强调实行“班主任例会制度”,推行“特色班级”,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大德育格局。

  三是推进“学案导学”模式,打造实效课堂。针对“西藏地区学生基础差、底子薄,课堂模式一贯以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法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缺乏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效率不高”的现实,援藏教育人才团队经过不断探索、实践、修订, “学案导学”模式渐有雏形,后经过观摩课、汇报课、研讨课以及北京、江苏教育教学专家的亲临指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日臻成熟。通过大力推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打造实效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连续三年举行的“学案导学、打造实效课堂”公开课活动中,三所受援学校邀请了拉萨市区以及邻近县区的中小学教师到校观摩,公开课得到了兄弟学校的高度评价,也为受援学校继续推进这种教育理念和模式鼓足了干劲,为真正成为家门口的内地西藏班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注入不竭的动力。

  四是开展主题月活动,文化育人成果凸显。三所学校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月”、“践行雷锋月”“法制宣传月”、“安全文明月”、“绿色环保月”等主题月活动,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艺术节、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锅庄舞蹈、冬季长跑、趣味运动会等等,利用电子显屏和校园广播开展校园热点、活动剪影、音乐欣赏等陶冶性情的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团委、学生会在各年级分别建立了学生分会,充分发挥了学生干部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学生干部。开展每月一讲的团课,志愿者服务等, 2015年团区委推荐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学生赴港交流, 2015年校园艺术节的优秀节目被推选到央视网络春晚,2016年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师生参中央电视台开门大吉节目,2016年和2017年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举办首都艺术家拉萨行文艺交流活动,2016年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举行拉萨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启动仪式,2016年校团委潘多书记代表自治区在团中央培训会上进行经验交流。

  五是课程完善,设置彰显民族特色。三所受援学校三级课程体系逐渐完善,学校课程基础初具规模。四大类:审美课程(书法课、绘画课等);健体课程(围棋课、足球课、乒乓球课等);人文课程(民族舞蹈课、藏文化课、扎念琴弹唱班等);科学课程(校园气象站、机器人制作课),开设百花齐放的校本课程。

  (四)推动管理工作规范化,过程监控较好

  学校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注重管理创新,坚持向管理要质量。

  一是以学校管理团队为表率促进团队建设。三所受援学校校长每天到各年级办公室、教室至少巡查一次,尤其是毕业班,在巡查过程中注重与教师、学生的交流,掌握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直接分管毕业年级,与高三教师共同奋斗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每天亲自带领德育管理小组巡查教室;分管后勤的副校长把教师、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各年级部和学校各科室齐抓共管,通力协作,确保各年级有条不紊的按计划开展各项工作。

  二是以科学的管理机制推动团队建设。三所学校选拔工作业务能力突出、有奉献精神、善于协调组内成员、能以大局为重的教师担任各年级各科目备课组长。在评价机制上注重团队与个人奖励相结合,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评价层面从年级组到备课组,再到教师个人的考评,保证团队相互协作共同分享,形成和谐的竞争氛围,团队荣誉就是个人荣誉,个人荣誉属于团队荣誉。

  三是以领导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过程管理。三所学校领导不仅负责所分管事务的全局,还根据学校实际,深入一线,潜下身子,参与并跟踪学校微观过程管理。同时校领导要蹲年级、蹲班级、蹲年级组。蹲年级,就是参与年级的教育教学各种管理;蹲班级,就是参与班级的事务管理,熟悉班级的一切,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姓名,了解班级各科教学情况;蹲备课组,就是参与备课组的目标计划拟定,听评课活动以及学科质量分析等。

  四是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实施《巡课制度》,并要求巡课人员做好记录,及时反馈信息,与相关老师交换意见。

  五是加大学生宿舍管理。考虑到西藏地区的孩子很多都有先天性心脏病和过敏情况,实施全寄宿制后,宿管中心每天都安排老师24小时值班,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及时送医;宿管中心每周都要进行消防设施检查;班主任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宿管中心严密防范传染病传播,定期为每个宿舍消毒。

  四、“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受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大幅提高,但内地先进的教育理念还不能很好地与西藏教育实际相融合。因此,必须结合西藏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创教法。

  (二)受语言影响,学生理解汉语文及理科概念的能力不足,老师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交流存在一定障碍。还需要提高汉语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能力。

  (三)援藏教师在藏工作时间与教育周期不相匹配。初高中教师从一年级教学、管理到三年级才更符合教学规律、教出优异的成绩。而援藏教师如果援藏三年,对其本人的家庭、个人职业发展等都将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教师援藏实践与教育周期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将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先进教法的本土化效果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组团式”援藏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自主权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援藏教师选拔、管理、考核等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学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如日常维修、办公设备、教学设备、超课时费、奖励资金等缺乏。

  五、下一步计划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四部委、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自治区教育厅、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完善援助机制、严格援藏干部教师管理、落实好援藏干部教师政策待遇、强化组织保障,抓住机遇,推动拉萨教育跨越式发展。

  (一)完善机制,“压茬交接”。紧紧围绕“组团”和“精准”两个基本点,进一步健全相关配套政策、管理模式、评价机制,建构全方位、立体化的支、受援体系,建立“压茬交接”制度,保证工作有衔接、经验可传承,确保选派、轮换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深化改革,健全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创新、推进受援学校改革,完善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赋予受援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充分激发受援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动力。

  (三)提供保障,配套制度。制定出台《“组团式”援藏教育人才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良好机制,为“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深入推进提供制度保障。

  (四)突出项目,人尽其才。合理确定援建项目、培训项目,让全体援藏教育人才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全力以赴振兴拉萨教育教学质量。

  (五)加强培养,增强“造血”。 切实发挥好援藏教师优势和内地的优质资源作用,采用“专家带团队”、“送教进藏”、“外出研修”、“送教下乡”等方式,积极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帮一”等活动,为拉萨培养更多本地优秀管理人员和学科骨干,增强“造血”功能。

  (六)扩大受援,资源共享。为了充分利用北京、江苏、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深入扎实开展“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拉萨市将在2017年8月新拓展6所受援学校(拉萨市一职、二职、北京中学、二中、一小、雪小学),辐射带动拉萨市中小学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拉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拉萨市基础教育质量。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