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第20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甘肃省活动实施方案

2017-09-06 来源:语用司收藏

  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开展第20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教语用函〔2017〕2号),确定第20届全国推普周活动为2017年9月11日至17日。为切实组织好本届推普周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国民语言能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文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语言环境。

  二、活动主题

  本届推普周主题定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组织单位

  甘肃省语委

  甘肃省教育厅

  四、活动时间

  2017年9月11日至17日

  五、参加人员

  (一)省语委、教育厅负责人;

  (二)部分省语委成员单位负责人;

  (三)各市(州)语委负责人。

  (四)当地教师、学生、群众等。

  六、省内推普周活动主要内容

  (一)省委宣传部、省语委、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第20届全省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动员各行业、各系统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推普宣传活动。

  (二)省语委印发由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办公室制作的推普周宣传画,各地、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和各高校通过张贴推普周宣传画和宣传条幅、播放推普宣传公益广告、开展街头宣传等方式,多渠道、多方位地开展宣传活动,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和社会效果。

  (三)开展“千所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

  (四)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教师、窗口服务行业等人员开展免费普通话培训测试。

  (五)组织“语言文化助力美丽乡村”“语言文化助力双语和谐乡村”送教下乡活动。邀请语言文字、朗诵、书法、合唱等专家送教下乡,以边走边培训的形式下基层、进乡村、进牧区、进社区、进学校,广泛普及普通话、规范汉字的应用。

  七、重点活动内容

  (一)走进陇南市康县花桥村开展“语言文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活动

  1.制作“语言文化助力美丽乡村”活动宣传海报、条幅,保证活动前预热,活动中教育在线记者现场跟踪报道。

  2.朗诵培训、合唱培训、书法培训。

  3.对花桥村民和长坝镇中小学教师进行免费普通话测试。

  4.赠送语言文化图书设备。

  (二)走进甘南州合作市卡加曼乡香拉村开展“语言文化助力双语和谐乡村”活动

  1.制作藏汉语“语言文化助力双语和谐乡村”活动宣传海报、条幅,保证活动前预热,活动中教育在线记者现场跟踪报道。

  2.朗诵培训、书法培训、合唱培训。

  3.对卡加曼乡香拉村全体干部进行免费普通话测试。

  4.赠送语言文化图书设备。

  八、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第20届全国推普周活动的领导,确保推普周活动有序、顺利开展,省语委专门成立了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领导小组。

  组 长:郝 远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甘肃省副省长、省语委主任

  副 组 长:王海燕 省教育厅厅长

  李 晶 省语委副主任,省教育厅总督学

  成员由省语委办、各市(州)语委有关负责人组成。

  九、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成员单位、学校和承办单位要充分认识这次推普周活动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这次活动的开展,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工作职责,密切协作配合,协调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尽快落实本届推普周的各项工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二)紧扣主题,加大宣传。紧扣主题,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今年是推普周活动举办20周年,也是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开局之年,又适逢“八一”南昌起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七•七事变)80周年,各地要紧扣主题,积极联系中央驻甘媒体及省内主要媒体广泛开展第20届推普周的宣传报道和发动。积极运用网络、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探索开展投入少、效果好、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活动,提高推普周的大众知晓度和宣传影响力。承办单位按制定方案开展各项宣传活动。

  (三)密切协作,厉行节约。各成员单位、市(州)、学校、单位之间要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做好筹备工作,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轻车简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节俭举办各项活动。

  联 系 人:省教育厅语管处 卢永峰 张百玲  

  联系电话:0931-8283130;传真:0931-8820006

  电子邮箱:gsyuban@163.com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