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教育+产业+文化”,精准助力滇西脱贫

——北京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 北京市商业学校

2017-10-16 来源:规划司收藏

  2012年底,在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的组织下,10个东部职教集团与滇西地区10个州市开展战略合作、对口帮扶。北京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作为东部优秀职教集团的代表与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云南省保山市,下辖一市一区三县,其中三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截至2015年底,共有贫困人口34.7万,平均每7个人中就有1个贫困人口,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的任务迫切而艰巨。

  六年来,在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的指导下,北京市商业学校作为北京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的牵头主体,充分发挥北京祥龙公司国企办学的优势,以优质职教集团资源为贫困地区发展提升内生动力的源头扶贫思路,以“帮扶一个学生,脱贫一户家庭”为宗旨,累计招收保山贫困学生1117名,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90.64万元,捐助帮扶资金67.92万元,筹集60万元设立“以奖代补”精准扶贫基金,积极探索了对象精准、项目精准、效果精准的“造血式”扶贫方式,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集团实施、企业参与的“教育+产业+文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促进滇西地区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当地脱贫攻坚做出了显著贡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落实扶贫工作“三到位”

  组织指导到位。在教育部的组织指导下,北京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按照《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工作总体方案》的要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扶贫方面的独特优势,与保山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合作办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师资干部培训、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

  政策支持到位。北京市教委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把国务院和教育部下达的滇西扶贫任务纳入市教委重点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项目,提供政策支持保障,以扶贫项目为抓手,一方面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当地百姓生活,一方面促进北京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能力的提升。

  关心帮助到位。在祥龙公司的支持下,北京市商业学校成立了由书记、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的滇西扶贫工作办公室和专项服务保障工作小组。祥龙公司组织全体干部员工为保山学生捐款近17万元。学校在全额免除学杂费、住宿费用的基础上,为保山学生发放千元交通补贴,并为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为保山学生配备了班主任和辅导员,专业教师 “一对一”结对指导,鼓励学生进入校系两级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全方位保障保山学生在京学习。

  二、发挥集团教育优势,多途并举培养人才,着力改善当地职教办学水平

  1. 联合办学,覆盖保山所有区县。

  北京市商业学校与保山市下属的施甸县职业高级中学、昌宁县职业技术学校、隆阳区职业技术学校、龙陵县职业高级中学、腾冲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签订协议,开展合作办学,设立了5所分校,覆盖到保山市所有区县。分校开设了物流、电子商务、宝玉石加工与营销、旅游服务4个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专业,采用“两地共育、分段学习”的形式,为每个学生提供来京学习实践的机会。分校为保山贫困孩子通过接受优质职业教育、掌握技术技能,从而摆脱贫困提供了途径,为滇西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持。

  六年来,掌握了技术技能的两批331名毕业生已全部就业或创业,入职月薪达到2500--4000元以上,既成为家庭摆脱贫困的主要支柱,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 师资培训,提升职教发展内生动力。

  学校重视从源头为保山当地职教办学培育内生力量,在进行合作办学的同时,配套进行师资和干部培训。每年组织二批以上保山教师和管理干部到北京商校进行为期2周—3个月的培训和挂职锻炼;同时选派学校骨干能手亲自到保山,对5所分校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示范校建设等进行全方位、针对性的督学指导,使当地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和办学管理水平迅速提升,为当地职教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2013年至今,集团已在京培训保山教师和干部11批次178人次;选派15批次148人次的优秀干部、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到保山进行培训指导;指导保山市隆阳区职业技术学校、腾冲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2所学校进行国家级中职示范校建设并全部通过验收。

  3. 提升综合素养,实现个体发展。

  保山的学生经过两地分段式的精心培养,在技术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50%以上的学生在北京市商业学校学习期间参加了学生会和各种社团组织,学生们的性格由最初的封闭胆怯发展到自信阳光,实现了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

  2013级昌宁分校物流专业4名学生参加北京市专业技能大赛全部获奖。2015年5月,保山优秀学生代表李雪兰在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上受到刘延东副总理的接见,总理鼓励孩子们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来自昌宁分校的学生张璋,入校时,不爱和人说话,缺乏自信,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培养和教育,张璋成为学校街舞社团的负责人,校园舞台上的明星;经过专业课教师的认真指导和训练,张璋熟练掌握物流叉车驾驶技术,并于2015年底,通过严格考核,取得特种设备驾驶职业证书。

  保山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视野的开阔,增强了自身的就业能力,据不完全统计,90%以上的保山来京学习的学生回到家乡就业,部分学生还利用所学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了创业,他们在当地成为自我脱贫、家庭脱贫,服务当地社会,实现区域脱贫的重要内生力量。

  来自彝族家庭的学生段王斌,家庭贫困,曾经辍学一年外出打工,进入北京市商业学校学习后,学校减免了全部学杂费,并为他提供生活补贴。他刻苦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技能水平高,两次荣获国家政府奖学金,并萌生了开办电商物流,将家乡特产销售到全国各地的想法。实习时,放弃好的工作待遇,毅然回到家乡云南广大铁路集装箱汽车物流配送有限公司就业,为今后创业打基础。

  2013级昌宁分校物流专业三位优秀学生张璋、穆永强、禹智能,由于在北京商校学习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快递工作实践经验,视野大开,认识到物流行业在保山当地的巨大发展潜力,毕业后欲在当地创业,带动家乡脱贫。学校及时启动了跟踪指导,成立了创业指导团队,全程指导他们制订创业计划书、联系当地企业,最终帮助三个孩子在当地联合创业成功,成立了4家快递点部并投入运营,带动20余人就业。

  三、发挥集团企业优势,引入行业资源,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1.对接当地产业,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

  集团充分发挥祥龙公司的业务和资源优势,对接滇西当地特色产业,组织茶叶、咖啡、汽修、珠宝、药材等方面的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亲赴保山,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技能的指导和培训,为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2. 挖掘特产资源,开拓特色产品销售渠道。

  在摸清保山当地特产资源和特色产业的前提下,集团先后组织祥龙公司、马连道茶城、祥龙博瑞等企业领导、专家,对保山当地优势资源、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诊断,指导开发当地黄龙玉、翡翠、普洱茶、小粒咖啡、石斛等土特产品,并引入祥龙公司市场渠道资源,在马连道茶城开设保山特色产品进京直销通道,打开保山特色产品在京销售市场。

  3. 量身订制创业教育,助力农村电商带动脱贫。

  针对农村电商带动脱贫潜力巨大、而滇西电商人才匮乏的现状,学校联合知名电商企业,投资引入电子商务平台,设立专项创业基金支持学生创业,为保山学生量身打造了“创客空间”,开设电商保山创业班。创业班采用工学一体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体环境里完成创业课程学习和实践,校企合作设计并实施教学,用真实项目引导学生完成线上线下两个电商平台的实战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电子商务综合创业技能。

  创业班已先后指导80名保山学生完成自媒体运营及第三方平台创业,学生具备了扎实的电商核心岗位能力,孵化多个创业店铺。目前,第一批创业班毕业生已回到保山各地就业或创业,为滇西地区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4.申报文化遗产,挖掘脱贫潜力。

  集团充分发挥跨界资源优势,积极挖掘保山当地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旅游资源方面的潜力,实施旅游人才培养,培训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当地贫困人口有效就业,实现快速脱贫。

  集团先后于2015年和2017年两次组织文物、考古、建筑、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农业领域的数十位专家学者深入保山腾冲、龙陵、隆阳等地,对其丰富的抗战历史遗迹、农业文化遗产、传统古村落保护及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等情况进行了综合考察和现场指导,为该区域抗战文物保护战略以及开发抗战文化产品提供重要的规划思路和发展建议,并以提案的形式向“两会”正式提交,为传承发扬保山文化、加快地方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四、创新帮扶机制,精准脱贫到户

  了解到保山市龙陵县腊勐镇新和村是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老大难”,集团主动提出了帮扶意愿。新和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8户685人,占全村总户数的32%,学校组织专家多次深入到贫困户家庭了解情况,针对贫困家庭自我脱贫动力不足的情况,创新提出以产业带脱贫,“以奖代补”的基金帮扶方案。

  2016年7月,集团与保山市教育局、龙陵县委联合签订了基金帮扶协议,设立专项扶贫基金。集团每年投入1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的自我脱贫帮扶机制,按照“先做后补、多做多补、不做不补”的原则,用基金奖励代替现金贴补,调动了贫困户自我脱贫的积极性,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脱贫。

  两年来,在基金的帮扶下,已实现种、养殖奖励资金兑付11.827万元,撬动当地种植、养殖等产业增加收入400余万元,先后有83户贫困家庭因此脱贫,新和村的贫困户下降了47%。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