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南京农业大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四位一体”助力定点扶贫 “精准”落地

2017-10-12 来源:规划司收藏

  2012年,国务院扶贫办、中组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共、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国开办发〔2012〕78号),确定南京农业大学定点帮扶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自结对帮扶以来,学校立足麻江县情,聚焦产业扶贫“龙头”,开展了脚踏实地的调研,认真细致的规划和掷地有声的实践,初步探索了“四位一体”扶贫开发模式,助推麻江县提升产业特色,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将扶贫思路、举措和效果“精准”落地。

  一、基本情况

  麻江县地处贵州省中部,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大门,县域平均海拔900米,全县以山地为主,丘陵、河谷及盆地占全县总面积的78.4%。县内无主导重工业及相关加工制造业。全县总人口17.6万,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81%。截止2016年末,全县还有贫困村33个,贫困人口2.4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6.54%,2017年麻江县要实现国定标准摘帽目标。

  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之一。四年来,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累计投入300余万元对接定点扶贫工作。协助完成麻江县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十三五“1258”农业工程规划。对接扶持红蒜、锌硒米、蓝莓、菊花等多个产业,推广新品种150余个,推广新技术20余项,举办专题培训班4期;选派2名中青年骨干赴麻江挂职,3批12名研究生赴麻江4所乡镇中小学开展长期义务支教,打造“阳光黔行”、“腾爱有加”等品牌活动,募集50余万元钱物,资助了2000余名贫困儿童。助力麻江县高枧村等实现脱贫人数超过3100余人,贫困户年平均增收2万余元。相关工作受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贵州日报、贵州卫视、江苏卫视、新华网、中国青年网等各类媒体报道40余次。(取得成效情况详见表1)。

  截至2016年,麻江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得到持续增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48亿元,同比增长12.4%,财政总收入完成3.51亿元,同比增长16.9%,全面完成黔东南州下达的6400名脱贫人口的减贫任务。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推进,扶贫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从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由救济式扶贫转变为开发式扶贫,从悲情式扶贫转变为快乐式扶贫。归根结底,就是要让扶贫从一次性变为可持续性。那么如何让脱贫攻坚工作可持续推进呢?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麻江县属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当地传统特色产业陷入发展困境,给农民致富增收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因此,学校在对麻江县进行定点扶贫的过程中,始终将产业扶贫作为“龙头”,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从筑牢“底盘”、拉动“引擎”、加足“马力”、创新“驱动”四个层面,推动产业扶贫“精准”落地,助力麻江脱贫攻坚不断“超越”!

  (一)强基固本,明确工作机制与保障举措,筑牢扶贫工作“底盘”

  麻江县距离南京1600多公里,路途遥远,高校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人员变动性大。要克服这些困难,开展持续长效的扶贫工作,必须有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做到制度先行,力保人、财、物、智到位。

  1.明确工作机制。学校制定了《南京农业大学定点扶贫贵州省麻江县工作方案》,签署了《南京农业大学与贵州省麻江县人才培养协议》、《南京农业大学定点扶贫麻江县合作备忘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作为工作的制度保障;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校领导担任副组长,14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全校一盘棋,共同参与扶贫开发工作,构架了扶贫工作的主要工作力量。

  2.开展调研摸底。学校明确校领导每年率队调研走访定点帮扶区,共有9位校领导6次赴麻江调研慰问,签署麻江产业帮扶项目合作协议,组织农学、园艺学、食品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学者赴麻江调研指导。坚持常态化校地互访工作制度,麻江县领导也多次调研学校和相关基地,累计互访超过150余人次。

  3.加强经费保障。近年来,学校列支专项经费每年100万,主要用于扶贫开发科技项目示范、工作调研、专家工作站建设、人员培训等。同时积极争取各级项目经费向产业帮扶项目倾斜,吸引脱贫当地扶贫资金和龙头企业资金配套,多方筹集扶贫工作经费累计超过4500万元。

  4.做好智力支持。近年来,学校积极选派1名副处级干部挂职麻江县委常委、副县长,选派1名青年骨干担任贤昌镇高枧村第一书记,组织10余位教授参与麻江县产业帮扶项目为助推麻江县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提档升级,优化传统特色产业布局,拉动脱贫发展“引擎”

  产业扶贫,关键在精准定位。俗话说:“一团乱麻,找出线头”。对于产业扶贫而言,这个线头就是基于精准定位的具有带动效应的龙头产业与项目。

  1.传统产业的现状。麻江素有“蓝莓麻江”、“红蒜之乡”、“锌硒米之乡”等美誉。然而,由于种植观念、生产技术的落后,再加上市场竞争激烈、资源整合意识不强等因素,传统的特色产业不“特”,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强,出现大面积“缩水”和品质“跳水”,农民守着好产业却卖不出好价钱。蓝莓产量上不去、效率上不来;红蒜蒜种退化,病虫害严重;锌硒米稻米品质下降、口感不佳,加工企业很少问津,只能自产自销。这些当初的“招牌”和“名片”成了老百姓的“心病”。针对这种现状,南京农业大学瞅准制约产业发展的“痛点”,通过系统的产业规划、先进技术再造等形式助力麻江传统特色产业提档升级,重新拉动脱贫发展新“引擎”。

  2.产业规划先行。产业帮扶,从规划做起。学校于2013年起组织农村区域发展学科、农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们经过多次调研走访、数易其稿,顺利完成麻江县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构建起以绿色优质粮油、现代高效园艺为基础,特色产业为主导,农业休闲观光为特色,生态循环养殖、低耗农产品加工物流为提升的产业体系,搭建科研、示范、生产3层次的基本框架,为贫困地区山地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2016年底,麻江县顺利出台十三五“1258”产业规划,提出发展“1万亩红蒜、2万亩锌硒米、5万亩商品蔬菜、8万亩蓝莓”的战略性产业规划。

  3.先进技术支撑

  ——红蒜重新“红火”。2016年,学校园艺学院吴震教授通过多方走访调研提出先分级播种,同时利用组培技术将蒜种提纯复壮、脱毒。食品学院的郁志芳教授提出了红蒜保鲜储运和大蒜素提取深加工的实施方案。如今,在麻江贤昌镇的一块200多亩示范基地上,红蒜产量超过每亩1000斤,红蒜组培实验室和冷库也在整修建设,专家们正在为麻江红蒜做品牌包装和深加工产品策划。“规划—育种—优种—加工—销售”一条优质红蒜产业链正在助推振兴特色产业的麻江梦逐渐成为现实。

  ——锌硒米重塑“身份”。素有世界亩产大王之称的金牌水稻团队领衔对接锌硒米产业帮扶工作。团队李刚华教授自2016年以来,6次赴麻江开展调研和种植技术指导,将学校自主培育的8个水稻品种拿到当地,供农户品尝,并指导农民小范围试种。2017年春节前,他又引入了20多个品种在锌硒矿带选地试种。5月,宣威镇1000余亩的试验水稻田里绿油油一片,为麻江2万亩锌硒米特色精品种植,做好前期优质品种选育准备。

  ——锌硒米重塑“身份”。素有世界亩产大王之称的金牌水稻团队领衔对接锌硒米产业帮扶工作。团队李刚华教授自2016年以来,6次赴麻江开展调研和种植技术指导,将学校自主培育的8个水稻品种拿到当地,供农户品尝,并指导农民小范围试种。2017年春节前,他又引入了20多个品种在锌硒矿带选地试种。5月,宣威镇1000余亩的试验水稻田里绿油油一片,为麻江2万亩锌硒米特色精品种植,做好前前期优质品种选育准备。

  ——蓝莓“领跑”致富路。作为麻江最重要的特色产业,蓝莓产业的提档升级关系着农民致富的“引擎”。一方面,学校组织教授服务团队全程参与麻江县3.5万亩“蓝梦谷”产业园规划建设,服务蓝莓产品升级换代,开展蓝莓食品精深加工研发;另一方面组织人文学院开展乡村旅游规划、蓝莓文化节方案策划等,助推麻江蓝莓向多元化发展。2016年起,麻江县连续举办乡蓝莓文化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旅游机构、专家和企业,签订多项合作项目。目前,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5.8万亩,为中国南方最大的蓝莓基地县,且已初步形成苗木培育、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引进和培育蓝莓生产种植企业29家,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20个,专业大户52户,销售企业3家,加工企业4家,种植户1640户,吸纳务工农民2000余人。

  (三)品牌叠加,拓展新兴产业链增值增效,加足致富“马力”

  “嗅出”根植于这片土地上的特色与优势,找出适合当地发展实际的“车头”项目,体现了产业扶贫的精准定位。学校突破思维禁锢,将高校的品牌优势和当地的人文特色品牌、资源禀赋相叠加,鼓励贫困群众参与示范,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做大做强延伸新兴产业链,为农民加足致富“马力”。

  ——状元故里菊花香。“夏同龢状元故里”是麻江的文脉,是麻江的人文特色品牌,南农大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菊花种质资源基因库。学校抓住这两个品牌的结合点,副校长陈发棣教授亲自带头承担贤昌镇高枧村状元故里菊花谷建设项目。2016年10月,“状元故里”菊花谷免费对外开放,3万多游客慕名而来,赞不绝口。仅一个月,增加收入50余万元,让30多名60多岁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带动8名贫困户通过产业脱贫。

  菊花产业迅速成为麻江新兴的产业增长点,2017年高枧村菊花谷的升级版—“天一百花谷”,占地面积100多亩,药谷江村文化园,种植面积350亩,食用菊、观赏菊、菊花园、菊花产品纷纷应运而生,金牌菊花点亮了状元故里,成就了农民征收致富的一个全新产业链。

  ——“黄教授”进麻江。麻江县畜禽出栏量大、商品率高,虽有优势却无品牌,虽有品质却无销路,只有初级产品,没有深加工,面对多变的市场,养殖风险很大。 “南农大·黄教授”是一家依托南京农业大学肉品加工关键技术,生产加工卤制酱肉品的食品加工企业。该企业生产的18种酱卤肉制品登上了博鳌亚洲论坛餐桌。将“黄教授”肉品加工品牌引入麻江,将建成黔东南州第一个日处理能力超过1万羽鸡鸭的食品加工企业、第一个标准化屠宰生产线、多个标准化鸡鸭生产基地。届时将惠及麻江县1500多畜禽养殖户,解决每年100万羽鸡鸭的肉品销售问题。

  (四)双线共推,探索工作方法新载体,创新扶贫效果“驱动”

  学校充分利用“移动互联+产业帮扶”服务理念,通过“线下建联盟、线上做服务”的双线共推服务模式,创新扶贫工作载体。在线下通过组建“示范农户联盟”,由专家直接向服务对象开展线下技术推广,在线上开发“南农易农”APP(已获得软件著作权),提供在线指导。一方面解决了校地因时空距离带来的困扰,实现了农户与专家、技术骨干与专家一对一的问答服务;另一方面,以联盟形式组织开展示范指导,有助于提高产业技术帮扶的工作效率,提高困难群众参与示范种养的意愿,快速推动麻江县赢得脱贫攻坚战。

  截至目前,学校结合红蒜、锌硒米、菊花等产业帮扶项目,在麻江县组建了示范农户联盟3个,吸收示范农户300多个,投入资金20余万元,开展各类田间技术指导培训10余场。线上利用“南农易农”APP,通过“当前农事”、“农业科技”、“易农互动”、“易农微课”等版块,开展实时指导、问题解答和在线培训等。

  三、工作启示

  扶贫开发是重要的历史使命,作为高等学校,亦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一是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和科技优势,统一思想,与地方政府、困难群众凝聚共识,完善机制,加强沟通,共谋举措。二是要学科融合,精准施策。注重学校优势学科的多元组合,让帮扶地区的产业从无变有,从有变优,实现加速发展。三是要大胆创新,转变方式。既要结合实际,又要转变观念,提高效率。围绕产业链延伸,转变单一技术服务方式,结合“互联网+”,创新线上线下服务机制,让扶贫更加“精准”有效。

  下一阶段,学校将深入实施“南农易农”计划,进一步发挥人才培养、技术服务、规划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以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增效为主线,以区域产业规划、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农村青少年科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主要内容,大力推介科技成果、实用技术,在确保贫困地区按计划实现脱贫“摘帽”后,加快推进麻江百姓奔向小康的步伐!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