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记山农大小麦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创新教师团队

2018-04-21 来源:人民网收藏

  山东农大流行一个词叫“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出高水平的成果,争创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立地,就是科研成果要接地气,在生产上能发挥巨大作用。小麦育种与栽培团队就是一支“顶天立地”的科研团队。

  做好农业科研顶天立地的大文章

  小麦育种与栽培团队负责人于振文曾对记者说:“我们不能为写论文做研究,搞科研必须有明确的方向,要为生产服务,要围绕国家的战略需求攻坚克难。”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小麦生产在改善条件、提高产量之后,再创高产面临困难。于振文对小麦衰老的生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后认为,延缓小麦衰老、提高粒重是获得超高产的理论基础。根据这一理论,他带领课题组创建了以氮肥后移为关键技术的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这一技术1998至2009年在鲁、豫、冀、皖、苏推广2.7亿亩,累计增产小麦100多亿公斤。他主持完成的“小麦衰老生理和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小麦生产主推技术,至今仍在全国主要麦区推广。为解决我国优质麦不高产品质不稳定的问题,于振文带领课题组创建的优质强筋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显著提高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的品质稳定性,增强了国产优质小麦的市场竞争力。他主持完成的“小麦品质生理和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成果200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2007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生产主推技术。

  我国的小麦生产在产量提高之后,如何提升品种的品质和抗性,是当前育种研究的重点。为了将高产、优质、多抗等优势集于一身,团队成员在育种技术上进行探索。田纪春教授带领其他成员创建了获国家发明专利的“与常规育种结合的全程多位点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为聚合抗病、高产、优质等性状的新品种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今年1月8日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他主持完成的“多抗广适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山农20及其选育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斯深教授近十年来培育的6个小麦新品种已经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他参与完成的“小麦种质资源重要育种性状的评价与创新利用”课题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孔令让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将山羊草、偃麦草、野生四倍体小麦等近缘物种的优异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选育鉴定出了100余份高抗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及抗旱、耐逆且农艺性状优良的小麦新种质,为培育更多优良品种提供了支撑。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小麦遗传育种的影响日益突出,小麦育种栽培团队在这方面同样取得了骄人成绩。团队付道林教授等经过8年时间潜心探索,成功克隆了Ms2基因,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这项成果为将来实现小麦等作物的杂交制种创造了条件。

  把论文写在广袤的田野上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在理论和技术上创新,更要善于把成果用于实践,为生产发展作贡献,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于振文多年从事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的一个深刻体会。

  于振文1992年担任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2003年被任命为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二十多年来,他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把大量精力用于指导生产,和专家组其他成员一起,研究制定小麦生产技术方案,提出分类管理措施供各省参考。

  农业部领导曾这样评价于振文和他领导的小麦专家组:“在领导面前,他是专家,为决策提供依据;在专家面前他是领导,专家组的工作及时、准确;在农民面前,他是技术员,他指导生产通俗易懂,农民愿意接受。小麦专家组为我国小麦连续增产,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目标立了大功。”

  2010年,于振文查出身患癌症,但病魔并没有压垮这位情系小麦生产的科学家。这些年他一边治疗一边坚持工作,每到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他还和往年一样奔波于各小麦产区,及时提出指导意见。他说:“小麦的产量、质量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我们农业科研人员肩负着重大使命和责任,要为生产当好参谋,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尽职尽责。”

  在山东农大小麦栽培育种团队,无论是栽培学科还是育种学科的老师,大家都像于振文那样守望麦田、情系生产。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异常,冬春冻旱交叠、秋冬春连旱、后期高温干旱、倒春寒冻害、后期降水过多、高温逼熟等对小麦生产构成严峻威胁,王振林、贺明荣等专家,每到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和灾害发生时都要深入各主产区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因地制宜提出促弱转壮、趋利避害、减灾稳产等方面的技术方案,举办各种技术讲座,做到技术跟人、措施进地,为确保小麦稳产增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以致用育英才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山东农大鲜明的办学特色。小麦育种栽培团队所在的农学院完成的“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建立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教学体制”教学成果,1993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所谓“三田两地一课堂”,是指贯穿农学专业学生大学四年全过程的认知田、科研田、攻关田,课程教学基地、毕业实习基地,以及以科技创新项目为主的第二课堂。不同层次的实践环节有机衔接,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显著提升。

  为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山东农大专门在新校区留出2000多亩地用于教学科研,学生出了教学区就可以到试验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贯穿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研究生不仅要在实验室里做试验,也要到生产实践中锻炼。小麦育种栽培团队在山东的龙口、桓台、兖州、滕州、汶上等小麦生产先进县市区建立试验基地,老师经常带领研究生在到基地与当地技术人员和农民一起研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于振文还在兖州市、临淄区农村建立了院士科研工作试验站,这里接上了互联网、配备有先进的科研设备。他要求研究生吃住在农村,深入了解农村、了解农民,有针对性地研究生产中的问题。他说:“生产实践是最好的实验室,农业科研一定要在生产一线设点,这样研究出的成果才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

  得知小麦育种栽培团队被授予“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团队的教师们都感到十分自豪。于振文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团队的科研课题,创新小麦育种栽培科研成果,为人民群众提供充足和优质的粮食,是我们永恒的科研课题和使命。我们要像黄大年那样,把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落实到教学科研工作中,不断钻研探索,创新更多优秀成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