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扎根赣南苏区、专注服务区域、引领稀金产业

——记江西理工大学“区域特色有色金属高效利用及资源循环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18-02-09 来源:教师司收藏

  江西理工大学“区域特色有色金属高效利用及资源循环教师团队”所在的江西省赣南地区属于原中央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及自然地理等原因,赣南地区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国务院在2012年发布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该文件的指引下,团队明确了未来十年内的发展思路,即以赣南地区丰富的稀土、钨、铜等有色金属资源为支撑,以资源高效利用及循环利用为研究方向,以区域特色有色金属生产及利用人才培养为教学目标,以区域特色有色金属产业升级改造为技术服务对象,大力支持区域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稀土、钨、铜等有色/稀有金属产业基地。

  团队历经多年的发展,在师风师德、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均涌现了一些典型事迹:

  (1)以“铂”明志,借其纯净耐蚀的特性,树立淡泊名利、坚守原则的师德师风风范。

  团队目前以徐志峰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由老中青三代共13人组成,其中一半以上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团队教师始终以教学优先、以学生优先,例如:团队压缩办公区,腾出空间改造成本科生自习教室,为了给学子创造更贴心、更优越的学习环境,投入资金专门为自习到装点了绿色植物、配备了空调和饮水机、全年免费提供饮用水。团队教师还多次为困难学生捐款捐物。团队长期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获得了“江西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徐志峰教授在带团队的同时,更是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位学子,连续多年坚持手书考研寄语,为考研学生准备爱心早餐和便利文具包;坚持为毕业生讲“最后一课”。团队中的廖春发教授更获“全国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万林生教授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表彰。

  团队还特别注重青年博士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引导青年博士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实践,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另一方面建立了完善的青年教师导师制,以老带新、薪火相传。团队中的曹才放博士被学生评选为“我身边的好老师”,李金辉博士获评学院“最受欢迎教师”。

  (2)以“金”明志,借金子总会发光的理念,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书育人理念。

  团队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中心,从传统的“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及时将最新的科研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团队中多位教师具有深厚的一线教学经验,所有教师都承担了本科生教学任务,并都有担任本科生及研究生班主任的经历。团队教师走访学生宿舍已成常态,亲切关心学生的生活起居、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在多年教育教学的基础上,以团队教师为骨干的“化工冶金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五年来,团队教师平均年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项,获得了江西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及多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培养的学生中也涌现出一批优秀学子,其中樊启哲获得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周洁英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薛丽燕获得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3)以“钨”明志,借其超硬难熔的特性,激励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科研创新精神

  团队教师在海外学成归国后一直致力于赣南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提取及循环利用研究。特别是针对稀土、钨、铜等有色金属,团队近五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50余项,并取得了多项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成果。

  团队中,万林生、聂华平、梁勇等教师历时十余年,在白钨绿色高效冶炼工艺和装备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明和重大创新,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系列技术近三年内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5.68亿元,新增利润10.2亿元,可减少排放废水10亿立方米,对我国钨工业的技术进步和跨越以及国际竞争力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徐志峰、王瑞祥等教师解决了多金属废弃资源的深度回收和循环利用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述自主研发的创新性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赣南乃至全国有色金属资源提取、回收和污染防治水平的提升。

  (4)以“稀土”明志,借其应用之广泛,建立多方位的社会服务体系。

  团队依托“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铜加工与冶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个国家级平台,以及“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和“铜资源高效开发及精深加工”3个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完善的服务区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科研创新体系,并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品牌效应。

  在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利用、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冶金、铜资源高效冶炼及节能降耗等方面,近五年向行业输送本、硕、博专门人才约600名。校友中涌现出了杨新华(国家离子型稀土工程中心主任)、胡健康(广晟有色和利稀土总经理)、刘同高(厦门钨业董事长)、龙子平(江铜集团总经理)、姚素平(中国瑞林总工、国家设计大师)等一大批杰出人才。此外,受国家人社部、行业协会等委托,多次承办高级人才专业培训,为区域龙头企业培训技术人员上千名,极大地提升了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有力推进了区域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稀土、钨、铜等有金属产业基地的步伐。

  (5)以“铜”明志,借其良好的电热传导性能,秉承“传帮带”的团队建设机制。

  团队建成十余年来,曾获批江西省有色金属冶金学教学团队。历经发展,教师队伍日益壮大,结构更趋合理,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和科研攻关能力。

  老一辈教师,如万林生教授等依然活跃在科研和社会服务一线,中青年的徐志峰、廖春发等教授正引领团队在教学科研上锐意进取,青年教师则勤奋踏实,紧跟专业前沿发展。近五年来,团队成员平均承担教学任务96课时/人·年,科研经费约40万元/人·年,发表高水平论文3.0篇/人·年,培养博士/硕士2.1人/人·年。

  团队十分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了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并积极组织与其它院校的学术交流活动,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学术发展搭建了通畅平台。近五年团队青年教师中有6位职称获得晋升,3人开展出国访学交流,其中李金辉博士获得学校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梁勇博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曹才放博士和肖燕飞博士获评全国冶金院长奖,展示出团队蓬勃向上的朝气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面向未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两步走”战略指导下,继续扎根赣南革命老区的“区域特色有色金属高效利用及资源循环利用教师团队”将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各环节。团队全体教师将在向黄大年学习活动中继续秉承“报国、树人、奉献、创新、合作”的理念,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支撑区域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团队教师将进一步在黄大年精神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田青(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