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各界喜迎教师重大政策出台

2018-02-07 来源:《人民政协报》收藏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意见》将教育和教师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对此,我们听听一线教师、委员代表等关注呼吁教师问题的人士的心声。

  一线教师的“获得感”

  《意见》提出,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心乡村教师生活。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今年,我成了全镇唯一一个被聘任为高级教师(相当于副教授)的乡村教师,这是我今年得到的最大的实惠。”近日,记者收到一封来自湖北省武穴市余川镇中心学校教师吴学书的邮件。

  吴学书在邮件中说,近5年来,他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高度重视,见证了乡村教师在物质和精神上发生的变化。

  吴学书告诉记者,从教42年来,他先后6次放弃了招干提干的机会,长年累月扎根在最贫困的山区学校。让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经湖北省黄冈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并全票通过,他被评为高级教师,成为全镇唯一享此殊荣的乡村教师。“有人说,乡村教师要想评高级教师比登天还难,我可真是赶上好时代了。”

  刚刚荣获“2017马云乡村教师奖”的河南省辉县市拍石头乡的乡村教师张锦文也很兴奋。“这些年,我先后荣获河南最美教师、马云乡村教师奖等多项荣誉,这说明,社会对教师职业越来越重视和认可。”张锦文说。

  代表委员的鼓呼得到回应

  兴奋的不止一线教师,还有多年呼吁把教师职业作为教育公务员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意见》提出,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特殊法律地位,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保障和管理,多年的鼓呼有了结果。”

  在周洪宇看来,确定教师的公职人员法律地位,第一个好处是有利于保证教师工资待遇的落实。如果把教师作为教育公务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就能够以公务员的形式发放。不仅能够解决拖欠工资的现象,还可以保证法定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甚至高于公务员待遇的落实。第二个好处就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在全社会掀起尊师重教的风气,吸引青年人从事教育工作。

  周洪宇回忆,他于2007年提出这项建议,不久之后就得到了业内很多专业人士的支持。“从长远来看,教师问题事关教育改革的核心,我相信这个呼吁方向没错。”周洪宇说。

  与周洪宇一样,多年关注教师问题的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教师庞晓丽看到文件也很激动。她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多年前,庞晓丽曾到青海省果洛州的州府所在地大武镇进行调研,果洛州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平均气温零度以下,高寒缺氧的严酷环境下的教师生存、工作极其不易。来到大武乡民族寄宿制小学,庞晓丽发现,该校校长也在上课,课后庞晓丽问他,校长也上课吗,“为评职称得上啊。”校长说:“我们草原寄宿制学校老师们工作量太大了,吃喝拉撒睡,全部管到位。而且责任太大了,稍不留心,一个孩子跑出去,我们必须动员全体老师去找,一夜不回来,不是冻死就是被狼吃掉。可是我们基层老师的职称也太难评了,职称上不去,工资待遇就上不去,副高指标千分之一,我们学校只有一个指标,好不容易该我评了,这期间没准调一个副校长或老师,如果拥有副高职称的话,我又没戏了。”

  面对这些老师,作为基础教育界少有的全国政协委员,庞晓丽总有一种深深的歉疚,但凡有说话发声的机会,她都在努力为基层老师的诉求呼吁。让庞晓丽欣喜的是,2011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并设置正高级职称。这意味着中小学教师可以评教授级职称了,我国中小学及学前教育职称制度是1986年建立的,中学教师职称最高为高级(大学副教授),小学、学前教育仅为中级(大学讲师),职业发展空间受限,不利于教师队伍稳定和人才脱颖而出。“没想到政策有了这么大的变革,尤其是小学教师和学前教育的教师都可评聘正高级教师,比原来多了两个层级。据了解,目前我省中小学和学前教育共有25人被评聘为正高级教师。”庞晓丽说。

  2015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共有八大惠及农村教师的举措,特别提出,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2017年,青海省人社厅和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共在全省评聘4000多个教师为副高级职称。

  “这些措施,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让更多的教师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有盼头、有奔头,干工作有劲头。相信《意见》的出台,会让更多老师获得实惠。”庞晓丽说。

  师范院校校长的展望

  现实中,很多人经常发出“现在的师范生不如以前的中师生”的感叹,著名教育学者顾明远也曾发出这样的呼声:近几年来师范教育的机构改革进行得非常神速,但教师专业化水平并未有多大提高。

  作为亲历者,全国政协委员、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更是指出:“在高校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师范院校承担的教师教育职能悄然弱化;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期盼下,师范生生源质量总体不高;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诉求下,教师专业成长后续乏力;在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目标下,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脱节现象依然存在;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相对滞后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

  现实中,很多师范院校面临着招生难、就业难的困局。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就曾表示,2011、2012年期间,该校招生困局凸显,很多师范专业第一志愿招不满,只能从第二第三专业报考生中调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长左和平向记者表示,受市场化冲击,很多师范生毕业之后,极少进入教育系统就业,该校师范生每年大约只有1/3毕业后从教。

  《意见》指出,要“大力振兴教师教育”,“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这意味着我国教师教育将回归以师范教育为主体的传统,“重建师范教育体系,实际上就是要恢复师范教育的精英教育传统,就是要更多的学业成绩好的孩子来读师范教育。这是重新振兴师范教育的一个重大政策导向。”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说。

  显然,新政的出台将为师范院校本身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性机遇。梁留科撰文写道,“作为教师教育主体力量的师范院校,当前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师范性,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机制,改进培养模式,引领教师教育新的发展。改革招生制度,提高生源质量,鼓励有志于从教的优秀学生进入师范专业。同时,要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师德养成教育,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与基础教育实践实现无缝对接,分类培养各类高素质教师,促进教师培养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把学校办成真正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基地。”

  教育局局长的期待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频繁出现的虐童案、性侵案,以及体罚与变相体罚等现象,与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格格不入。多地发生的师生冲突升级、学生伤害教师等案件,突显教育缺乏人性的温暖。

  针对社会关注的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意见》提出,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认为,在教师精神层面导向上,不能忽视教师对国家民族的担当意识。“我们既要积极弘扬尊师重教,也要注重引导使命担当,教师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在队伍建设改革的过程中起到内因作用,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师之道同样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广大教师要自觉植入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进而影响学生,成就学生,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其次,在教师培训内容上,不能忽视对理想信念的有效引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加强对教学业务能力的指导,更要突出对教师教育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的要求。

  项海刚告诉记者,上城区正在制定落实《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品质服务细则》,将师德落实到每一个行为细节,并辅以菜单式的师德专题培训,引领教师建立高尚情操。

  《意见》指出,“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编制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

  江苏省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教育局原局长顾月华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当前,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一线城市遇到了很多新的困难。比如由于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再加上全面放开二孩后,学龄人口数量剧增,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和多样。“教育资源紧缺,编制不足,如何保证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保证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人不够、流不动、补不足,这是很多地方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如今,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药方”。《意见》指出,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

  《意见》在强化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方面也都进行了部署,要求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确定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和责任人。经费上要予以优先保障,并通过督查督导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在项海刚看来,在政策有效落实上,不能忽视对部门联动的统筹推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对于党中央的决策,不能停留在口号和观望,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快制定落实具体可操作的细则,强支撑,出实招。教师队伍体制机制的改革,决定权往往不是在教育系统内部,比如人事制度、编制配备、工资待遇、职称体系等等,更多在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需要全面统筹,才能收到实效。”项海刚举例,仅以教师工资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早有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但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实现的并不多。本次《意见》明确指出,要健全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这必定包含除基本工资以外的各类冿补贴收入。“如果在实际执行中,各地通过‘口径’调整甚至玩‘数字游戏’,规避混淆这一标准,那么政策的执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意见》各项要求的落实,也必将考验各级党委政府的执行效力。”

  “我们需要借《意见》东风,引领广大教师做‘人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项海刚说。(本报记者 解艳华)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