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国务院发文促农村基础教育“补短板”

央地财政联手输血农村“两类学校”

2018-05-22 来源:《南方都市报》收藏

  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以下简称“两类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如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公平,是新时期教育改革需要攻克的重要难题。为此,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建设、强化经费保障、提高办学水平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措施。

  实际上,长期以来,各地政府也不同程度地发力,来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他们当中有的在这项工作上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探索总结出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农村“两类学校”的去留困境

  根据教育部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乡村小规模学校10 .7万所,在校生384.7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5.8%;乡镇寄宿制小学寄宿生934.6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14.1%。业内普遍认为,如何促进“两类学校”的发展,是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关键。

  河南省新安县正村镇白墙小学就属于典型的“两类学校”。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在“人民的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号召下,新安县出现了一股“办学潮”,各乡各村兴办学校。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学生数量剧增,乡村学生越来越少,对于许多乡村学校来说,“学生和教师都留不住”。

  生源减少、师资不稳定、教学质量不高,2016年以前,白墙小学校长毛海常为这些问题发愁。此外,“偏远村里的孩子离校远,上下学也是个难题”。

  距离白墙小学20多公里的铁门镇陈村小学老君洞教学点的困境更为典型。这里地处偏远地区,生源来自老君洞、蔡东、河上沟、安沟等偏远农村,学生居住分散。再加上学校基础设施破旧,教学质量有限,“教师怎么也不愿意过来,特岗教师也没人愿意考来”。据该校长邱新学向南都记者介绍,此前整个学校共有两位教师承担几十名学生的所有科目的教学任务。

  在全国范围内,不乏白墙小学与老君洞教学点这样的乡村学校。“两类学校”面临着“去”与“留”的问题。“去”或会造成附近学生就学不便;“留”,师资和硬件也不到位,难以提升教学质量。如何才能让“两类学校”得到发展,既能因地制宜,保证学生的教育质量,又能将教育脱贫落到实处,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和教育公平,是各级政府需要权衡的问题。

  城镇化催生农村学生寄宿新需求

  一些地方政府同时注意到,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镇和县城集中,学校服务半径不断扩大,学生寄宿需求逐年增长等都是目前农村教育出现的新特点。教育部数据也显示,仅河南、湖南、贵州三省,寄宿率分别就由20 13年的25 .8%、29 .1%、28 .4%,增长为2017年的30 .9%、30 .2%、33.1%,且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为适应农村学生寄宿需求的快速增长,河南省较早就开始了探索,不少市县也在探索中积累了有效经验,洛阳市便是其中之一。两年前,洛阳市针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进行调研,他们了解到,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部分乡村寄宿制学校的住宿规模已无法满足留守儿童、务工人员子女、距家较远学生的住宿需求;部分学校学生宿舍陈旧、生活设施落后,食堂、浴室及其他配套设施无法满足学生使用需求等问题。随后,这次调研逐渐完善上升为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的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2017-2020年期间,该市计划新建、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322所,投入资金28.27亿元。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向南都记者介绍,河南省自2009年开始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五年累计投入资金166亿元,完成校舍改造面积2197万平方米。2014年,河南省还实施了“全面改薄”工程,截至2017年底,共统筹资金259.45亿元,累计改造小学11459所、教学点2310个、初中2287所。

  各级政府支持学校升级改造

  在提升农村“两类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同时,如何防止出现因学校布局不合理而导致学生上学困难,甚至辍学,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也强调,农村“两类学校”的布局,既要有利于为农村学生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又要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方便孩子就近入学。在这个过程当中,既要防止过度撤并造成学生的过度集中,同时也要避免造成资源闲置浪费,产生新的“空心校”。

  这也是对白墙小学改造时需要考虑的问题。经过多次对学校、师生、家长等的调研,当地政府决定将白墙小学改造建设成为一所寄宿学校,并集中优质教学资源来辐射片区。

  这项工作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很快得到落实,2016年,白墙小学“升级”为一所具有教学楼、图书室、计算机室、实验室等各项设施完备的现代学校。谈到学校的变化,毛海不由嘴角上扬,“以前我们在老校区的时候,条件差,环境不怎么好。现在学生一下课就跑去体育角、图书角。加上环境好了,老师们也觉得在这里工作很踏实”。不少家长也向南都记者表示,从前的白墙小学条件差,有能力的家长都想把孩子转到更好的学校。学校进行改造后,孩子学习热情也高了许多,同时,每天也不用来回几公里上下学。

  老君洞教学点的改造则从2014年开始,各级财政先后拨款300万元,为该校建了新教学楼、新球场、新厕所等。针对此前“下不来、留不住”教师的问题,当地政府专门为该校新建了6套教师中转房。这些改造资金主要来自中央、省、市财政拨款。在此基础上,各级基层政府也进行了补充。据新安县教育局局长王献峰介绍,2016至2017年间,新安的县、乡两级财政投资1.6亿元,建设8所农村寄宿制小学。

  中央地方财政合力支持“攻坚战”

  在全国范围内,要改善10 .7万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条件,保障934 .6万农村小学寄宿生的住宿条件,是一场持久攻坚战,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据了解,近年来,中央财政在收入增速减缓、支出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仍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仅2017年,就安排了358亿元“全面改薄”专项资金,并带动地方投入700多亿元。

  此外,从2006年开始,国务院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补助标准为中部地区每平方米300元,西部地区每平方米400元。此后,该项补助标准多次提升。2015年,中部地区升至每平方米800元,西部地区每平方米补助提高到900元。中西部地区所需资金中央和地方按照5:5的比例分担,东部地区由地方自行承担,中央给予适当奖励。据了解,2017年中央财政下达校舍维修改造资金147.01亿元。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也向南都记者坦言,尽管近年来公共财政投入教育的资金总量逐年增加,总量已经很大,但河南是教育人口大省,生均经费依然很低。在该背景下,河南乡村学校资金投入采取专项工程加长效机制的模式。“专项工程是解决当前的急需,采取‘中央奖补、省级统筹、市县实施’的办法,长效机制是解决长远,采用的按比例分担。”

  她还南都记者介绍,在中央财政拨款之外,河南还探索从2015年起每年安排奖补资金5000万元,支持实施城镇教育资源扩充计划。从2017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对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进行奖补。

  南都记者还注意到,安徽、广西、宁夏等地,也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列为省(区)政府重点工作任务,作为教育领域最重要的“一号工程”来抓。山东、广东等地整合义务教育领域专项资金,超额落实规划建设资金。贵州各级党政机关则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乡村经济建设、教育发展“是一个整体”

  为何农村“两类学校”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个难点?在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邬志辉看来,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根本上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和农村教育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其中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最短板”和“最薄弱环节”。同时,乡镇寄宿制学校虽然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课程开设上要好于乡村小规模学校,但是也面临交通、食宿安全和学习、情感危机等一系列的挑战。

  如何啃这块“硬骨头”?邬志辉认为,从“两类学校”的现状来看,农村学校布局必须得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不能只建寄宿制学校,也不能只建小规模学校。切实保障乡村小学学生特别是低年级段学生就近入学,并在解决了学生上下学交通服务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前提下,适度发展乡镇寄宿制学校,确保配备床铺、食堂、饮用水、厕所、浴室等基本生活条件标准和开展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及文体活动所必需的场地与设施条件。

  邬志辉还提到,无论是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还是乡村教育自身发展,落实到乡村就是一个整体,各类资源可以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综合效用。(南都记者 唐孜孜)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