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立德树人 对标争先 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中推进党建质量提升攻坚

2018-05-29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收藏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现有26个师生党支部,526名共产党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三农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围绕立德树人,立足中国特色和农业特色,对标争先。致力拓展多元育人模式,通过特色活动“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在扎根乡土乡村的实践和社会服务中,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后备力量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让鲜红党旗飘扬于乡土大地,在社会服务中深入推进党建质量提升攻坚。

  一、强化党委政治核心和引领作用,联合全国农科院校共同发力

  农学院党委强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引领作用,积极搭建全国农科院校协同育人的广阔平台。2015年10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的倡议下,全国43家高校的45所农学院汇聚一起,达成北京共识,倡导成立了“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凝成一股聚焦全国贫困县脱贫摘帽、助力扶贫攻坚的强大力量,汇聚了一支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的庞大队伍。

  联盟决定在十三五期间,全国农学院联合实施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工程。以此发端,2016年,酝酿启动了以“走进乡土乡村 助力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该行动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全国大学生三下乡文件中,被列为各专项行动之首。两年来,全国农科院校累计有480支小队奔赴近30个省市参加实践,近5万人次师生参与其中。

  2017年11月3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思想的四年后,农学院党委又牵头举办了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助力精准扶贫 聚力乡村振兴”研讨会,全国50余家农学院聚集农大,共同就参与和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培养“一懂两爱”人才展开研讨交流。同时,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走进乡土乡村 助力精准扶贫》系列丛书举行首发式,丛书首册《阡陌众行》已正式出版发行。丛书第二册将围绕“讲述扶贫故事”这一主题,重点挖掘和了解脱贫攻坚战中的精彩感人“故事”,将于今年下半年出版发行。

  此外,依托“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农学院党委还发起了“全国农科学子农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农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全国农学院青年学者论坛”“全国农学院共享基地计划”等活动,为打造新时代“四有”好老师队伍,培养“一懂两爱三有”的三农人才后备队伍奠定扎实基础。

  二、加强联动机制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巩固“1-4-1”体系,坚持“三带原则”,加强师生、党团联动机制建设。农学院党委根据教工、研究生和本科生实际情况,按照一个教工支部和四个研究生支部、一个本科生支部进行结对,构建了“教研本”三位一体的“1-4-1”联动工作体系,据此进一步强化了教工支部对学生支部的引导教育功能。在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中,农学院党委充分依托“1-4-1”联合工作体系,每年都有20余名教师随队实践,确保每支实践小队都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其中,农学院党委书记曲瑛德、院长金危危也亲自带队,深入农村开展调研实践。

  在联合实践行动的各实践小队中,不仅有支部的党员,还有入党积极分子、团员、团学骨干等,充分依托党委带团委、党支部带团支部、党员带团员的“三带”工作模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带动发挥共青团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活跃基层、打牢基础,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鼓励更多青年学子深入田间地头,“撸起袖子加油干”,扎实践行我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

  二是发挥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作用,“头雁效应”有力彰显。在2017年暑期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中,农学院党员教师胡跃高教授、陈源泉副教授、朱万斌副教授、辛明明副教授、袁旭峰副教授、胡兆荣副教授等亲自带队,深入山西省国家级贫困县灵丘县,他们扎根贫困村,与学生同吃同住,指导学生实践。其中,陈源泉副教授作为作物生态与农作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在上关村驻村实践期间,躬身实践近10天,撰写并出版《大学生社会实践手册——走进乡土乡村50问》一书,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手册;另撰写一篇文章《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灵丘县全面战略合作的思考》。此外,他还自掏腰包几千块钱用以购买图书,为上关村银苑小学捐赠科普图书,建立了科普图书角。

  农学院党委注重加强“双带头人”建设,像陈源泉这样的教工书记,他们政治强、业务精,充分发挥了“头雁效应”,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深化校地协同合作,立志“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农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校地协同合作。2016年,农学院党委由20余名指导教师指导188名学生党员团员,奔赴全国 11个省市的国家级贫困县,扎实开展实践行动。2017年农学院党委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深度化的合作模式。首先,接收吸纳首批15名“精准扶贫专项”的专业学位硕士在该县参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由专项生同学挂职担任灵丘县有关乡镇的副乡镇长,立志“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同时,成立研究生精准扶贫、1+3专项功能性党支部,该支部定位为聚焦推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在学院党委的各项活动中表现尤为积极。

  灵丘县也是农学院在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中的重要实践点,2017年农学院派出12支实践小队、150名教师和学生扎根灵丘县的15个贫困村。实践中,各实践小队通过对农户的家庭劳力、农业生产状态和收入等充分细致的沟通和调研,帮助贫困户找准问题;通过带队老师、校内指导老师的协助和小组成员的群策群力,形成该户的支农增收方案;通过联盟定制的三农服务手机APP“农天下”平台,建立教师、专家与贫困地区农民的长期帮扶机制。同时继续强化合作平台建设,通过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开展了“特困高中生助学”及“顶梁柱”大病医疗救助公募项目,为灵丘县贫困家庭带去福音。帮学支教、支农增收、深入调研……农学院党委实践队员们致力于为助力精准扶贫、发力乡村振兴贡献磅礴力量。

  此外,双方联合建设中国农业大学灵丘教授工作站、办好“车河有机农业论坛”、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基地等,系列合作项目的落地有效整合和对接了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为灵丘县的脱贫攻坚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四、以培养“一懂两爱三有”人才为目标,成果凸显

  两年来,农学院党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一懂两爱三有”的新时代三农人才为目标,通过“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组织师生深入贫困乡土乡村,促进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助力精准扶贫事业,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并取得明显成果。

  2016年,联合实践行动共完成实践总结汇总一本、实践日志汇总一本、照片集一本。回收由扶贫专家所设计的农户级有效问卷3666份,村级有效问卷119份,深入挖掘、精准剖析贫困地区目前的发展瓶颈。同时《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走进乡土乡村 助力精准扶贫》系列丛书首册《阡陌众行》已出版发行,是对“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的纪实,也是走近乡土农村、揭开贫地面纱、讲述扶贫故事、指导助贫工作的手册。2017年的实践行动重点对扶贫相关群体做好调研和访谈,挖掘和了解脱贫攻坚战中的精彩感人“故事”,并形成文字记录。农学院实践小队的师生们共撰写访谈75份,其中撰写村支书专访15份,驻村第一书记访谈13份。

  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的协调和统筹下,2018年的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在全国已经全面启动,本年度主题为“助力精准脱贫 聚力乡村振兴”。农学院党委按照“1-4-1”体系和“三带模式”已经完成了队伍的组建,相信这支以党员师生为骨干的实践队伍将会继续扎根祖国的广大乡土乡村,用心贴近人民,用脚丈量土地,为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做出他们更大的贡献。(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