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贵州:校农结合助力营养改善计划 让孩子“吃饱”更“吃好”

2018-07-05 来源:新华网收藏

  新华网北京7月5日电(陈梦谣)“爱是无言的,爱是隐形的,而这一份营养午餐却是美味的、有爱的。感谢这份爱。”“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营养餐的陪伴。我深感社会无比温暖,并时刻提醒自己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贵州省惠水县长田小学食堂外面的“感恩墙”上,张贴着很多五彩缤纷的便利贴,学生们用稚嫩的笔触在上面纷纷这样写道。

  孩子们所提到的营养餐,是指2011年国家启动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9个省1631个县实施了该项计划,受益人数达3700万。7年来,贵州省的营养改善计划做出了特色,以“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为目标,建设了1.2万余个农村中小学校食堂,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近几年,贵州省一直在政府保障能力、食堂建设、管理制度、供餐质量、学生食育等几方面推进“提质升级”,加快推动营养改善计划从“吃得上”“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均衡”转变。

  每餐4元膳食补助,“三菜一汤”是标配,有主荤、次荤和蔬菜。土豆牛肉、佛手瓜炒肉、番茄炒蛋和黄瓜肉片汤是长田小学一日的营养午餐,中午时分,全校六百多名学生分两拨儿排队去食堂就餐。在一楼就餐的孩子们均是一二年级学生,由食堂工作人员提前盛好饭菜,不够吃还可随时举手示意老师帮助加餐,在二楼就餐的则是动手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他们按需自助取食,积极响应光盘行动。饭后,同学们自行清理餐盘,并在洗碗池中完成初步清洗。

  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长田小学成立了由校长负责的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还组建了由家长代表、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和村支两委代表共同组成的营养改善计划监督小组。食堂外的信息公示栏中,营养补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每周供餐食谱、食材配送公司送货单都在上面条目清晰地张贴公示。长田小学副校长吴厌非介绍,监督小组负责监督资金管理、饭菜质量等方面,食材配送出入库的登记、储存、加工、留样也都有专人管理,留样每样不少于100克,保留时间48小时。学校还要求食堂工作人员每年体检,定期组织他们去县里参加厨艺培训。 

  长田小学的校园一角,有一个独特的农场,名叫“苗苗农场”,种满了玉米、辣椒、薄荷、向日葵、南瓜等,这是学校的农耕体验基地。在这里,每个班级都有一片土地,孩子们在耕种的过程中,深刻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这种“食育”体系的构筑,有助于勤俭品格和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

  “猪肉每人每餐1两、菜籽油每人每餐0.5两、蔬菜足够、米饭管饱”是贵州省长顺县第四中学营养午餐的膳食标准。学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每天从农户那里采购蔬菜1000多斤,肉类400多斤,保障各类食材安全新鲜,把国家下发的4元膳食补助全部落实到孩子们的餐盘里。 

  在长顺县第四中学,食堂的食谱是由县教育局营养办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搭配的,每周更换。此外,营养午餐除了“三菜一汤”外,还添加了一个配菜,供学生们自主选择,如果不喜欢吃其中某一样菜,可以进行调换。如此一来,孩子们的选择多了,营养也更丰富了。

  长顺县第四中学校长万雨说,在统购过程中,食材进校门前,食药监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就已经进行了检测,食材进校后,学校设置的营养办还要对食材进行第二次监督。双重监管,为学生们的营养健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在惠水县长田小学和长顺县第四中学,不仅午餐得益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而免费,早晚餐还能享受到农村寄宿制学生补助,补助标准为7元,这就意味着,住宿生在校吃饭全天都可免费。

  惠水县绿康源公司是全县学生营养餐食材集中配送中心,为惠水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125所学校配送食材,惠及5.5万学生。公司拥有17个种植基地、2个养殖基地,合作农户4000多户。车间里,工人们日夜操作,完成蔬菜和肉类食材的分拣、加工、洗切、装袋,冷藏配送车凌晨两点就开始陆续将净菜向各个学校配送,并保证上午十点之前全部配送完毕,每日总配送距离达2200公里,其中,配送人数最少的校点为10人,最远配送学校约百公里。

  董事长蒋显勇说,配送到学校食堂的净菜是全部清洗好、包装好的,这为的是避免二次污染,杜绝食品安全隐患,同时还减轻学校工勤人员的压力。为配合营养餐这项民心工程,绿康源公司一直保持低盈利的运行模式,将政府补助的4元午餐钱最大幅度地用在孩子身上,惠水县政府和教育局还会定期做市场询价,公司的农产品报价要保证低于市场价。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不仅满足了学生营养健康饮食的需求,也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把孩子放心交给学校,使学生家长能够安心工作,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在营养餐的配置上,贵州省全面实行“校农结合”,将学校农产品需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精准对接,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以‘学校+公司+合作社+农户’为框架,由农户和合作社根据学校订单种植养殖农产品,公司集中收购配送到校,实现了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保障学校食堂供给‘一仗双赢’。”贵州教育厅厅长邹联克说。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