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构建“四+”模式 助力贫困地区“拔穷根”

2018-10-16 来源:规划司收藏

山东师范大学

  一、基本情况

  山东师范大学充分发挥特色优势,聚焦、聚力、聚情贫困地区,以省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为工作中心,以教育扶贫为重点,通过构建教育扶贫“四+”模式,开展人才帮扶、智力帮扶、科技帮扶、文化帮扶,努力帮助贫困地区“拔穷根”,促发展。

  学校以“第一书记”工作组、科技文化合作、基础教育帮扶、实习支教送教等品牌帮扶项目为抓手,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对扶贫工作予以全力保障。通过加强扶贫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通过开展各类师资和党政干部培训,提升当地人才核心竞争力;通过科技文化帮扶,为贫困地区发展经济产业,打造文化品牌;通过开展支教送教,助力当地教育水平提升;扶贫工作务实高效,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学校共投入扶贫经费1000余万元,捐款捐物折合300余万元,争取各类项目资金、配套资金、减免资金1000余万元,开展帮扶活动1000余次,1万余名师生参与扶贫工作。

  二、实施进展

  (一)人才+:打造一支带不走的脱贫攻坚队伍

  人才匮乏是贫困地区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全面提升当地人才、干部队伍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是推进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以基础教育集团、干部教育培训学院为抓手,坚持送出去、请进来,通过举办村“两委”干部培训班、教师骨干培训班、组织参观考察等活动,提升当地干部和教师的理论修养、科技素养和文化涵养,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能。

  1.科学选题、精心策划,全面提升干部素养

  学校按照省委要求,认真落实“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依托干部教育培训学院,投入10余万元,为菏泽市东明县组织5期专题培训班,培训各类人才、骨干388名;聚焦新农村建设,对东明县6个乡镇的100名村“两委”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内容涵盖新农村治理、法治农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为当地基层干部增长见识、更新知识、提高认识、增强能力搭建了有效平台。

  2.创新方式、突出特色,切实抓好师资培训

  东明县地处山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乡镇中小学优质教师资源极为匮乏。学校立足帮助当地教师开阔教育视野、提升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先后两次培训东明县小井镇中小学骨干教师72人。培训采取课堂教学与现场参观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创新、教育课题方案设计与分析等进行专题讲授和辅导,并走入山师附小各年级课堂听课、与教师座谈交流,既提升了理论水平,又深入学习了课堂授课技巧,解除了工作中的疑虑和困惑,对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3.支教送教、定点帮扶,补齐教育学科短板

  2015年,针对菏泽、临沂、泰安等地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短缺情况,学校组建实习支教团,2000多名师生驻地顶岗,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支教活动,解决了当地教育的燃眉之急,输送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学校研究生支教团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完成支教任务的同时,在新疆昭苏捐建图书室,设立“爱在天山”特困生奖学金;在重庆荣昌,支教团面向留守儿童群体,开展专项辅导、扶贫帮困、心理引导和主题团日活动,累计帮扶学生千余人。2009年起,支教团连续九年开展“棠城筑梦”—爱心助学活动,累积募集爱心善款40余万元,资助数百名困难中小学生;与腾讯网“腾爱”自助捐赠公益平台深度合作,为8所乡村小学募集到10万余元爱心物资;通过与公益基金会、爱心慈善企业合作和面向社会募集等方式,为3所乡村小学更换了238套总价值3万余元的全新实木桌椅。

  (二)智力+:改变贫穷落后的教育基因

  贫困农村地区党建工作薄弱是制约当地发展的关键因素。山东师大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学校依托优质办学资源与贫困地区中小学建立长效教育帮扶机制,有效提升了当地基础教育发展层次和水平。

  1.加强党建、抓住关键,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水平

  学校“第一书记”工作组入驻帮包村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原则,认真梳理党建工作问题,明确整改思路措施。从加强支部建设入手,严格按照党建工作新要求,规范支部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从树立党员和“村两委”干部威信入手,深入农民家庭、田间地头,了解群众心声,为村干部提高威信、推动工作制定有效措施;召开党员干部会、座谈会,动员他们要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把握历史机遇,全力推动村庄健康和谐发展。先后投资近100万元建设文化大院、村委大院等场所,保证了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

  2.突出重点、改善民生,助推经济建设提质增效

  学校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和基础建设力度,全面提高菏泽市东明县帮包村水平。投入200余万元专项资金实施农田灌溉打井工程,解决7000余亩土地灌溉问题;为3个村年提高收入至少420万元,村集体收入近30万元。学校争取各级各类资金800余万元,实施电网改造、农村道路硬化、村办幼儿园和中心小学校舍改建扩建等工程,极大提升了村民生活质量。通过指导经营户建设高产示范田、开展养殖技术指导、特种经济作物种植、畜牧养殖等,助力脱贫致富、增加百姓收入。

  3.战略合作、资源输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山东师大与菏泽市东明县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山东师大附属中小学先后与当地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派管理人员,输送办学理念及管理模式,按照其成功经验进行教学管理和师资培训,协助合作学校健全管理机构,当地教育质量稳步提高。2015年,东明一中一本上线人数、本科上线人数和自主招生均实现新的突破,其中一本上线人数较去年增加35%,有效遏制了优秀生源外流的。

  附属中小学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济南、青岛、济宁、聊城、菏泽等地的20余所中小学建成“结对帮扶”关系,帮助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地区的学校办学条件,为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区域、校际的差别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科技+:用核心竞争力拉动脱贫引擎

  学校依托理工学科特色和优势,积极构建学校引导、学院主导、团队主体、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的科技扶贫体系,紧密对接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方向和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1.校地共建、搭建平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学校发挥地域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国家战略,与东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山东师范大学东营研究院,全面负责学校在东营市的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咨询服务及教育培训等工作。学校生命科学学院研发的“盐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被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推广215万亩,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4.515亿元。王宝山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海洋“863”重点项目,成功选育出大量盐生植物和能源作物为打造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示范区提供耐盐种质资源,项目创建的“饲用甜高粱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让盐碱地秸秆含糖量达12%以上,为现代畜牧业饲料提供技术保障。

  2.聚焦农业、服务农村,全面助力科技兴农

  学校以推动农业发展、造福人民福祉为己任,将科研方向瞄准农业产业。化学科研团队研制开发了“磷矿粉直接法生产N、P、K硫基或氯基三元复合肥新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品质N、P、K复合肥依赖进口的问题,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并在山东省临沂地区建成全国复合肥生产基地。唐波教授科研团队通过完成38种重要农药、医药中间体的清洁生产,最大程度上控制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累计创产值3.13亿元;该团队研究开发的“光生态”新型棚膜,已在山东、安徽、河南、山西等地推广应用,累计实现农作物种植面积4万多亩,农户增收900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科普宣传、理念引领,深埋科学种子

  学校组建科普宣传团,深入到贫困地区的学校、乡村、企业,宣传科学技术知识。近年来,共有230人次组织开展科普宣教活动890余次,受众人数25000人次。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山东省科普专家团团长赵遵田教授经常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支教活动”,亲自带领大学生志愿者深入贫困地区农村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为当地社会和青少年奉献了丰硕的科普成果,为他们开启了知识的大门。

  (四)文化+:为美丽乡村筑牢文化底色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传统文化资源充足。山东师范大学在扶贫工作中,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讲话精神与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人文优势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以优秀传统文化助力脱贫的路子。近年来,学校有6支服务队被评为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志愿服务队,连续24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1.用传统文化引领乡风建设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投身改革大潮,确立人生航标”为主题,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组建传统文化扶贫志愿服务队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169个。志愿者围绕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的传统理念,突出孝敬老人、关爱子女、和睦邻里的现实主题,开展传统文化宣讲活动,改善乡风乡貌。志愿者足迹遍布全国21个省、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授课1200余节,辅导学生万余人,走访贫困学生家庭200余户,讲授传统文化2400余节,受众人数达29800余人。

  2.用沂蒙精神强化群众脱贫责任

  沂蒙精神是沂蒙老区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是重要的革命精神财富。学校组建15支由博士硕士组成的沂蒙精神宣讲团,奔赴全省贫困地区宣讲沂蒙精神,用沂蒙精神筑牢当地干部的精神支柱,强化责任担当。干部教育培训学院6次组织贫困地区的村干部200余人次赴沂蒙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精神动力。

  3.用孝善文化助力养老扶贫模式创新

  针对贫困老年人占比高、自我发展能力弱、脱贫难度较大的实际,学校将儒家文化、孝善文化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创新实施了“孝心基金”“慈善救助”等孝善养老助困扶贫模式,探索贫困老年人养老扶贫的新路径。学校每年都组织爱心一日捐活动,组织学校老师集中捐款,并向社会各方募集捐款。善款全部用于贫困地区孝老助困扶贫事业。

  三、主要特点及经验

  (一)领导重视,干部垂范,多方联动共谋良策

  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扶贫工作部署,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统一谋划,将扶贫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学校广泛发动、周密部署,精心选派德才兼备、素质过硬、年富力强的优秀党员干部赴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及挂职工作。对于在工作中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教职员工,学校在职称评聘和干部调整时给予重点考虑。

  二是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倾情关怀、率先垂范,在重要节日和关键节点赴扶贫地区走访慰问、送去温暖,协调分管部门提供最大便利配合扶贫工作,极大激发了扶贫干部工作干劲和热情。

  三是各部门主动作为、协同联动,充分发挥单位特点和优势,为贫困地区提供人才、智力、科技、文化帮扶,积极捐资助教,全校上下凝聚起携手推进扶贫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发挥优势、分类施策,聚焦扶贫关键领域

  学校坚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的放矢,找准扶贫工作突破口。一是依托优质教师教育资源,聚焦聚力教育扶贫,通过选派优秀管理团队到对口学校挂职、组织教师教育培训、开展送教支教、教师一对一结对子帮扶等,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拔除教育“穷根”,阻断教育贫穷代际传递。二是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落后的现状,学校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应用型优势学科,积极推动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与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相关领域积极对接,打造有核心竞争力农村优势产业,为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三)精准扶贫、久久为功,建立接力扶贫长效机制

  “不脱贫就不脱钩,不拔穷根就不撤队伍,”学校始终坚持持续扶贫工作理念,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扎实构建长效扶贫机制。一是依托“第一书记”建立精准扶贫中转站。学校自2012年以来,连续6年向菏泽市东明县派驻“第一书记”工作组,16名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担当使命、奉献青春。目前,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学校正加大扶贫力度,力争早日完成脱贫目标任务。二是依托研究生支教团,传承扶贫接力棒。学校于2002年组建研究生支教团,先后参加了全国第四届至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选派,共派遣133名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赴新疆昭苏、山西壶关、重庆荣昌等地开展支教工作。三是完善体制机制,确保长效运行。积极推动实习支教体制机制改革,与教育扶贫工作深入融合,加强工作对接、加大资金投入,每年组织2000余名广大师范类实习生深入山东、新疆等广大教师资源紧缺地区,开展支教实习工作,不断扩大教育扶贫覆盖面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