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湖南大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治理模块化系统解决方案

2018-10-15 来源:规划司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2018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改善贫困人口生活居住环境品质,切实保障和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根据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部署安排,湖南大学自2013年对口湖南省隆回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在近五年的扶贫实践过程中,我校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针对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治理需求,以隆回县虎形山地区为样本,精细剖析,精准谋划。采取了“整体规划、精准介入、重点示范”的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帮扶策略。发挥综合性大学系统性资源整合优势。针对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特异性问题采取模块化细分,开发设计了一系列乡村整体规划、农村废污无公害技术治理、厨卫改造和“厕所革命”等等治理模块,探索出一套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治理模块化系统解决方案。逐步为隆回县虎形山地区营造出良好农村人居环境。2017年,当地乡村旅游和新型农业发展实现产值总计达3170万元,为实现脱贫摘帽总体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4月,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集中调研活动专题调研本项目中期示范建设情况。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柯敏等领导同志先后到项目实施地调研,予以高度评价。

  一、当前贫困地区人居环境问题现状

  当前,贫困地区人居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容散乱,缺乏规划。“远看青山绿水,近看满地泥泞”,贫困地区风景秀美壮丽,自然资源优越,但居住与生产的物质环境较差,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村容整洁、规划有序”是目前贫困地区“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是让贫困群众得实惠的重要实事。

  (二)废污直排,治理乏力。由于居住分散,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不易搜集,排污管线及处理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不同地区的技术策略差异性大。在脱贫攻坚及乡村发展进程中,大量产业密集推动发展,各类养殖生产排放,过量农药、化肥等污染问题成为高端农产品生产、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瓶颈。贫困地区专业管理人员缺乏,适宜性技术策略有限,乡村废弃污染物治理面临极大的挑战。

  (三)品质堪忧,习俗落后。近年来,尽管在农户建房的规模、水平略有提升,但住宅与牲畜圈舍混杂,供水、安全、环境卫生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贫困村地区农民生活居住环境品质仍然堪忧。部分落后的生活、生产习俗导致区域性疾病丛生,因病致贫返贫情况严重。此外,农村住宅的建设由农户自主决策、投资、兴建,是典型的“自发性建筑”,很难依赖政府管控、投资等手段直接介入。

  二、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治理模块和路径

  湖南大学在虎形山瑶族乡扶贫过程,与当地政府及村民密切配合,逐步探索“系统架构,模块建构,重点示范,精准策略,自发参与,连点成片”治理路径。

  (一)系统架构。指在贫困地区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中,编制不同空间层级尺度的规划作为后期模块应用的“基座”。规划应当充分“统筹空间,协同邻里”,要能协调单体建筑和整体区域环境,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应注重发展,具备较好的前瞻性,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判,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统筹衔接。

  (二)模块建构。我国农村具有不同于城市的土地制度以及自治原则,规划、建设的管理程序、原则也不尽相同。各贫困地区人居环境问题也不尽完全一致。根据这一特征,本项目根据不同贫困地区特征,将人居环境治理的任务拆解成若干独立的项目模块,根据贫困地区的发展及外部条件的实际状况灵活执行。

  (三)重点示范。高标准地建设项目模块,创造精致化、高品质的人居环境“空间节点”。示范模块要体现出与既有环境的“势差”,强调将要实际建成的“项目模块”示范性,把每一个实际建成项目作为给贫困群众普及科学知识,建造原理的示范重点,展示新材料、新构造、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结合重点示范案例的实物展示,定期举办培训、研讨班,向贫困群众讲授原理,传播信息,提升整体的建设水平与环保意识。

  (四)精准策略。指针对贫困地区的经济适宜性(造价低廉,前期投入小)与技术适宜性(简单有效,可复制,易传播,农民可掌握)。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利用其对行业了解的全面性,对不同解决方案进行筛选,精准选择“适宜性技术方案”,处理“高品质—低造价”之间的矛盾,在有限资金条件下,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五)自发参与。注重提升农户自愿参加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实现“政府引导、高校指导、农户主导”的脱贫发展模式。本团队在贫困村人居环境治理中,注重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的衔接;在单体建设上注重通过技术扶持、指导农户;注重结合培训、示范引导农户,鼓励农户及社会的小额投资共同参与乡村建设。

  (六)连点成片。尊重贫困地区的经济、技术、社会条件,不搞大规模、整体式的乡村建设。充分依托乡村基层组织,借助乡村特有的地缘、血缘纽带推动道路、沟渠、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助力贫困人口住宅品质提升,以示范案例为“基核”,按照“住宅单体—邻里单元—村落”的层级逐渐发展,连点成面,创新乡村社区结构,进而整体提升贫困地区人居环境的品质,形成规模化治理。

  (七)形成价值。围绕片区人居环境治理成果,推动乡村特色小镇建设,深入开展民居-民宿设计、改造和建设引导,改进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提升现有农副产品附加值,逐步打造乡村旅游产业、观光农业、特色种养殖等扶贫产业,让贫困群众切身感受优良人居环境带来的经济价值,激发其主动参与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

  三、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治理的实践——以隆回县虎形山地区为例

  (一)系统构建,规划统筹。2015年11月至2018年1月,本团队介入了崇木凼村、大托村、草原村的规划。对崇木凼村前期规划予以修整,深化排水与排污部分的内容;深化大托村安置区的设计,研究了土地的集约利用的途径;在草原村规划中,重点研究乡村规划与水源地保护之间的关系,对该村山地高原水库的水体保护、景观营造与旅游发展进行综合协调。

  (二)观念更新,教育宣导。贫困地区人居环境综合提质,一方面依靠基础设施的整体改善,另一方面也有赖于贫困人口自身环保意识的综合提升。本团队以“在地式”陪伴乡建,全程在地督造重点示范案例;多次举办学术研讨会与培训班;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使其有意识的主动建设、使用环保技术,自发维护环境卫生,保持乡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示范,砖木改良。虎形山的瑶族建筑,风貌独特,崇木凼村于2013年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名录。但传统木结构防水、防火不利,易腐坏,耐久性差。本项目基于“形态延续,外观一致,材料更新,设施完善”原则,通过材料更新、构造改良,提升房屋性能,延续传统风貌,适应现代功能需求。2013年至2018年,本项目在花瑶地区推广改良型砖木结构,提出“框架结构+家具填充”模块,完成富寨村小学、虎形山民族团结小学、传统民居改造等示范。

  (四)民宿提质,共同发展。农村住宅是农民生活、生产的复合空间。农村住宅的品质,直接关乎农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也是开展农业生产,实施旅游服务的基础平台;是乡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升以及生态环境优化的关键。本团队通过1)融合火塘文化;2)增加层数,土地集约化利用,3)材料体系适度更新等方法提升民宿标准。2013年至今,已完成白水洞民居改造4栋(2017),崇木凼民居改造13栋(2014-2017),大托村民居改造21栋(2017-2018)等工作。

  (五)厕所革命,厨房改造。厨卫空间的提质,有助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接待水平,是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治理的关键。2016年至2017年,本团队开展崇木凼厨卫改造工作。改造设计尊重当地经济基础,少数民族饮食习俗,解决了空间结构、采光照明、给水排水、通风排烟、物料储存等问题;先后完成农户的厨房、卫生间改造13家(设计介入10家,设计咨询及材料资助8家,现场督造2家)。

  (六)社区更新,重塑邻里。尊重民族文化、地方习俗,利用空间设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村民公共交往提供平台。2016-2017年,在崇木凼村建设“火塘客厅”,将火塘、熏肉房一体化设计,建造90平米左右的“火塘客厅”,是村民聚会,游客休闲的空间;是村落认同,农民增收的平台。2018年,全国性的学术会议“西南聚落青年论坛”在此举行。

  (七)污染整治,技术介入。生活废污是困扰贫困地区人居环境发展的重要问题。2013-2018年,本团队完成了1)不同空间尺度上的村庄规划;2)厨卫空间改造(崇木凼,2014-2017,13例;白水洞,2017,4例;大托,2017,21例);3)村落管沟、水渠规划(崇木凼村,2017)。这些实施案例在水污染整治方面探索了:1)基于雨洪管控以及水污染整治的村落规划;2)雨污分流;3)生活污水的在地组团式处理。

  (八)循环经济,还利于民。规划中,充分应用可持续发展思维服务乡村。将产品规划、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结合,实现农业发展、旅游发展、生活提质一体化设计。

  水源利用中,注重利用花瑶地区的地貌特征与自然资源,构建的雨水、井水、山泉水等多水源的综合利用系统。屋面实施有组织排水,屋檐下方设置集水槽收集来的雨水洒扫庭园,或者作为食物粗加工的清洗水源。

  污水整治中,农户、邻里采用三格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初级处理,后期根据规划,利用生态湿地、生态鱼塘对污水做进一步回收处置。利用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思路,对农村土、水、种、肥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整体谋划,系统节约,综合开发、再生利用、深度利用农村种植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及乡镇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四、项目发展战略

  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注重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可持续发展。“模块化”的发展模式,系统性与灵活性兼具,长期效益与短期成效兼顾,能有效解决当前扶贫工作中人居环境治理的具体问题。目前,本项目率先实施治理工作的白水洞村、崇木凼村的人居环境提质明显;两村乡村旅游发展显著,经济效益初步显现;工作成果得到当地村民认可,村民主动参与综合治理的数量显著上升;社会效益逐渐显现,社会小额投资频度显著增加。

  为乡村整体、综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进一步完善“模块化”治理的方法,本团队在2018-2020年期间,拟进一步完成以下工作。

  (一)探索多元化模块类型。增加后端的模块,延长技术链条,深化解决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治理的问题。例如,在污水治理领域,应与农业生产进一步结合,探索农村生活污水的多种不同途径,总结适于高寒山地,分散式居住村落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完善村落规划,将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农业,养殖业相结合,研究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乡村生活污水的综合处理模式。

  (二)增强模块链接与协同。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增强模块之间的横向关联与前后衔接,使目前相对独立的模块成为协同工作的组件。根据前期工作经验,对目前已有模块做进一步细分,增强模块的种类与数量,进一步提升模块应用的灵活度与技术性,对前期案例实践中未实践的具体措施(简易太阳能集热装置,庭园雨水的在地回渗)进行补充完善。

  (三)加大系统推广与示范。进一步结合示范案例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当地规划、建设人员及村民对模块化治理的认知;加强模块化治理技术的传播与示范,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撑;有意识的引导村民在住宅自建的过程中,自发的合理应用不同的模块单元,使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治理成为当地人自发、自觉、自主实施的长效工作。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