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开展县乡村三级联动扶贫模式 助力都安县精准脱贫

2018-10-17 来源:规划司收藏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等八部委《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的安排,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定点扶贫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在教育、科技、产业发展、人才培训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县乡村三级联动扶贫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一、加强顶层设计力度,助力扶贫工作

  为做好组织保障和顶层设计,学校党委书记徐孝民、校长杨仁树、副校长王家臣及有关校领导先后多次带队前往都安县实地考察调研,推进中央扶贫政策精准落实,发挥中央高校在扶贫领域的作用。2018年7月,学校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定点扶贫、科技创新合作、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合作。依托区校合作协议,促进都安县的碳酸钙产业发展,通过科技、教育、人才培养,助力产业扶贫。在此基础上,持续推动县乡村三级联动扶贫,全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二、推进贫困县精准扶贫,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在县级层面,学校着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学校连续五年每年选派6名研究生组成支教团到都安县支教一年,已选派的24人圆满完成英语、数学、生物等课程教学任务,每年覆盖学生1000余人,身体力行地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学校与广西知名高中都安高中签订优质生源基地校合作协议,进一步促进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良性互动,在新课改和招生录取方面进行更多深层次的交流和探索,更好地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学校积极推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附属中学与都安第二高中签订友好合作学校协议,推进两校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2018年暑期学校在学院路校区为都安县120名中小学教师举办师资培训,采取专家进行理论培训和实地考察北京中学校园的形式,从中小学校园管理、班主任工作、校园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养成、中小学校本研修活动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和实践教学,提升了都安县中小学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专业能力,推进了都安县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校选派处级干部到都安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协助分管扶贫工作。积极探索产业扶贫之路,结合都安产业扶贫的主打品牌“贷牛还牛”项目,投入资金建设两个养牛场,并在县级层面协调牛场与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学校还稳步落实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补贴协议和特色农产品采购协议,扎实推进工作开展。

  三、统筹参与乡镇扶贫,形成扶贫合力

  学校围绕全国扶贫日活动主题,积极开展面向全校师生的扶贫宣传教育,举办教育扶贫主题宣讲会,邀请历任扶贫挂职干部和支教团代表以及都安籍在校就读的学子代表、我校教职工“一对一”资助的贫困学子代表分别讲述扶贫历程、工作学习经历以及来北京学习的感受和体会。通过宣讲,全面提高扶贫工作站位,号召全校教师员工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深刻认识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全校各部门、各学院教职工参与扶贫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校形成齐心协力帮助都安人民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良好氛围。各部门、各学院在乡镇层面,将脱贫攻坚战不断细化,依托自身优势深入推进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校工会组织教职工“一对一”捐助乡镇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大学梦”,截止2018年8月,我校向都安扶贫捐款合计116.85万元,其中,教职工近3000人次参与了向都安扶贫捐款,捐款合计91.65万元;有42名教职工参与了“一对一”资助捐款,捐资25.2万元资助42名贫困学子。教育基金会到都安县永安乡、龙湾乡小学捐助物资,合计1万元。地测学院利用专业仪器设备绘制地形地貌数字影像图与可量测的实景三维模型供产业发展参考。化环学院深入实地考察和开展碳酸钙产业发展项目。校团委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艺术团开展政策宣讲下乡、送文化下乡。全校各部门、各学院师生通过赴都安县乡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田间调研、科技服务、文化扶贫等活动,广泛传播文化知识,形成扶贫合力,助力脱贫攻坚战。

  四、加强贫困村党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

  在村级层面,学校选派优秀教师挂职驻村第一书记,定点帮扶都安县龙湾乡琴棋村。学校打造“党建+产业”扶贫示范建设项目,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和村集体经济收益。学校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全村党员以专业种养殖合作社养牛场为抓手,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具体落实县乡两级扶贫特色项目。积极发挥党支部在养牛产业中的作用,成立以村两委牵头的村民合作社,以村内致富能人牵头成立专业种养殖合作社,实行党支部主抓、合作社管理,党员示范带头,推进党内各项制度规范运行。

  在此基础上,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建强产业配套设施。争取帮扶单位援助资金近40万元修建牛场主体工程、饲料储藏室、干粪发酵室、化粪池等附属设施,同时购买发酵草料28吨,种植牧草40多亩。合作社为贫困户代养“贷牛还牛”的牛犊,贫困户参与分红,第一期覆盖的40个贫困户每户至少可获得1500元的分红收益;合作社以每亩每年400元的价格向养牛场周边的15个贫困户租赁土地共计55亩,贫困户每年可以获得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土地流转收入;合作社采取“购买发酵草料+自己种植牧草+向贫困户收购牧草”的模式满足日常需求,贫困户可以向合作社出售牧草获得收入;聘用4-5名贫困群众参与牛场的日常管理、草地荒地平整整理、牧草种植、牧草收割等工作,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即可获得劳务收入;合作社参与牛场收益分红,养牛场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3-5万元的收益。

  学校依托县乡村三级联动扶贫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定点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2018年4月,学校获得“2016-2017年度脱贫攻坚定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的定点扶贫工作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县各级领导和都安人民的充分肯定。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