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减负再难也要减

2019-03-13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从现实看,推进减负需要做到校内校外同步治理、线下线上同步治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就教育内部自身而言,需着力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加大规范招生力度入手。

  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一是要确保课程负担适度。目前校内减负主要是减在校时间,即使课程教材难度不大,但如果课时量不足,教师加快教学进度,学生课内学习不充分,课外补习也就在所难免。要组织专家对课程实施进行评估,确保学生能在正常的学期和学年顺利完成全部课程。二是改进教学方法。要真正让学校教学变得更为有趣,变得更富于创新性和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以此减少学生对校外补习的需求。三是科学布置作业。要对中小学家庭作业总量作出控制,作业设计应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合理设计学生作业的内容和时间,鼓励学校分层布置课后作业并实行动态调整,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进一步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需要深入推进中考和高考改革,充分发挥考试招生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一是要加大考试内容和技术研究,推进重视能力、素养导向的评价评估。中考和高考改革要依据人才选拔要求和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最大限度地使考试命题能正确地评估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而不是通过机械记忆、重复训练获得的知识,同时考试的评分系统应该公正、透明。二是推进招生录取标准和依据的多元化与综合性改革。完善和规范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高中阶段学校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高等学校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转变单纯以考试成绩或者竞赛成绩进行招生的状况,引导整个社会向重视能力和素养转变。三是减少考试、严禁考试排名。适当减少统考次数和平时测试,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淡化分数概念,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同时,要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根本扭转学校“唯分数”评价教师和学生、政府“唯升学率”评价学校的片面做法,探索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多种评价机制,着力推进改进学校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增值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师的绩效评价。

  进一步加大规范招生的力度。目前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招生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规范行为,加剧了学生的升学压力,必须高度重视。一方面,对于已经明确的招生规范要求,必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相关规定真正落实到位。比如,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等。

  而对于一些模糊不清的办学和招生规定,要从法律和政策角度进一步加以明确,如民办中小学违规跨区域招生问题严重扰乱教育生态,亟须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中进一步加以规范。(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汪明)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