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南阳理工学院:构建1+5+N校地帮扶模式 精准助力脱贫攻坚

2019-10-14 来源:南阳理工学院收藏

  南阳理工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坚持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先后承担了南阳市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结对帮扶南召县、向社旗与淅川等地派驻村第一书记等任务,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人才、科研和技术等优势,实施了“1+5+N校地帮扶”模式,得到了当地群众和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较好的树立了南阳理工学院精准扶贫工作的品牌。现将“1+5+N校地帮扶”模式运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概述

  “1+5+N校地帮扶”模式中“1”是指一把手工程:即顶层设计,构建组织、制度、队伍、经费等保障体系。

  “1+5+N校地帮扶”模式中“5”是指五大帮扶:即整合资源,形成智力、科技、培训、人才、产销等帮扶合力。

  “1+5+N校地帮扶”模式中“N”是指N种路径:即实现研发+服务、资金+技术、培育+合作、培训+输出等多种帮扶模式。

  二、模式实施进展

  (一)一把手工程:顶层设计,构建组织、制度、队伍、经费等保障体系形成第一推动力

  1、做法:(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的校地帮扶领导小组,组织部和校地合作处负责校地帮扶工作的统筹、协调、管理;校内各二级单位也成立了以书记院长(处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2)出台了系列政策。先后出台《校地帮扶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方案》、《南阳理工学院开展校地帮扶工作作风纪律规定》、《南阳理工学院校地帮扶工作运行机制》等文件,与地方签订校地帮扶精准扶贫框架协议及具体的扶贫项目协议,厘清工作任务及责任,健全工作机制。

  (3)组建了帮扶工作队伍。学校精心组织有责任心、有觉悟、有能力、有水平的师生组成精准帮扶队伍,设立帮扶专项经费,明确目标责任及考核奖惩,赋予校地帮扶工作强大的生命力。

  2、成效:(1)保证了学校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校领导先后主持参加精准帮扶专题研讨、对接、工作部署等会议共计46次,校领导带队赴帮扶地调研对接126次;学校任务承担单位与帮扶地通过实地服务、座谈、电话、微信等形式联系紧密,及时对接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2)没有出现“扰民”“扰官”事情的发生。学校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规范了帮扶人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得到了帮扶地领导和群众的认可与好评。

  (二)智力帮扶,开拓帮扶新渠道

  1、做法:(1)承担南阳市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工作。近年来,学校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省市县(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先后与南阳市人民政府签订《关于开展精准扶贫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明确制作南阳智慧扶贫系统平台软件、开展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等合作内容;与南阳市扶贫办签订《南阳市2016、2017年度精准扶贫工作第三方评估》技术咨询合同。2016年,470名师生走访了全市14个县区、134个乡镇、1017个行政村、10268农户,采集数据170.4万个;2017年,430名师生实地调研了全市12个县区、123个乡镇、3011农户,为扶贫工作提供详实的数据和科学的分析。

  (2)编制乡村振兴规划。

  学校组织28名精干教师,成立4个党员突击队,克服困难、加班加点,为南召县编制了10.3万字《南召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3)提供技术咨询服务。2018年7-10月,学校先后与南召县签订了60万元的《新型环保人造岗石工艺技术研究》合同,与南召县云阳镇签订了40万元的《南召县云阳镇人民路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合同,与南阳市五朵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19.5万元的《南阳市五朵山门景区建筑设计项目》技术合同。

  2、成效:(1)圆满完成了南阳市智慧扶贫软件开发和2016、2017年度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工作。得到南阳市委、市政府的一致好评。

  (2)为南召县节约资金约百万元。所有项目只收取工作开展所需的成本费用。

  (三)科技帮扶,实现由单纯救济式扶贫向依靠科技技术开发式扶贫转变

  1、做法:(1)选派科技服务团队。为落实科技帮扶,学校先后选派3支科技服务团队,分别对接南召县华扬龙生产业园、河南鑫泰钙业有限公司和南召宾馆,帮助企业完善生产技术行业标准,制订品牌营销战略,打造特色优势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2)选送科技顾问。学校先后选送黄显章博士等10名骨干教师作为南召企事业单位的科技顾问,负责单位的科技开发及与学校的科技服务联系。

  (3)建设研发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在扬生(南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河南省工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发酵技术研发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河南鑫泰钙业有限公司建立了“南阳市催化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4)建设县域科技平台。学校利用大学科技园的平台优势,先后与桐柏共建农副产品智慧物流园区,与社旗共建美创空间创新创业园,与西峡淅川共建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与高新区共建中关村领创空间。

  2、成效:(1)提升贫困地区的科技应用水平。先后向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选派科技服务团队、科技顾问约30人次。

  (2)为贫困县引进项目。通过南阳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平台,重点对接了桐柏安棚化工产业园区,为化工园区引进了6个化工新材料企业和精细化工企业,投资额度达20多亿元,既助推项目落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四)培训帮扶,精准提升各类人员脱贫攻坚本领

  1、做法:(1)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学校先后为南召县县直单位、乡镇、行政村党政200余名干部量身打造了课程体系,进行法律、经济、文化、金融、互联网等方面的培训。拓宽知识广度,提升理论素质。

  (2)开展扶贫信息员培训。学校先后对南召县云阳镇、南河店镇、城郊乡等十余个乡镇近300个村的300 名扶贫信息员进行了三期EXCEL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数据格式的设置、数据筛选与分类汇总等知识的培训。

  (3)开展教师培训。学校分层次分类别对580余名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人员,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财务会计等业务培训。

  (4)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学校对南召县370余名从事电商管理和经营人员,进行了电商理念、电商发展趋势、电商的平台选择(选品、搭建网店)、电商运营和推广、订单处理及客户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电商学院还为南召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提供咨询、辅导、讲座等活动,并于2018年11月为南召县委理论中心组进行电商辅导,结合南阳实际,,受到南召县委书记的高度评价。

  2、成效:(1)提升了各级扶贫人员干事创业水平和科技应用能力。

  (2)提出了南召县域电商发展的三大战略、两大目标和实施的五个步骤,为南召县电商产业提供了发展思路和努力方向。

  (五)人才帮扶,激活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1、做法:(1)共建扶贫县区的科普基地。学校与南召、西峡等县区签订协议,共享学校的实验仪器、图书杂志、运动场馆等资源,把学校作为扶贫县区的科普基地,县区可及时选派科技人员、教师、学生等来学校学习、交流。

  (2)遴选干部挂职帮扶。学校选派樊智勇等5名优秀科级干部到南召乡镇、企业挂职,到扶贫村担任第一书记;选拔33名优秀学生干部到唐河、南召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跟随当地扶贫干部下乡入户,走访困难群众,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并做好登记造册、资料整理工作,积极参加当地乡镇街道的扶贫攻坚工作。

  (3)开展“六个一”社会实践专项帮扶。利用寒暑假组建26支服务队,深入南阳各县区30多个乡镇,巡回开展“六个一”社会实践专项帮扶。进行政策理论宣讲、文艺扶贫演出、家电维修、义诊、法制知识和科技知识普讲解等专项帮扶。

  (4)就业创业帮扶。学校三融众创空间与社旗等多个帮扶县区的县级众创空间或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双方的团队、信息、投融资等资源共享;遴选一批与校内在孵企业相对应的创新型企业,与南召县13家企业建立结对关系,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活动。

  2、成效:(1)挂职干部王刚同志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社会扶贫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南阳市新长征突击手、社旗县“十佳”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

  (2)三年来,精准推送就业创业信息,累计有4503名毕业生在各县区就业,服务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六)产销帮扶,增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动力

  1、做法:(1)组建南召农副产品电商运营推广团队。2018年10月,学校电商运营推广团队赴南召县,对其农副产品电商店铺(指甲花、茅草根、艾草)进行现场指导;调查并遴选南召县适合网销的农产品,持续进行网上分销,建设即时沟通机制,处理分销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虫草鸡蛋、柞蚕香菇(干)等已在京东平台进行网上销售,平均每天成交5-8单。

  (2)组建酵素产品市场网销团队。2018年12月,组织教师团队进行市场调研,形成了《酵素产品的网销市场分析报告》和《关于与南召华扬龙生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实施方案》。目前《南阳理工学院“恒利康”杯校园营销策划大赛实施方案》正在实施,师生踊跃参加,并在学生超市设置专柜进行销售。

  (3)农副产品进校园展销。2019年1月,在校园举办南召县农副产品进校园展销活动,购买南召农副产品48.623万元。同时,广泛动员广大师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愿购置南召县的农副产品。

  2、成效:(1)助推南召县农副产品产业发展。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南召的农副产品,拓展其销售渠道,助力南召县拓展产业链条、壮大农副产品产业规模。

  (2)网上营销。利用学校的技术优势,指导南召县汇融电商产业园建设,帮助南召建立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推介南召旅游等特色产业及黑猪肉、羊肉、鱼、香菇、艾草制品等特色产品,提供营销服务,拓展销售渠道,培育特色品牌。学校大学生孵化园在孵企业南阳市优艾客商贸有限公司,累计销售南召县的南阳华康艾制品有限公司、宛城区红泥湾镇的南阳药益宝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艾草产品近130万元,为当地的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就业岗位。

  (七)N种路径:实现“资金+技术”“6+1”“培育+合作”“培训+输出”“研发+服务”等多种帮扶模式

  1、“资金+技术”帮扶模式。针对贫困地区中小企业资金技术双制约问题,学校积极与上海元素金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上海元素提供资金,学校聘任领衔专家带领学校的研发团队提供技术支持,打造“资金+技术”扶贫模式。地处国家级贫困县淅川县川江缘食品有限公司,由于缺乏自主特色产品,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困境。运用这一模式,川江缘食品有限公司获得3000万元技术投资,雄厚的资金支持加上强力的科研技术,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企业进入正常轨道。“资金+技术”帮扶模式,还促成了投资4.5亿的项目落户扶贫地桐柏县安棚化工园区。这一创新模式,真正做到了使人才链、资金链在科技帮扶中资源融合。

  2、“6+1”帮扶模式。南阳位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重点地区,有6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三农问题很突出。学校携手深圳天鹰兄弟无人机集团,打造“6+1”帮扶模式。双方通过产学研项目立项、技术培训、社会化服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策划等6种形式和市场化运营,为南召等多个贫困县进行免费无人机机手、无人机维修培训,并进行喷洒农药的植保服务。

  3、“培育+合作”帮扶模式。在开展产销帮扶活动中,我校电子商务学院电商、营销两个专业积极与上海矿富在线投顾等多个平台合作,培育电商项目。300余名师生参与实践,形成了学校的产销帮扶基本团队,有许多电商项目,通过与贫困县企业合作,已入驻学校三融众创空间和大学科技园,成为了学生的创业项目。“培育+合作”的帮扶模式,极大提升了学校产销帮扶的能力。

  4、“培训+输出”帮扶模式。学校积极联系通利来等多家人力资源公司,筛选优质就业岗位,实行订单式培训。在南召、社旗等多个贫困县开设维修电工、数控加工技术、汽车维修、电子工艺组装等培训班,帮助南召县开展做大叫响“山城保安”、“南召绣女”、“五朵家政”等服务型的技能培训,南召2018年培训贫困劳动力21015人次,输送人员2000多人。“培训+输出”帮扶模式,重在围绕就业进行技能培训,筛选优质岗位吸引贫困劳动力参加。同时,在南召16个乡镇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档案和网上服务平台,提供跟踪服务。

  5、“研发+服务”帮扶模式。在实施科技帮扶工作中,学校将研发和服务有机结合,实施双轨制的平台创新运营模式。组建天津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南阳分中心、数字化农业创新研发服务中心等24个研发服务平台。尤其是天津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南阳分中心,为桐柏安棚化工产业园区引进项目6个,投资额度20多亿元。

  三、主要经验

  (一)更新理念,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是基础

  扶贫先扶志。校地帮扶脱贫攻坚决不能仅仅局限于给财给物或以购代捐,强化对扶贫地方干部、群众的培训和引导,教育鼓励他们克服“等靠要”思想,帮助其不断激发内生动力,脱贫攻坚工作方能走得更远,更具生命力;也只有激活扶贫对象的造血功能,脱贫攻坚才能做的更有实效,更有后劲。

  (二)提升能力,实现由帮扶财物到帮扶科技的转变是重点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校师生组建的科研服务团队,荟萃了优质人力资源,同时依托学校较为完善的技术服务平台,能够使扶贫对象不出南阳,即能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大部分技术难题。同时,我校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技帮扶,致力于提升扶贫对象的双创能力和水平,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突出重点,实现由帮扶村户到帮扶产业转变是关键

  我们不仅重视对一乡一镇、一村一户的具体帮扶,更注重健全长效机制,坚持立足扶贫对象的实际和学校学科专业特长、人才智力专长,不断深入推进学校参与扶贫对象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学校服务脱贫攻坚的领域和能力,多举措助力传统优势产业稳步发展,开发特色产业,创新产业模式,使帮扶对象既有主导产业,又有特色产业,既能近期生活脱贫,又能长期发展致富。

  (四)不忘初心,实现由理工科到应用型大学转变是目标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立本、立真、立特、立新”,办学定位是“应用型、地方性、服务型、开放式”,办学目标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理工大学”,精准扶贫促进了学校不忘初心,牢固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落实好1+5+N校地帮扶模式,精准助力脱贫攻坚。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