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大别山区一贫困山村在起飞

——安徽建筑大学对口帮扶舒城县汤池村侧记

2019-10-24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收藏

  安徽省舒城县汤池镇汤池村是典型的贫困山村,全村2388人,建档立卡时贫困发生率12%。在安徽建筑大学的帮扶下,汤池村顺利出列,贫困发生率降到0.58%,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产业快速发展,双基建设、村容村貌显著改善。汤池村正在脱贫致富的大道起飞。

  “这是我们村的蔬菜大棚,这里产出的蔬菜,非常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因为种植的蔬菜是绿色无污染的,灌溉用的水源是山上引下来的泉水,而且施的都是农家肥。”安徽建筑大学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陈国中自豪地说道:“汤池村地处山区,土地少,发展大棚养殖收入高而且稳定,像现在这样阴雨连绵,大棚种菜一点都不受影响,也没有病虫害。”他到汤池村已经两年多了,刚来村里时,面对着毫无头绪的扶贫工作,他沉着应战,积极作为。两年多的光景过去了,看到村集体收入大幅增加,贫困户增收有保证,全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精准扶贫,决胜阶段勇争先

  大学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使命,还担负着服务社会的重任。安徽建筑大学党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批示精神和《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庆讲话内涵,继续贯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整村包保”的精准扶贫精神,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目前,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安徽建筑大学继续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统筹领导和协调组织。为明确目标任务,学校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议,加强对教育扶贫工作的谋划、组织和协调,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扎实推动学校各项帮扶措施有效实施,同时出台了《2019年度定点帮扶工作要点》。从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多措并举给予驻村工作队在村履行扶贫职责、发挥省直高校扶贫作用以充分保障。学校帮扶责任人积极走访慰问贫困户,实地了解贫困户的生活和生产情况,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

  精准扶贫,关键在人。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富有干事创业精神的团队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驻村扶贫工作队团结汤池村两委,带领全村群众扎实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效。驻村扶贫工作队经常加班加点,月均在村25天。历次、各级的督查、巡查、暗访,均在村在岗,受到地方政府和汤池村村民的广泛好评。“我志愿到贫困村任职,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党的承诺……村民们的好评才是扶贫工作队的成绩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扶贫工作队办公室的墙上,扶贫工作队时时刻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汤池村顺利通过2018年12月省脱贫攻坚第三方检测评估,汤池村、汤池镇和舒城县对驻村扶贫工作队以及帮扶责任人的工作十分满意,对学校的帮扶工作及成效满意度达到100%。在2018年度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中,安徽建筑大学扶贫再次获得“好”等次,继续稳居第一方阵。

  因势利导,产业效益显威力

  扶贫工作需要拿出“绣花功夫”,需要扎根田间地头,走村串户,掌握村情民意,理清扶贫,深挖“穷根”。扶贫队员们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解群众的诉求,分析困难和问题,撰写调研报告。充足的调查,给了科学谋划扶贫工作的底气。持续围绕大户带动、协会引导、基地推动、订单管理等形式,发展优势产业,扶贫产业效益日益显现。

  “这里是利用省财政的10万元专项资金完善的有机蔬菜大棚配套设施建设;那里是浅水藕与泥鳅共养项目建成的30 个标准藕池,带动15户贫困户发展产业,4月初投放藕种和泥鳅种苗,已经收获,上市销售;山上是被省教育厅列为‘安徽省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嫁接后的400亩板栗林。远一点绿油油的一片是可以带动9户贫困户增加务工收入3000元的村集体低产茶园。”陈国中队长像总导演一样介绍一个个扶贫作品。李公麟艺术馆项目开工建设、40万元物流仓库建设完毕、45万元库扶资金新建的汤池河拦水坝项目和新屋塘清淤及道路项目已经施工完毕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扶贫项目仿佛就是一双双大手,把收入和信心带给了每一个贫困户。

  依托蔬菜大棚、藕与泥鳅共养、板栗改良3个项目,建立了村就业扶贫基地,带动10个贫困人口务工;依托村梦语服装厂,建立了村就业扶贫基地,带动12个贫困人口务工;依托奥凯发茶油公司,又建立了村就业扶贫车间,带动15个贫困人口务工。68户贫困户申报了产业扶贫扶持,获补贴12.3万元,户均1800元。安徽建筑大学立足需求导向,因户施策的产业扶贫模式得到舒城县党委政府的肯定。

  汤池村做到了产业扶贫精准到户、到人,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产业在手、就业在岗,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光伏扶贫全覆盖。村民的钱袋子鼓了,生活就有奔头了。

  保障有力,智力帮扶展身手

  前方去“打仗”,后方忙“支前”。扶贫工作队奋战在前线,背后默默支持的是安徽建筑大学全体教职工。2018年,将列入学校年度财务预算的扶贫专项经费追加至20万元,进一步促进汤池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全校教职员工自觉自愿向汤池村捐赠21万元。学校13个学院(部)、12个部门,700多名师生,到村开展扶贫调研、帮扶、扶智与扶志活动,捐款捐物价值约25.5万元;  

  “就在5天前,学校工会组织教职工,采购汤池自产板栗1.9万斤,约19万元,解决了村板栗销路难的实际困难;3天前,学校又协调社会力量为村“救急难”互助社引入资金3.3万元,帮助需要临时救助的贫困村民。学校对汤池村的支持真是源源不断。”陈国中队长深情的说到。

  学校发挥智库人才作用,结合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各项扶贫工作。最近,学校建筑与规划学院就完成了村文化广场、南环路景观工程等项目设计作业。虽然不赚钱,教师骨干们可是一点不懈怠。大家多方调研勘探、反复论证研究,充分挖掘汤池镇温泉旅游经济资源,高质量完成工作。

  学校注重关注贫困户子女就学问题,向贫困户宣传教育扶贫政策。经管学院工程系党支部集体捐资5千元,资助1名贫困户子女继续完成学业。目前,汤池村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顺利实施,没有一个贫困户子女因贫辍学,在2019年高考中,有3名贫困户子女考取了大学。

  创新思路,开拓进取新篇章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学校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扶贫措施供给,坚决防止返贫情况出现。学校帮扶工作坚持“两条路”走路。其一就是:因地制宜,建—产—销一条龙服务到底。学校在汤池村构建一条农业、旅游业、养殖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致富路上,还进行集中采购,解决销售问题。从产业援建到生产经营再到包购包销售,这种“一站式服务”扶贫思路,顺畅连接建—产—销,促进村产业稳定增产,农民稳定增收。其二就是:双轮驱动,激发扶贫内生动力。何谓扶贫?不光“扶钱”,更要“扶智”与“扶志”。学校不仅捐资助学,组织引导学校师生党员积极参与扶贫工作,更是把课堂搬到乡村,帮助建设村级图书馆,架起了大学与农村之间知识沟通的桥梁。学校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推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农村扶贫建设工作“双轮驱动”,切实增强了贫困户摆脱贫困的勇气和信心,激发了劳动致富脱贫的内生动力。

  人民网安徽频道、人民日报数字版、中国工会网、安徽新闻联播、六安新闻网等媒体分别报道了安徽建筑大学的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安徽建筑大学将在以后的扶贫工作中,更加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戮力前行,奋勇争先。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